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享受阅读之旅

享受阅读之旅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对于正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我们来说,接受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了,而且是唯一方法和途径。王老师给教师们做关于教师读书的讲座。中场休息时,有教师围着王老师交流。拓展的方式是读书、写作,在阅读中与美好相遇,在写作中让自己心灵安顿。我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身边教授们的讨论也同样带给我思考。我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马克思)我理解的“受教育”,不是指在从事教育工作之前所接受的专业、职业教育,而是指要做好教育者这个角色,必须不断地、终身地接受教育。“教育不应只是生活的准备,而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朱小蔓)当我们把教育本身也视作一项生活内容、一种生存方式的时候,我们就会主动地创造机会去受教育,除了提高自己作为教育者应有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以外,更可以增强个人魅力,这样我们就有底气站在学生面前,并可能把“教师的个人魅力”“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使学生获益更多,从而使我们的受教育更有意义。对于正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我们来说,接受教育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了,而且是唯一方法和途径。

王老师给教师们做关于教师读书的讲座。中场休息时,有教师围着王老师交流。结果下半场讲座的时候,王老师总找不到先前的那种激情感觉了。王老师说,原因就在于他向老师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你们在读什么书?”那些老师的回答是:“学校没发。”他们说的时候轻轻淡淡,简单的四个字,却给人如鲠在喉的感觉!

“学校没发。”是啊,很多人认为,如果学校不规定不要求,干吗要去读书呢?读书是必须完成的学校布置的任务吗?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已经有太多的行政干预,有太多的评比监测,有太多的数据指标,当我们总是感叹活得太累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去书本里找寻充实、快乐和自由呢?

沈从文先生说过:“我不太在乎生活上的得失,却了然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重意义。”我也常常感叹,时间,怎么就那么不够用呢?我多么希望每天能有25个小时,那多出来的一个小时就是我的读书时间。

工作、生活,学生、孩子,事业、家庭,每一处都不能耽误,如何把自己所面对的一切都尽量做好,好像没有任何捷径,只能靠自己,靠自己提高自己的本领。我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拓展的方式是读书、写作,在阅读中与美好相遇,在写作中让自己心灵安顿。读与写,可以让我更加贴近自己,完善自己,把我的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到工作中、生活中,尤其要用我自己得到的滋养,去滋养课堂里的生命。课堂是存放教育理想的真实空间,这是一个多么圣洁的殿堂。布贝尔说过:“所有真实的生活都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我愿在无数的相遇中,让学生因为遇着了我而增添哪怕是一点点的幸福。

杨绛先生在《没有书不好过日子》里写到:“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跌倒,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天真”“自然”的人,是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是活得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单纯的人,会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将工作与自己的生命建立意义连接,即便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个人价值的实现便把人从为谋生和简单的乐趣中提升到一个精神文化的境界里。也许有人会说这样的人太傻,但是,这样的人活得有滋有味,这样的活才是真正地活过一回。他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他在为他自己活着,在为自己的越来越深的对幸福的理解中活着。

世界很喧嚣、很芜杂,如果我们要活得有自我,可以坦然自信地去面对这个世界,那是要有底气的。底气从何而来,从静下心来坚持读书和思考中来。静下心来,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自己,唯有提升自己,才有可能为学生、为教育真正地做一点事情。

读书是私事。在做这个独立自由的事情时,我们在文字间流连、品味、畅想。读书,就是读人,读人生,读社会。读书,让我们的生活、精神更加丰腴美好。

回顾自己的成长,几十年来,一直相伴着我的是读书。

海林老师在《李海林讲语文》中写到:“如果有一天,没有读书,没有写东西,就会有很空虚的感觉,一种‘犯罪’的感觉。”他因此还会自责。但是,“这种自责不是基于某种责任,或者某种追求,而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恐慌,失去现在,浪费现在的每一点时光,就是失去未来,失去一切”。这样的自我加压,在当下的教师队伍里是何其少啊。“我在1991年左右的一些文章,就是跪着写出来的。”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我还没有能像李老师这样对自己要求如此严格,但是“如果有一天,没有读书,没有写东西,就会有很空虚的感觉”我倒是体验过的。为了让自己不空虚、让自己充实,养成每日必读书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对教师来说,读书写作不应只是工作、职称的准备,而应是一个教师应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常态生活内容。

进入中学的这十多年,如果我已经有了一点点的进步,如果我面对学生可以不太怯场,如果我已经可以自信地走进教室,那么,都和我读了点书、写了点文字有关。

我一直朴素地以为:阅读,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姿势;写作,是天地间最智慧的行为。

我爱阅读,爱沉静地融入文字中,去和另一个灵魂对话,在对话中反观自己,改造自己,提升自己。我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书香,让书本馨香自己的生命、润泽自己的精神。

翻看自己的读书笔记,打开自己的阅读书目,看看排列整齐的书架,我这十多年的阅读情况便一目了然了。

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教学大讨论时,我还没有进入中学一线课堂。我阅读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身边教授们的讨论也同样带给我思考。我一直坚守着这样的原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无法也没有理由对他们所列举的现象和问题作过多的评判。我需要的是读书思考、不断地读书思考。《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摩罗、余杰)、《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问题与对策——也谈中国语文教育》(江明)、《杞人忧师》(鄢烈山、何保胜),《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不需要看书中的内容,仅仅是书名就会带给我们深思。

语文问题只是诸多问题中暴露的比较凸显的而已,那段时间,学者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语文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还有整个的中国教育问题。他们怀着赤诚的心,去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期望拯救教育。《中国教育,还等什么》(杨晓升)、《儿童教育忧思录》(孙云晓、卜卫)、《中国的教育缺什么》(明日教育论坛)都曾深深地引发我对中小学教育的关注。

虽然中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是,我坚信,一味谴责、批判而不建设是不理智的,我需要了解的还有很多在一线长期教学和研究的老师们。

我读《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这本书里的13位特级教师,每个人都是一座丰碑,一面旗帜。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风格各异,却又在独特中诠释着语文的共同特点。读他们的文字,不仅仅读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他们精彩的课堂实录,更读他们自强不息的追求、严谨踏实的治学、纯洁高尚的品德。

我还读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宁鸿彬(《宁鸿彬:走“思维训练”之路》《宁鸿彬语文教育丛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洪宗礼(《洪宗礼:语文教育之“链”》)、李镇西(《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姚竹青(《姚竹青:大语文教学法》)、钱梦龙(《钱梦龙:导读的艺术》)……

在我刚刚进入中学的时候,宁鸿彬老师的语文教学思考和实践对我影响很大。我坚持了十多年的课前听记活动、我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等做法都是受到他的影响和启发的。

每一个优秀教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如何透过这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个体来从本质上了解语文、理解语文,这是我在阅读了大量的语文教育研究的个体现象之后的一份追寻。我需要透过语文教育教学现象来认识语文教育教学的本质、原理,于是在一段时间,我自觉地阅读起语文研究理论的书籍。

我从阅读《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入手,了解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的情况。我需要从理论上去认识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曹明海先生的几部书(《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语文教学本体论》《语文陶冶性教学论》《语文教育观新建构》《语文教学解释学》)丰富了我对语文的认识;还有郭绍虞先生的《郭绍虞论语文教育》、阎立钦先生的《语文教育学引论》、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李海林先生的《言语教学论》、韩雪屏先生的《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在一段时间里我如饥似渴,去阅读去思考,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让自己的语文教学合乎语文的法则和要领。

语文,是一门学科。每一门学科中都渗透着教育的普适性原理。在语文里谈语文,视野还是狭窄了些。要想研究好语文,就有必要对教育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要从更宏观、更高远的角度来认识教育,认识语文,从而改良语文,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真正的教育。

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不论是《给教师的建议》,还是《教育的艺术》,都再一次给我以明确的警示和清晰的训导。

《西方经典教育学说——从苏格拉底到蒙台梭利》,列举了世界上那么多教育家、思想家对教育的理解和主张。时代越发展,他们的言论越显示出穿越历史的恒久魅力。

苏格拉底教导我们要“认识你自己”;柏拉图的《理想国》被卢梭称为“是曾有过的教育著作中最好的一本”;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物”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昆体良,这个“最受敬仰的教师”在公元1世纪就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深刻见解,他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运用他们的智力”,“除了使我们的学生不需要总是有人教,我们的教学还能有什么别的目的呢?”他提出“不要把学生硬塞到严密的学校体制中去进行填鸭式教学,而是要使学校体制适合儿童的发展阶段”;西班牙的罗耀拉提出“永远用爱来管教”;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说,要“把所有的东西教给所有的人”;洛克说:“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直接的德行……其余一切的考虑与成就都应该是第二位的。惟有德行才是真实的善”。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裴斯泰洛奇的“直观的原则”“要素教育论”和那份期盼“教育必将变得更有人情味和更有科学性”;赫尔巴特的“一切教学都具有教育性”,“管理是消极的,压制的,而教育则是积极的,有目的的”;福禄培尔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新纪元般的推动;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预备说”;杜威的“教育就是生长,在他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蒙台梭利的教育是“对儿童生活正常扩展的积极帮助”……他们生存的年代不同,对教育的理解不同,但都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追求。有了这些理论作背景,我在教育教学中就会经常地比照、反思,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目的正确、教育行为恰当。

朱小蔓先生的《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与《当代教育学》,黄济和王策三先生合著的《现代教育论》,周浩波先生的《教育哲学》等,更多关照的是当前的教育研究。

十多年前的作品,现在读来,依旧感受到那股针对现实、鞭辟入里的力量。新一轮的课改在推进,可是“教育危机发生的现实根据”依然顽固地存在着:“应试的陷阱”“教育爱的失落”“教育与生活相脱节”“错位的义务教育”(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现实的教育中依然存在着这些问题,也依然给我们以挑战,我们的回应也许除了“思想的回应”,还应该从每一个教育行为、每一处教学细节入手去回应。

“成人”这个词,我一直对它怀疑着,我以为一定不能从年龄上给人以“成人”的鉴定。当我在阅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时,我有了遇到知音的快乐。“可以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他总是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

有了这样的认识,在面对学生时,我们自然就不会有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成人感”,也不会简单地“以为只有成年人才是完整的人,儿童只是‘发展中的人’”。成人霸权,在教育中相当普遍。蒙台梭利早就警示我们:“了解儿童,注意我们和儿童世界的关系,‘乃是一个良心的问题’。成人霸权实际上就是承认缺乏这种‘良心’。”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常常以同理之心面对学生,更以感恩之心对待他们,我知道,教育是必须讲“良心”的事情。

两部美国教育著作《后现代课程观》(小威廉姆E.多尔和《透视课堂》(Thomas.L.Good Jere.E.Brophy)带给我来自异域的对教育的思考和主张。《后现代课程论》中引用的丘伯利的那句话,一直刺痛着我,鞭策着我不论是在语文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中都要有对学生作为“人”的清醒认识。“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的学校是将原材料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中各种需要的工厂。”(丘伯利:《公立学校管理》,1916)如果真把活生生的具有丰富个性的独立个体按照统一的生产要求变成产品,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然而,现实中,我们不就在做这样的“制成产品”的事情吗?用同一个标尺去要求所有的学生,哪管你的特长、个性、心智。对课程,作者是这样理解的:“课程成为一种过程——而不是传递所知道的而是探索所不知道的知识的过程;而且通过探索,师生共同‘清扫疆界’从而既转变疆界也转变自己。”这个“过程”的诠释也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我每天都在进行的语文教学工作,我努力地在我的语文教育教学中做到“不是传递”“而是探索”。

课堂不仅仅是一个特定的时空,它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吴康宁先生的《课堂教学社会学》,让我多次欣喜地认识到我自己的课堂的价值和优势,一段时间,我总是会拿着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的做法去书里找依据,以获得信心和力量。书中的很多原理,我都可以在我的实践中得到应证。阅读这本书,我做了19页的摘抄

下面是我的两段读书笔记:

2004年5月14日摘抄:

“课堂”首先是一个“社会”范畴,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然后才是一个“教育”范畴,是教育(特殊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课堂并不是置身于社会之外,而是生存于社会之中。

“课堂”首先是一个正式的“社会活动场”,然后才是一个“教育活动场”。由于缺少课堂教学社会学这一学科基础,我们的教学理论也就存有重要缺憾,即实际上把课堂教学仅仅视为个体活动的复合体,而未同时视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活动;通常只论及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与个体心理发展,而很少探及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形成及与之相伴的教师的个体社会化完善。

(随感:细细想来,我的美文听记和语文课搞活动实际上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要求学生会做人——做一个社会人、做一个大写的人。在引导过程中,我其实也在不断地修正、完善自己,把自己也作为一个教育对象,而不只是一个示范。师德,即为师者要有好品德。有不少时候,我能感觉到我的一些品质已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了。用别人的例子教育学生不如用为师者的亲身示范有力量。)

缺少“关于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知识”“反映在我国教育界近年来兴起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之中。”“各种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绝大部分都是着眼于加快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或其他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而鲜有社会学模式。”

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期待是培养“社会人”,即具有较好的“社会性发展”的人,而学校教育满足这一社会期待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挖掘与发挥课堂教学的社会学潜力,培育与增强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的功能。

(随感: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按照这样的思路,发挥了课堂教学社会性的功能。班风的纯洁优良、竞争心态的健康平和、整体成绩的上升,相当程度上都与我的教育观、管理观和语文教学观有关系。三年下来,我日渐感到我的做法的效果。学校领导和一些同事都曾评价过我的“做法值得推广。时间越长就越能看出效果”。想来也是,偶尔批评了学生,甚至当学生纪律不太好时,我提醒、抱怨的声音比正常情况下稍高的时候,我都觉得不太合适,我担心他们的心里会多一些负担、多一些不安。我相信,一个眼神、一个皱眉、一个微笑都能将我的情感态度表达出来。由此想到,教师应该学会恰当地运用体态语,因为它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教育力量。)

读研的四年里,除了基本的课程以外,我还自己选修了一些课,如儿童教育、情感教育、课程论、影视学基础、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敦煌文献研究、音韵学等。没有人要求,没有学分可得,一切只因为我喜欢,我想充实和丰富自己。

这四年,是我读书最广泛、收获最大的四年。其间专业类的书和教育类的书读了很多,也读了一些与我所选修学科相关的书。

一边是语文教学工作,一边是班级管理工作,还有进修学习的任务,我热情高昂地做好每一件事。之所以三方都顺利并取得优良效果,我想和我大量的读书是分不开的。

我把课程论、汉语研究等课程的收获投入我的语文教学中,增加我的教学厚度和力度;把儿童教育、情感教育课上的所得用在我的班级管理中,使我的班级的每一个孩子获益,让他们活得自在、活得快乐、活得幸福。

斯宾塞说:“你的管理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齐美尔认为:“一个群体只能在共享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兴盛。”这些都给我的班级管理注入理论的支撑,使我积极地去设计,去创造,去和学生一起享受我们共有的日子,那些个快乐的班级文化艺术节永远地印刻在我们师生的生命中。

《教育漫话》(约翰·洛克)、《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朱小蔓)、《家庭教育社会学》(缪建军)、《德育社会学》(鲁洁)、《让孩子的心有个家》(陈美儒)、《儿童教育新论》(刘晓东)、《创造教育概论》(笪佐领、朱曦)、《素质教育在西方》(邓智海)、《道德教育新论》(约翰·威尔逊)、《情绪心理学》(K·T·斯托曼),每一本书我都读得津津有味。

你能说这些书到底是为班级管理而读,还是为我教育自己的孩子而读吗?在阅读这些书时首先进行的是对我自己的教育,使我自己有了提高,对教育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后,再把它们运用到我的工作、我的家庭中,如蒙台梭利所言,面对儿童,我们成人要有“良心”。

借用刘云杉在《学校生活社会学》中的一句话来表达我读书的感受:“我对学术中的世界有着如同老农相信土地能带来金子般的虔诚的心。我相信在自由探讨的氛围中能体验到生命的存在感,能逐渐找到精神的舒展与心灵的超越。”

如果把我们的课堂放到更大的背景下,把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放远一点审视,我们会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会更加冷静、理智、大气地看待我们的工作,而因为换了角度,有了高度,我们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刻,从而会更积极地面对、改良自己的工作。有的书一定不是流行书,但书里所谈的一定是教育的一些本质问题。这些书是读不厌的。如:《道德体验论》(刘惊铎)、《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内尔·诺丁斯)、《反思性教学》(熊川武)、《课程社会学》(吴永军)、《学校生活社会学》(刘云杉)、《批判反思型教师ABC》(Stephen D.Brookfield)、《价值与教学》(路易斯·拉思斯)、《全纳教育——关注所有学生的学习与参与》(黄志成等)、《教学勇气》(帕尔·帕尔默)、《外国教育经典解读》(单中惠、朱镜人)、《重新认识你自己》《一生的学习》《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克里希那穆提)等。

那些关注教育现象,提出教育问题,传达作者思想的教育随笔集子,因为文章短小活泼,而又不乏角度和深度,读起来既轻松又能激发一定的思考,容易和作者有一定的共鸣,因而我喜欢读。如《教育碎思》(郑金洲)、《教育的十字路口》《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张文质)、《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吴非)、《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刘铁芳)、《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边走边叹——一个教师给女儿的52封信》(郑杰)、《享受与幸福》(朱永新)、《我给我孩子的10个最昂贵的礼物》(斯蒂文·范诺伊)……读这些作品,就好像当面听作者说话,常常有正在与作者对话的坦然、快乐、舒适的感觉。

有一本书我非常喜欢,出差时常带在身边,那就是周勇先生的《跟孔子学当老师》。钟启泉先生阅读后写下这样的感受:“以质朴简约的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而意味深长的孔门教育场景、故事、细节,追寻着那份令人沉醉的‘教学之恋’——在我看来,这种虔诚而热烈的教育情感,正是教师作为一种职业的最动人之处。”很少有研究孔子的作品能把孔子的教育生活理解得如此活泼而又深得孔子思想精髓的。

2008年夏天,我开始进入了自觉记录和反思的成长期,可以说,这是我作为语文教师成长的一个关节点。我对研读教材和教学设计越来越感兴趣,所读的书便也开始转向。大教育的、泛教育的书读得少了,转而学习和研读语文研究方面的书。除了继续研读语文方面的理论书籍,我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阅读与语文实践研究相关的书籍中。这些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欣赏到了缤纷多彩的语文教学世界。

语文出版社的名师讲语文系列丛书热销是有原因的。在书里,每一位名师都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语文人生”),自己对语文的理解(“语文理念”),展示了自己的精品课例(“语文实践”),还有独具个性的教学言论(“教学语录”)。每一位名师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主张,自己的实践。书的体例严谨中透着活泼,庄重中显出灵动。更主要的是,这些名师就是当前语文界最活跃的名师,他们的文字不像纯理论研究那般深奥,读来亲切易懂。我研读了其中的几本,并斗胆地对一些课例进行了点评。读课例,读懂课例的具体内容,分析为什么这样设计,其中蕴藏着怎样的技巧,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几篇课例研究下来,自己教学设计时感觉也就越来越好了。如今,讲语文丛书成为我常常翻阅的宝书。由丁卫军先生主编的《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更是聚集了“名师讲语文”丛书的精华,是一本一线语文教师研究名师、学习名师的好书。

余映潮老师,是当前语文界的传奇人物。可以说,他的语文教学的书籍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财富。从《中学语文教例品评》《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到《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和《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每本书里都汇聚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这些案例是余老师精心设计、亲自教学的成果。150多个示范课的积累,空前绝后,使他的课例的丰富性、多彩性无人能及。从教材研读的方法到教学设计的角度,从加强学生语文积累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从阅读、写作教学课到复习、读报课,凡是语文教师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余老师都已经有了示范;再加上余老师在全国各地的示范课和讲座,让广大的一线教师观摩、欣赏并学习了他丰富的语文教学的成果。看他的课,读他的书,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而这种收获不仅仅是来自课例带来的直接帮助或者启发,更是来自余老师对语文的热爱和执着钻研带给我们内心的震撼和敬仰。读《余映潮讲语文》一书时,我多次被他不顾自身安危、执着地为边远地区老师献课送教而感动,常常是边读边热泪盈眶地写下阅读感受。《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一书,饱含了余老师的无穷智慧。我对这40篇设计进行了解读、分析、整合,努力地去研究余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文意把握、语言训练、知识积累、口语交际、精段品读等教学组织中渗透的不露痕迹的教学艺术。这样的阅读,读的就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语文教学艺术这个大学问了。

阅读《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之后,我写下了这样的感言:阅读教学的根基深扎在教师的文本解读中,课堂指导的艺术流淌在教师的创意设计里,主体作用的发挥精彩在学生的充分活动内,知能素养的提升伴随于学生的丰厚积累——这是余映潮老师的语文教学主张,亦是他的课堂魅力所在。品读此书,感动于余映潮老师的事业追求、人格境界与教学艺术;愿我们倾注全部热情,共创语文教学的辉煌。

李海林先生,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教学经历的人,也是一个对语文充满哲学思考的人。他一直认为,“提高语文教师修养的方法和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读书”。当下,“读书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教师们拿起书本,读起来,读进去”。李老师文字中的哲学思辨性很强,是一般的中学教师达不到的。通过了解他的阅读史,我们不难发现,他在很多文章里运用自如的“矛盾展开法”与他曾经有过下功夫啃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经历是分不开的。李老师曾经想写作《语文教育哲学》,而且已经完成了不少,但是,他最终放弃了《语文教育哲学》的完整写作,没有别的原因,就一条:他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太严。在出书成为热潮的当下,他的这种踏实严谨做学问的作风不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吗?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履践和诠释科研的要义和本质。尽管没有读到《语文教育哲学》一书,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初稿提纲中领略到他对语文的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等方面深刻的哲学思考。读李海林老师的书,让我对“读书,就是读人”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李老师的《言语教学论》《语文课程论稿》都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由他主编的《1978—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更可以让我们清晰地从宏观上了解近30年的语文研究概貌。对一线语文教师来说,他的《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是一定要读的。这十讲是“根据上课用的讲稿改编的,保留了上课的现场性和口语特色,想来老师读来不会烦闷”。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都是真实的例子”。李老师认为:“学”“识”“才”“胆”“德”,于语文教师而言,“这五个字,一个都不能少”。这五个字,也是他一直在努力并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的。

钱理群先生、孙绍振先生的书是一定要读的。

读他们的书,不仅仅从学术上可以直接武装我们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他们虽身在高等学府却心挂中小学教育的那份深切情怀。尽管最近有报道,说钱理群先生有意“告别教育”,但我坚信,他会依然满怀热忱地关注教育,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如他所言在“教育之外”关心教育。钱理群先生这十多年来以他特殊的方式面向中国教育,他为基础教育奔走呼喊,他亲自到中学开课,经常参加与教育有关的会议,关注最底层的教师,发现、扶持和帮助“真正的教师”,他向“绝望了还能反抗”的鲁迅学习,与“一切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的”中国教育的现实抗争,他积累了“丰富的痛苦”,但是,他和一线真正的教师“在寂寞和孤独中相濡以沫”,虽“无需有更多的交往,但是”“会有一种心灵的契合,而且得到彼此的支持。”那些“没有任何教育思想、理想,也毫无教育公心,既不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也不从教育自身追求个人生命的意义”的“伪教师”一定不能理解他的情怀。听说,钱先生用自己一本书的名字来总结已经“告别”的教育生涯,那本书叫《丰富的痛苦》。我一定会像读他的《我的教师梦》《名作重读》《对话语文》等书一样去认真阅读它。

孙绍振先生,一位快乐、可爱、睿智、有激情的人。他说过:“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他的诸多作品如《名作细读》《如是解读作品》《文学性讲演录》《月迷津渡——古典诗词个案微观分析》等,从美学、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指导我们如何去解读文本。他“创造了自己独有的研究范式和一套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他的分析解读,既能牢牢地把握作品的灵魂,又能品赏每一个音符的奇妙,谓之剑胆琴心可也”。在“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的当下,孙绍振先生把文化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比较”这样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把阅读的鲜活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从《炮轰高考》之后,他一直以强烈的热情、积极的态度直接参与并引领一线语文教师到培养解读文本能力这一伟大的工程上来。当对文本的解读陷入迷惑,找不到角度和方法时,孙绍振先生的几本文本解读的书便可以给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豁然开朗。

要研究语文,就得研究当前的语文研究,所以,王荣生、潘新和等学院派专家的研究成果是一定要了解的。他们的研究高屋建瓴,引领着语文向前走。王荣生先生的多部著作已经成为热爱语文、研究语文的人的必读书,如《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语文教学内容重构》。潘新和先生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存在与变革:穿越时空的语文学》《反思与重构》《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语文:审视与前瞻——走近名家》等都是值得语文教师深入阅读的好书。尤其是两本“走近”,作者在大量的阅读、梳理和深入研究后,提出了很多新的研究观点,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成果,既有正面的肯定和褒扬,也有中肯的批评和检讨,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思考。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是作者书里的四位语文教育大师,王富仁、钱理群、孙绍振、曹文轩是作者所研究的四位名家,各大师、各名家的思想连同作者的评判,给读者以丰盛的精神享受。

工作在一线,有个性、有研究的语文名师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更为亲切的感觉。苏州的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倡导者,他的新作《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就像他本人一样朴实本色。上海的黄玉峰老师的《教学生活得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让我看到了他和学生们的幸福语文生活。福建的陈日亮老师的《我即语文》,书名霸气,然而文字却又是那么有亲和力。“读书、写作于我们:抵御压力和诱惑,修身养性”,语文是“行为的学科”“心灵的学科”“十大阅读习惯”,都很入我心。青春语文的代表人物王君更是以持久的激情投身到语文研究中去,她的《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和《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等是她这几年科研的集中展现,她对语文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研究的爱,已经流淌在她的血液里,读她的文字,你会震撼于她永不止歇的燃烧般的激情。像王君一样小女子有大情怀的,还有云南的任玲老师,她的《我的经典语文》,让我阅读后立刻写下了几千字的阅读感受。虽未曾谋面,但是却神奇般地能够理解她对语文、对生活的情感。

我的许多朋友,都是语文界的优秀教师。他们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关注点不同,因而总给予我不同的收获。阅读他们的书,就像和他们面对面交流。我常常能够收到他们寄来的新作,那一刻,于我,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总是情不自禁地沉醉于那句话:“评价一个人,要看他读的书,交的友。”

除了语文,我更关注人本身,尤其是近几年参加了经典情商教育课程的学习,让我愈发喜欢阅读与人生、与生命有关的书。

张文质先生,也可以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了。身为诗人、编辑,他却把目光投向教育、投向对生命的思考。他主持的生命化教育研究,关注一线教师的生命状态,更关注活在当前教育制度下的孩子们及其家长的生命状态。他感慨唏嘘,他奔走呼喊,只为让大家幸福。这是一个极爱读书的人,被评为《中国教育报》“200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读书人物”。我是从读他主编的《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开始了解他的,后来读了他的一系列书:《教育的十字路口》《保卫童年》《孩子是父母最大的事业》《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教育是慢的艺术》《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等,常常被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动。他主编的《活着就是幸福》,应该成为每个人的必读书目。这是一批致力于生命化教育的研究与推广的优秀教师,倾力十年,大浪淘沙,筛选出的经典文章的汇集。这套书是按照人的生命历程来编排的,颇具匠心。我能懂张文质先生编辑此书的目的:希望此书能让真正关爱生命、热爱阅读的人们对生命了解更多,对人生认识更深,从而更加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本想从这十年我所阅读的书的性质的角度来写写我的读书情况,可是一旦动笔,就不是我能驾驭得了的。于是,干脆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然而,写着写着,便觉得就像读书一样,我不是完全按照时间的安排来选择书的,虽然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的爱好,但是,有的书是反复读的,有的书是穿插着读完的,还有的书读完也忘得差不多了。于是,干脆意识流般地顺着自己的思路在电脑上敲击下我的书香生活。

这几年,我一直订阅的杂志有:《中学语文教学》(北京)、《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语文教学通讯》(山西)、《语文学习》(上海)、《名作欣赏》(山西)、《咬文嚼字》(上海)。每个月我都会读到最新的内容,这些杂志让我了解了当前正在进行中的语文研究现状。每一期读完后,存放在书架上。节假日里,有了相对完整集中的时间我就再次阅读,做目录卡片,建立自己的期刊查阅库。暑假里,我做完了上半年的所有的卡片目录。

读书,是自己的事,不把这件事做好,实在枉为来世上一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