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紧张的运动会

不紧张的运动会

时间:2023-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迪迪三年级时,拿到过报名通知,当时我们全家人英文都不好,信息也不灵通,对这种完全自由的运动会难以想象,没来得及打听清楚就错过了报名时间。报铁饼的学生有五名,要选前三名参赛,所以迪迪就自动排名第五,如果有同学比赛时不能来,他可以补空位。运动会前两天,迪迪拿回运动会参加与否的授权书。迪迪说,去年他就排了一个小时队,因为不耐烦而放弃了。迪迪表现还不错,没有扔,都是推的。

不只家长会和国内不同,这边的运动会也别具一格。总体来说,非常自由。

小学三年级开始有资格报名,但是否报名参赛完全是学生的自由,没有老师或者班干部组织。不报名的学生是否去观看,也是自由的。迪迪三年级时,拿到过报名通知,当时我们全家人英文都不好,信息也不灵通,对这种完全自由的运动会难以想象,没来得及打听清楚就错过了报名时间。

今年,迪迪和去年一样,仍然报了铁饼和铅球。学校预选时,正赶上他生病,错过了选拔。报铁饼的学生有五名,要选前三名参赛,所以迪迪就自动排名第五,如果有同学比赛时不能来,他可以补空位。报铅球的只有三人,免去预选。

学校没有专门的体育老师,上体育课都是本班老师带着。每年有一段时间会外聘体育训练的老师来,每个孩子均摊几块钱费用,但我们没有交过钱,好像是学校或者家长委员会出了,活动结束后会发一张参加活动的证书。班级的老师们很全能,有位女老师上学期还和一位爸爸组织过校篮球队。

迪迪说,运动会的训练也都是学校老师们分工,各显其能。训练都在活动和午饭时间进行,不占用课外时间。

运动会地点设在城市中心体育场。教育局几十所小学,并非同时开运动会,而是三四所学校组合开一天。

运动会前两天,迪迪拿回运动会参加与否的授权书。家长如果同意孩子去参加或者观看运动会,要填写授权书交给学校。不去的学生集中在几个班里,由留守的老师组织学习、游戏——一般都是玩一天。去的学生可以由家长送去体育场,也可以搭乘义工家长的车去。有的学校距离体育场远,干脆租校车公司的校车集体接送。

我们到达时,体育场看台上已经按照学校分好座席区域。没有人组织,大家找到自己的学校区域随便就坐。孩子们去找老师签到后,便开始在自己的区域内自由活动。有的孩子已经直奔小卖部了。小卖部属于市政府,遇到活动便开张,售货员也都是义工。学生们参加运动会的一个兴趣点就是在小卖部买零食。大早晨的,已经开始排队。如果到了中午,会排起长龙。迪迪说,去年他就排了一个小时队,因为不耐烦而放弃了。今年为了避免排队,中午前我去买外卖送来。开运动会嘛,总要有些饮食上的特殊感受,和平时不同,就不从家里带午饭了。

看台上混乱热闹,场地上却很冷清,只搭着两个帐篷,当作各项比赛的签到登记处。有位老师站在场地上邀请家长义工来做裁判,少数几个义工家长站在跑道起点处聊天。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大家起立清唱加拿大国歌。之后正式进入比赛阶段。座席上贴着比赛时间,主持人会提前通知比赛签到。如果选手粗心误了签到,便不能参加比赛。

比赛刚拉开帷幕,已经是喊声震天了。动静之大,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什么国际重要赛事,根本想不到是小学生运动会。观众比选手还激动。有些个子矮的学生干脆站在了座席上,手舞足蹈地为选手加油。

第一项比赛是不限年级的男女生1500米赛跑。男生组先开始半圈后,女生组也开始了。这倒是提高了场地利用率。发令员没有发令枪,手持小红旗。小红旗一挥,比赛开始。而裁判们也没有秒表,实行的是一对一负责制,每位裁判负责一个名次,自己所负责名次的学生到了之后,裁判“爸爸”或“妈妈”笑着迎接自己的孩子,亲切地揽着孩子们走下场地,带着去登记处登记。没有时间记录,只有名次区分!

接近中午时,从早晨就开始下的小雨已经转成了瓢泼大雨,比赛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运动会真是起到了磨炼耐力、毅力的作用。

一位小女生因为比赛只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伤心地哭了。她的两个好朋友,一个华裔的、一个韩裔的,都在努力安慰她。孩子们说英语,叽叽喳喳的我听不太懂。一个说自己如果去比赛,只能跑到第九。另一个说,自己根本都跑不下来。一通安慰后,小女生自己坐着平复情绪了。

午饭时,投掷比赛开始。由于三名铁饼选手都来了,迪迪只能放弃,只去参加铅球比赛。听到喊集合,迪迪赶紧放下饭盒去场地。

铅球比赛在场地边上一个特殊的位置,周围都是厚厚的铁丝网围着,家长们在铁丝网外面观看。两个场地,男女生各排一列。裁判按照排队顺序登记选手的名字,之后选手们逐一投掷,参赛后自行离开场地。场地由三个高中生志愿者负责,一个负责记分、一个负责测量投掷的远近、一个拿着耙子维护场地平整。选手们上来后,有的请教裁判应该怎么推,裁判还会做示范。比赛严格地区分是扔还是推,如果是扔的就算犯规。三位志愿者不停地提醒选手们,要推、不要扔。迪迪表现还不错,没有扔,都是推的。虽然没有拿名次,他也很高兴。重在参与嘛。

看完迪迪比赛,我就回家了。早晨我送,下午是拼车的妈妈去接。运动会在学校放学时间前结束,不影响孩子们放学后的活动安排,老师也不用加班。名次与升学、评奖等都无关,孩子们只不过是尽心尽力地参加了自己喜欢的体育比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