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加拿大分级阅读不用考核

为什么加拿大分级阅读不用考核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有读者来信,询问我加拿大的分级阅读怎么考核。阅读,在加拿大是一项基本能力、爱好和素养。在此只列举人们对阅读的重视。借阅书的数量没有上限,只规定还书时间。加拿大人普遍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认为职业改变很正常,一生改换四五种职业是平常事。这些客观条件也保证了加拿大基础教育选择公民教育而非分数教育的模式。

曾有读者来信,询问我加拿大的分级阅读怎么考核。据我所知,我所在的BC省从学前班到十二年级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只参加十二年级一次省考,成绩还只与申请大学有关——而75%的学生毕业后工作或参加职业培训、不直接入读大学;对于25%直接申请大学的,也还要看综合成绩,即省考和平时成绩的混合评分,省考成绩只作为参考之一。因此,分级阅读没有考核。

阅读,在加拿大是一项基本能力、爱好和素养。如同礼貌、爱心、公益心、对家庭的关注一样,如果说“晒”,加拿大人向朋友“晒”的是这些方面。在此只列举人们对阅读的重视。我曾在飞机上与一位跳现代舞的女士相邻,她染发、打着耳钉鼻环、穿着很嬉皮,但是落座后,她从随身包里拿出书来读。一路四个小时,她几乎都在阅读。偶然聊了几句,她说她家里没有电视机,平时有空就是读书。不仅是她,飞机上很多其他乘客也在阅读。温哥华机场里、火车上,经常能看到阅读的人。有一次在温哥华东区开车等红灯时,我见到一位女士捧着书,边读边过马路。在房价飙升前,温哥华东区被认为是“平民区”,那位过马路看书的女士的服装也很随意,绝对不像白领、金领。更有甚者,我数次见过街边的无家可归者,低头看书或者看报,旁边放着纸杯讨钱。路人给了钱,他们一般会致谢,但有时候他们沉浸在阅读中,便完全没有反应。

他们不是作秀,阅读是他们从小养成的习惯和爱好。我曾采访过一位88岁的老先生。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公益事业,我就这个话题和他聊天。聊天快结束了,老先生说:“你还没有问我的兴趣和爱好呢。我喜欢阅读,每天都会抽空读书。”我问他读什么书,他说历史、文学,还有他喜欢的羽毛球和机械修理。我的朋友J很贫穷,靠低保度日。他唯一的消遣就是阅读,每年可以读几十本书。他常常只能吃面包度日,可他不觉得凄苦,因为阅读带给他丰富的感受。他从来不认为自己需要同情,活得相当有尊严。

阅读的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首先,整个社会都充盈着鼓励孩子读书的气氛。图书馆有舒适的儿童阅览区,有大量的可供借阅的书。图书馆没有的书,读者可以申请让图书馆购买。借阅书的数量没有上限,只规定还书时间。如果没有读完,还可以提前续借。迪迪二年级就办了自己的阅览证,每次去图书馆都会提十来本书回家。学校的图书馆内容也很丰富,还有各种各样鼓励孩子们读书的手段。比如有的学校会放很多毛绒玩具,孩子们去读书时,可以抱着玩具读。小学的教室里有老师自己准备的图书角。这些书都是老师自行购买或学生捐助的,老师代课的时间越长,书本数量会越多。学生们在完成课堂要求、有空余时间时,都会去图书角找本书自己读。老师们花费心思,想了很多鼓励孩子们阅读的促进手段。低年级时,每周有一天早晨邀请家长去班里和孩子一起读书30分钟。放学或周末,很多家庭都会带孩子去图书馆消磨时间,帮助孩子借书、买书,家长陪孩子一起读书。

其次,学校的语文课是以阅读为主要教学方式。语文课没有课本,老师通过读小说来提高孩子们的词汇量、语法水平,增强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迪迪在课外还请了一对一的英语辅导老师,辅导老师使用的方法也是同样的。校内学习中,学生自然升级、不会留级。常是相邻的两个,甚至三个年级混班,阅读分级其实没有那么严格。老师会选定几本书课堂集体阅读,学生自由阅读时就更没有限制了。课外辅导的老师自己有相对固定的阅读书目,她会让迪迪一本本在补课时或课下阅读,完成后便进入下一级书目的阅读。

单词学习主要靠学生自己查阅,语法比较容易,很多是潜移默化地学习,不像我们在国内学习中文去做大量的练习题。阅读时也会讨论,却绝对没有标准答案,不用去归纳、背诵段落大意、中心思想。阅读分析完全是各抒己见。写作训练也同样没有模板。有时老师会规定写多少单词或者写几页,改错时会改拼读、语法错误,但绝对不会让学生按照什么模板、定式去写,更不会有老师希望的中心思想需要去靠拢。

迪迪六年级时去上比较强调学术教育的“天才班”。他们第一年开展的写作训练是参加一项在线写作活动,在一个月内最少写五千个单词,多多益善,题目、内容都是自己确定。老师在课堂上带领他们看了两集《哈利·波特》电影,大致分析了小说引人入胜的技术层面原因,仅此而已。迪迪说,他打算写一个男孩在青铜时代的历险记。这样自由、没有限制的语文教学,是保证阅读在学校教育中占主要地位、长盛不衰的根本。

此外,升学、就业和社会形态保证了阅读教育代替分数教育的可行性。加拿大人口压力小,全国才三千三百万人,相应的就业压力便小,也不需要通过考试“考住”某些人,各种考试的目的是让考生掌握实际的内容。如果一个学生因为阅读不好而不能就读大学,未来之门也并未关闭,他还有很多可选择的工作——绝大多数体力劳动者或者不需要太强学术性的职员都是高中毕业。他可以参加某些职业培训,取得专门工作执照,从事一些技术性强的工作,比如当暖气修理工。一个暖气修理工一年赚十万加币并非难事,而本地小康水平是家庭收入六万加币。

社会资源配置较为平衡,公立教育、医疗、养老等与职业、职位、收入无关。大家互相尊重,至少表面没有厚此薄彼,体力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极有保障,绝对不会见到消费者对服务人员颐指气使。平和的社会风气造就平和的心态,职业选择便没有那么严峻。

加拿大人普遍具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认为职业改变很正常,一生改换四五种职业是平常事。不仅有成人高中,大专、大学及硕士博士学位都没有年龄上限,欢迎做好准备的人随时申请。这些客观条件也保证了加拿大基础教育选择公民教育而非分数教育的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