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的基本情绪表现

学前儿童的基本情绪表现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良好的情况下,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哭的现象逐渐减少。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愉快的情绪进一步分化,愉快情绪的表现手段也不再停留于笑的表情了,甚至不只是用面部表情,而较多地用手舞足蹈及其他动作来表示。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一些研究报告认为,8个月左右的婴儿,会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对新事物进行探索。他可能离开母亲身边,又不时地返回“基地”。

学前儿童的基本情绪主要有哭、笑、恐惧、依恋等,具体有以下表现。

一、哭

众所周知,婴儿一出生就会哭。哭代表不愉快的情绪。据研究,婴儿通过哭的表情和动作反映出来的情绪,很早就有所分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进一步分化。有人认为,第一周婴儿啼哭的原因,主要是饥饿、冷、裸体、疼痛、想睡眠等,第2周、3周、4周,又各递增了原因,如中断喂奶,烦躁,第一次吃非流质食品,等等。以后又出现了因成人离开或玩具被拿走等原因引起的啼哭。又有的研究指出,健康婴儿有10种类型的啼哭:出生时的首次啼哭、饥饿或口渴、吸乳过快、不适意、困倦、恐惧、惊吓、忧郁、焦急、发怒等。

研究材料说明,婴儿的啼哭有不同的模式,母亲或其他看护人员正是根据这些不同的哭声来判别婴儿啼哭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例如:

(1)饥饿的啼哭是有节奏的,其频率通常是250~450赫兹。这是婴儿的基本哭声。啼哭时还伴随着闭眼,号叫,双脚紧蹬,如同蹬自行车那样。出生第一个月时,有一半啼哭是由饥饿或干渴引起的。到第6个月,这一类啼哭就下降为30%。

(2)发怒的啼哭,声音往往有点失真。因为婴儿发怒时用力吸气,迫使大量空气从声带通过,使声带震动而引起哭声。

(3)疼痛的啼哭,事先没有呜咽,也没有缓慢的呼气,而是突然高声大哭,拉直了嗓门连哭数秒,接着是平静地呼气,再吸气,然后又呼气。由此引起一连串的叫声。疼痛的啼哭还可以分为偶发性疼痛型和通常性或慢性疼痛型。前者是因创伤引起的突然剧痛或腹痛,或因瘙痒、灼热、不适、发烧引起的偶然疼痛。后者是因没有吃饱或营养不良造成的疼痛。前者哭声突然激烈,声音很响,不停地号叫,极度不安,脸上有痛苦的表情。后者则经常反复发生相似的啼哭。

(4)恐惧和惊吓的啼哭,突然发作,强烈而刺耳,伴有间隔时间较短的号叫。

(5)不称心的啼哭,开始时的两三声是缓慢而拖长的,持续不断,悲悲切切。

(6)招引别人的啼哭,从第三周开始出现。先是长时间吭吭吱吱,低沉单调,断断续续。如果没有人去理他,就要大哭起来。

在良好的情况下,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哭的现象逐渐减少。这是由于:第一,婴儿对外界环境和成人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周围的成人,特别是初次当父母的成人,对婴儿的适应性也逐渐改善,从而减少了婴儿的不愉快情绪。第二,婴儿逐渐学会用动作和语言来表示自己的需求和不愉快情绪,这就取代了哭的表情。

但是,有些生理发育现象带来的痛苦(如出牙),还会使婴幼儿啼哭,3~4岁幼儿,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和掩饰内心不愉快情绪的能力逐渐形成,哭的现象应该是较少的。幼儿偶尔发生莫名其妙的啼哭或不愉快现象,可能是发病的先兆。

二、笑

笑是情绪愉快的表现。学前儿童的笑,比哭发生得晚,可分为以下两种:

1.自发性的笑

婴儿最初的笑是自发性的,或称内源性的笑,或早期笑。这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

内源性的微笑,主要发生于婴儿的睡眠中,困倦时也可能出现。这种微笑通常是突然出现的,是低强度的笑。其表现只是卷口角,即嘴周围的肌肉活动,不包括眼周围的肌肉活动。它与中枢神经系统皮层下的自发发放有关,与脑干或边缘系统的兴奋状态有直接联系,发生于兴奋超过或低于某一阈值的变化过程中,这种早期的笑在3个月后逐渐减少。

出生后一个星期,新生儿在清醒时间内,吃饱了或听到柔和的声音时,也会本能地嫣然一笑,这种微笑最初也是生理性的,是反射性微笑。

2.诱发性的笑

婴儿最初的诱发性笑也发生于睡眠时间。诱发笑与自我笑不同,它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比如,温柔地碰碰婴儿的脸颊,就可能出现诱发笑。

新生儿在第3周时,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比如,轻轻触摸或吹其皮肤敏感区4~5秒钟,即可出现微笑。4~5周婴儿对各种不同刺激可产生微笑。如把婴儿的双手对拍,让他看转动的椭圆形卡片纸板,或听熟悉的说话声等,都能引起微笑,这种诱发性微笑,也是反射性的,不是社会性微笑。

母亲的声音最容易引起婴儿笑,婴儿甚至停止吃奶而笑。从第5周开始,大人对着他点头,也能诱发婴儿的笑,并可连续进行2~3次。4个月前的婴儿只会微笑,不会出声笑。4个月以后婴儿才笑出咯咯声来。

4个月前的诱发性笑是无差别的微笑,这种微笑往往还不分对象。例如,3个月婴儿对正面人的脸,不论其是生气还是笑,都报以微笑。如果接着把正面人脸变为侧面人脸,或者把脸的大小变了,婴儿就停止微笑。3个月的婴儿,看见白色或是有斑的花纹,也会微笑。

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婴儿只对亲近的人笑,或者对熟悉的人脸比对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这是最初的社会性微笑。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愉快的情绪进一步分化,愉快情绪的表现手段也不再停留于笑的表情了,甚至不只是用面部表情,而较多地用手舞足蹈及其他动作来表示。

三、恐惧

恐惧的分化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1.本能的恐惧

恐惧是婴儿一出生就有的情绪反应,甚至可以说是本能的反应。最初的恐惧不是由视觉刺激引起的,而是由听觉、肤觉、机体觉等刺激引起的。如尖锐刺耳的高声、皮肤受伤、身体位置突然发生急剧变化,从高处摔下,等等。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婴儿从4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引起过不愉快经验的刺激,会激起恐惧情绪,也是从这时开始,视觉对恐惧的产生渐渐起主要作用。“高处恐惧”也随着深度知觉的产生而产生。

3.怕生

所谓怕生,可以说是对陌生刺激物的恐惧反应。怕生与依恋情绪同时产生,一般在6个月左右出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越强烈,怕生情绪也越强烈。

一些研究报告认为,8个月左右的婴儿,会把母亲当做安全基地,对新事物进行探索。他可能离开母亲身边,又不时地返回“基地”。如果由母亲或其他亲人陪同,那么婴儿接触新事物或新环境的恐惧情绪就可以减弱,以后渐渐地可以和亲人分离。

4.预测性恐惧

2岁左右的婴儿,随着想象的发展,出现预测性恐惧,如怕黑、怕狼、怕坏人等。这些是和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往往是由环境影响而形成。与此同时,由于语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作用的增加,因而可以通过成人讲解来帮助儿童克服这种恐惧。

四、依恋

依恋是指婴儿对某个人或某些人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绪。有的研究认为,依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①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更能抚慰婴儿;②婴儿更多趋向依恋目标;③当依恋对象在旁时,婴儿较少害怕。当婴儿害怕时,更容易出现依恋行为,他寻找依恋对象,以取得安全感。

有人认为,依恋是本能,小动物也有依恋行为。大家知道,小鸡、小鸭等出生后对首先接触的目标产生依恋行为。有些人认为,母子在出生后头几小时是发生依恋,即难舍难分情感的关键时刻。他们因此反对把新生儿放到婴儿室,主张放在母亲身边。

但是,也有不同的见解。有的研究报告说,婴儿因早产或因病,在头一年和母亲分离,后来也没有出现问题。领养的子女,在几天、几月甚至几年之后,才和养母在一起,也可以建立深厚的依恋情感。

安斯沃思(Ainsworth)观察了28名2~15个月的非洲婴儿的依恋行为,发现有13种模式。他认为,出生后第一年,婴儿依恋行为的分化,有四个相互重叠的阶段:①对任何人无区别反应。②从8~12周开始,对母亲的反应较其他人多,如啼哭、微笑、咿呀学语等。③6~7个月,出现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情绪,母亲离去比别人离去时哭得更厉害,对陌生人的友好态度相对地减少。④除母亲外,还依恋父亲或家中的其他人。

安斯沃思提出了在陌生情境中测量儿童依恋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测量结果,1~1.5岁儿童依恋行为发展的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无顾虑的依恋。母亲离开时,婴儿稍有抗议的表示;母亲回来时,就去亲近她,但很容易平静下来。

第二种,回避的依恋。母亲离去时不抗议,母亲回来时不理她。

第三种,反抗性的依恋。母亲离去时非常伤心,母亲回来时一会儿依偎着她,一会儿又推开她。

依恋模式的变化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同时,依恋模式和儿童个人的气质也有关系。

刘占兰(1988)的研究说明,6个月至1岁半儿童开始进入托儿所时,普遍存在分离焦虑。这种分离焦虑导源于依恋障碍,主要是依恋对象的消失。该年龄儿童依恋程度的差异与交往经验的差异有关。

以上的研究大致说了几种基本情绪表现分化和发展的线索。儿童情绪的分化和发展,与他们的生理发展有密切关系,有其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是,情绪的发展又有其个别差异。因为,儿童的情绪日益社会化,社会性情绪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极大。每个儿童的生理条件不同,也影响其情绪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研究者所选用的被试者和采取的方法也有种种局限性。因此,各个研究报告所得到的结果,常常会有出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