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守誓言的史来贺

信守誓言的史来贺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0多岁的史来贺,是个与泥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庄稼汉,方脸、光头、身体粗壮结实。史来贺和他的伙伴们制服了棉花的枯萎病,培育出了新品种“刘庄一号”“刘庄二号”、“刘庄三号”,并总结出一套科学管理棉花的经验。史来贺也被聘为全国棉花理事会的常务理事呢。史来贺这一生,为全村人谋利益的坚定信念始终不改变,让刘庄改变面貌的坚强决心始终不动摇,提前实现了当初许下的誓言,也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史来贺,是河南省新乡市刘庄的党支部书记。他当了30多年的党支部书记,是全国劳动模范。

50多岁的史来贺,是个与泥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庄稼汉,方脸、光头、身体粗壮结实。旧社会跟着妈妈去讨饭的悲惨经历,使他格外珍惜解放后获得的土地;乡亲们信赖的目光,使他深切感到一个共产党员肩上的责任

他发出誓言:

“我不相信农村生活超不过城市!有人认为干农业没出息,我偏干这没出息的事,我就包这1.5平方公里(刘庄的总面积)的地球,非把它‘修理’好不可!”

史来贺誓言发出了,他能不能做到呢?从哪里着手呢?乡亲们拭目以待。

刘庄位于粮棉产区。建国初期,这里的棉花平均亩产50斤左右。许多人唉声叹气,埋怨老天爷不公平,给刘庄一块盐碱地,今生今世是倒霉到底了。史来贺听着,眉头紧皱,一言不发,“叭哒叭哒”使劲地抽着旱烟袋……是啊,穷地方怎样富起来呢?

“向棉田要高产!”

史来贺打定了主意,带领几个干部和农民,打起铺盖卷,来到棉花试验田旁,一住就是八年!

八年,是个不短的岁月啊!严冬,大雪下得足有膝盖深,手提着水桶的铁把,一会儿就冻得拿不下来;酷暑,烈日烘烤着土地仿佛要冒烟了一样,人蹲在棉枝交叉半遮身的田里,几乎要昏过去了。然而,他何尝不知在家里舒服,年轻贤慧的妻子在等着他,咿呀学语的女儿在喊他,年迈的父母在盼他。这离村子只有一里多路,要回家几乎抬脚就到。但是,他却不肯离开自己选定的岗位

八年的奋斗,终于撞开了成功的大门!史来贺和他的伙伴们制服了棉花的枯萎病,培育出了新品种“刘庄一号”“刘庄二号”、“刘庄三号”,并总结出一套科学管理棉花的经验。很快,棉花亩产闯过了200斤大关。新品种还被推广到全国四个省普及使用。史来贺也被聘为全国棉花理事会的常务理事呢。

刘庄在致富的路上起步了。到1976年,小麦亩产已经稳定在1600斤以上。但在史来贺眼里,这还差得远呢,社会主义的农民应过更好的日子。不久以后,刘庄又以惊人的速度建起了一个造纸厂。

往日没有用处的麦秸,今天派上了用场。机器隆隆一转,金黄的麦秸,顷刻成了土褐色的纸桨。

如今,刘庄变了模样:家家搬进新楼房,平均每人每年的收入超过2000元,村里还实行了住房、用水、用电、医疗、入学等多项免费制度。

你随便走进哪一家,都可以看到这种变化。一位老奶奶说:

“前几年,彩电、洗衣机、电风扇还是宝贝似的稀奇,如今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了。好多家还买了摩托车呢。”

有人问老奶奶:“这些变化是从哪儿来的?”老奶奶高兴地说:

“俺这穷地方,能过上如今这富日子,多亏了共产党的好办法,还多亏有史来贺这个说话算数的好带头人啊!”

名师点评:

史来贺这一生,为全村人谋利益的坚定信念始终不改变,让刘庄改变面貌的坚强决心始终不动摇,提前实现了当初许下的誓言,也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他曾经4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6次应邀参加国庆观礼,先后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列在一起,被中组部誉为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