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曾侯乙墓之谜

曾侯乙墓之谜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年5月23日中午,曾侯乙墓发掘现场,抽水机还在抽取墓穴里的积水。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真可谓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瑰宝,是华夏之邦优秀的民族音乐财富。曾侯乙,姓姬名乙,生卒年不详。对曾侯乙墓葬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据猜测,随可能是曾国重要的城市,如国都之类。

神奇墓葬被发现

1977年9月底,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城郊擂鼓墩驻军在扩建营房时,发现了20余件青铜器。后来,在东团坡山冈上开山平地时,又挖出一片同地面颜色大相径庭的“褐土”。空军后勤雷达修理所副所长解德敏爱好考古,他联系前面发现的20余件青铜器,猛然意识到,这一异常土层下面可能有古墓。于是,他立即向上级汇报了情况。

1978年3月,接到报告的湖北省博物馆考古队队长谭维四,迅速率领勘察组赴随州实地勘测。根据勘测结果,他们向国家文物局作了汇报。

1978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湖北省文化厅的主持下,考古部门正式对古墓进行了发掘。

奇妙乐器的迷宫

1978年5月至6月间,考古人员触摸到第一个文字证明的时候,神秘大墓的主人浮出水面,他就是古曾国的国君——曾侯乙。1978年5月23日中午,曾侯乙墓发掘现场,抽水机还在抽取墓穴里的积水。当积水终于排干,墓葬中室的景象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65个青铜的编钟整齐地挂在木质的钟架上,仿佛刚刚被埋入地下。2400多年来,它一直稳稳地站立在原地。这是世界考古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也是擂鼓墩古墓出土的最瑰丽的珍宝。编钟沿中室的西壁和南壁呈曲尺形立放,总长度超过10米。

这些实物乐器使我们清晰地知道了古代乐器的真实面貌,那么这沉睡了2400多年的乐器还能否发出声音?即使能发出声音,是否还是2400年前的那个原音呢?

曾侯乙墓中“交响乐团”使用的整套编钟,经过音乐工作者的研究和试验性演奏,证明它虽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音乐性能不仅依然保存完好,而且音色优美,音域很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真可谓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瑰宝,是华夏之邦优秀的民族音乐财富

神秘的曾侯乙

曾侯乙,姓姬名乙,生卒年不详。据考古发掘推定,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433年,现有文献资料鲜见其生平记载,是战国时期南方曾国的国君。对曾侯乙墓葬发掘时,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这些文物的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周朝在随国、曾国都封有同姓诸侯。

1979年,在随州市郊义地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两件铭文铜戈,器主季怡为曾国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宫的后人。铭文中季怡自称“周王孙”,证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

据此推断,曾国为姬姓封国,作为其国君的曾侯乙与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故曾侯乙也可称为“姬乙”。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献很少有对曾国的记载,常用随来指代它,如“江东之国,随为大”。据猜测,随可能是曾国重要的城市,如国都之类。历史上,这种用都城指代国家的例子并不罕见。

从楚惠王送给他的一件青铜镈上的31字铭文看,曾侯乙死于公元前433年或稍晚,通过对其尸骸的碳-14测定,可以推定曾侯乙的死亡年代在公元前433年至公元前400年之间,他死时年龄在42至45岁之间。

综合考虑其他材料,曾侯乙应当生于公元前475年或稍晚,约在公元前463年前后成为诸侯王,在位约30年。

出土文物表明,曾侯乙生前非常重视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兴趣广泛,同时还是擅长车战的军事家。

曾侯乙的真实形象人们已经无从知道了,但传说曾侯乙长得相貌平平,身材也不高,只有1.6米左右。但他非常有力气,并且是有名的神箭手。

民间流传曾侯乙一次去郊外打猎,无意中遇到一头野猪,慌乱中他随手从箭袋中拿出一支箭射出去,野猪应声倒地,当随从去搬运野猪时,才发现原来曾侯乙误把一支稻秆当箭射出去了,可见其力气之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