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庸人的最终归宿在哪里

庸人的最终归宿在哪里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庸国占有逐鹿中原而问鼎的最佳位置,但伐楚未成反成楚之附庸,使楚得以窥中原之虚而入之,实在是“庸人自扰”。这才是“庸人自扰”这一成语的真正来历。庸人与当地族群和谐共处,并将大庸开发成为避秦遗世的武陵仙境,成为后世诸多隐士的梦境之地。早在庸人举族南迁之前,与庸人同宗同族的赤松子就已归隐于大庸。

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文化的古庸国,由于其离奇地消亡,导致史籍无载,后世更是难以探知其文化之曼妙神奇。那么,古庸人最终到了何方?

公元前611年,楚国遇上严重灾荒,饿死不少百姓,楚庄王只得韬光养晦,一心修整内政,在对外政策上大大收敛。楚国的四邻认准这个时机,乘其危难群起攻楚。当时的庸国国君遂起兵东进,并率领南蛮附庸各国的军队会聚到选(今枝江)大举伐楚。楚国危在旦夕,楚庄王火速派使者联合巴国、秦国从腹背攻打庸国。公元前611年,楚与秦、巴三国联军大举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为三国所灭,楚王实现了“一鸣惊人”的壮志。

庸国占有逐鹿中原而问鼎的最佳位置,但伐楚未成反成楚之附庸,使楚得以窥中原之虚而入之,实在是“庸人自扰”。这才是“庸人自扰”这一成语的真正来历。

庸国灭亡后,秦楚两国疆域相连,在两大强国近四百年的拉锯战中,庸国故地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早在灭国之时,庸人就开始了悲壮地迁徙,去寻找新的家园,在四面强敌的虎视下,他们的迁徙路线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沿着武陵山脉,进入到清江、澧水流域,而这些区域,正是现在土家族的主要分布地。

从流传于今的张家界、湘西的地名中可以看到,从遥远的庸国迁徙而来的是一个庞大的族群,在与当地族群经过了最初的冲突后,他们融入了土家族的先民中,并为我们留下一系列地名:庸州、大庸溪、施溶溪、大庸滩、大庸坪、大庸口、庸水、武陵江……庸人与当地族群和谐共处,并将大庸开发成为避秦遗世的武陵仙境,成为后世诸多隐士的梦境之地。一代又一代的有名、无名隐士,在隐逸中成就完美的隐逸人生,也使得庸人留下的隐逸文化逐渐发扬光大。

早在庸人举族南迁之前,与庸人同宗同族的赤松子就已归隐于大庸。在庸文化的早期源起中,伏羲画八卦已经发展出儒道两宗,赤松子是道家的开山人物。它淡泊人世,隐居大山,修炼长生之道,首创辟谷养生法,采百花为食,极山林之乐,是中国道家一脉的开创者。炎帝女儿对他极是爱慕,随他四处云游修道。后来,赤松子归隐大庸,开中国隐逸文化的先河,也为后世庸人南迁指明了一条道路。

赤松子之后,鬼谷子也隐遁于大庸,其后,汉留候张良同样归隐于大庸,这三人是中国历史上大有名气的人物,他们的归隐自然是万众瞩目,与这些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相比,更多的隐者已然湮没于历史的清风里,在无名中成就了真正完美的隐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