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人一面”

“千人一面”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行化妆的特征是“千人一面”——大多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所差无几。老生化妆的程序为:拍粉、揉红、画眉心、描眉勾眼。揉红也叫搽红,是在上、下眼睑及颧肌部位搽上一层轻淡的红色,以表示人物面部血气充盈和体魄健强,画顶膛红是从眉心处经印堂向额顶画出一道形状为上窄下宽、颜色为下深上浅或呈倒“Y”形的红色线条。中壮年顶膛红的颜色应比老年人物为重,以突出气宇轩昂的气概。又称素面或洁面。

生行是扮演剧中各类男性角色的行当,除红生及勾脸武生彩扮(勾绘脸谱)外,均用俊扮化妆。生行化妆的特征是“千人一面”——大多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所差无几。

老生化妆的程序为:拍粉、揉红、画眉心(亦叫画顶膛红)、描眉勾眼。拍粉是在脸上薄而均匀地抹上一层粉,并用粉刷掸去浮粉,老年人物拍粉极淡,显示年老气衰。挂白髯口的角色拍粉更淡或根本不施粉脂,如《搜孤救孤》剧中的公孙杵臼。揉红也叫搽红,是在上、下眼睑及颧肌部位搽上一层轻淡的红色,以表示人物面部血气充盈和体魄健强,画顶膛红是从眉心处经印堂向额顶画出一道形状为上窄下宽、颜色为下深上浅或呈倒“Y”形的红色线条。中壮年顶膛红的颜色应比老年人物为重,以突出气宇轩昂的气概。描唇勾眼是用眉刷蘸黑烟,沿眉毛走向由里向外描画,至眉梢处往上挑。然后再沿上、下眼边,由内眼角处向外勾出两道黑边,至外眼角处合二而一,使眼睛大而有神,中壮年的眉色比老年人物深,有些挂白髯口的人物,描眉不用黑色,而用水白粉沿眉毛淋一道白霜,突出人物须发皆白,如《四进士》剧中的宋士杰。有的角色还描上几道白色纤细的皱纹,这种线条寥寥三五笔,仅求神似,如《穆天王》中穆洪举。

小生的化妆程序为:上底油、打底色、揉红(拍红);面顶膛红、描眉勾眼、敷粉、涂唇。打底色用嫩肉色或淡粉色油彩,将脸、耳、颈及头部一切裸露部分拍敷均匀。揉红是在上、下眼睑和颧肌部位拍红色油彩。顶膛红有两种形状,一种是由两眉端画起,于印堂处相交成一半圆形红色宽线条,多用于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斯文人物,如《拾玉镯》中的傅朋,《红娘》的张君瑞;一种与老生相同,多用于颇有丈夫气概的少年官员。描眉勾眼:眉及眼圈的长短、宽窄大致与老生相近,形状也差不多。但勾描要细腻,线条要均匀,以显示人物眉目清秀、英俊。敷粉:面部敷一层薄粉,并掸去浮粉,增强化妆效果。涂唇:用唇膏美化角色嘴形,嘴角略往上描,表现人物富有青春气息。

娃娃生主要扮演未成年的孩童,一般都戴孩发,化妆程序与小生基本相同。眉心上方部位点一个红色圆点,描眉线条较细,眼圈勾画得大一点,显示人物细眉大眼,娃娃生的口型小,略呈圆形,嘴色略往上挑,带有儿童幼稚、天真、活泼的特征。武生的化妆与老生基本相同,程序亦一样,只是上、下眼睑揉红较老生色重,顶膛红亦深,不呈倒Y形,而是由眉心直上,一笔通天,呈枪尖式。

链 接

俊 扮

俊扮,指美化化妆,也叫胭脂化妆。俊扮化妆一般用于生、旦两行。化妆程序较为简单。特点是略施彩墨,即用炭墨描眉勾眼,用胭脂揉面,以达到美化效果。又称素面或洁面。俊扮化妆是舍弃人物之间容貌的差别,集中若干人物面貌的共同特征,加以概括、提炼而创造出来的,与经过艺术夸张的服装及虚拟的表演协调统一,着力表现剧中人物面貌的端正、清秀,但在用法和画法上,又因人物的年龄、身份及生活境遇的不同有所变化。如青壮年,眉心、眼眶和两颊的红色可稍浓,老年则略淡;体魄强壮、生活优裕者可稍浓,病弱或贫困者可稍淡等。而且结合具体人物,有更细致的变化,如周信芳扮演《清风亭》剧中的张元秀,至“盼子”以后,就把印堂(眉心)的红色洗去,敷以白粉,以表现人物的衰老和凄苦。而他扮演《扫松下书》剧中的张广才,却在两颊上抹淡红。因张广才虽老,但血气未衰,在秋风中扫松,被风吹久了,脸上自然泛出红晕。

这样化妆的同时也对人物心情和剧情发展起着烘托作用。又如眉、眼的黑色也有区别:青壮年的黑眉和黑眼线可以画得较浓,中年略浓,老年则不画黑眼线,还要在眉毛上涂灰白色或白色。旦角化妆也有浓、淡之别。如扮秦香莲、赵五娘一类青衣应工的人物,都作淡妆,称为清水脸,眼眶和两颊略染红色,只是表现剧中人的健康肤色。扮演富贵人家的少女、少妇或风流、轻佻的女性时,才可画得浓些,以表现剧中人的浓妆艳抹。俊扮亦不同于话剧的化妆方法,极少用皱纹和阴影来表现年老。所以面部显得干净,富于装饰美。

早期京剧多在草台、广场等露天野外演出,靠自然光照,生旦化妆都比较清淡。清末以后,新式舞台兴起,改用灯光照明,舞台光线由暗到亮,化妆的色彩也就相应地加重加浓。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化妆品也由原来的用花粉、胭脂等粉彩,改为以油彩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