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

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子著有《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深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孙子兵法》是中外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其理论体系完备,历史影响深远。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无不从《孙子兵法》中汲取养料。如毛泽东历来重视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他称孙武是“中国古代军事学家”,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孙子认为,在不同的作战地区,将帅应该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

·作者简介·

孙子即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孙子著有《孙子兵法》。

孙子出生于齐国乐安的一个将门家庭。孙武的祖父孙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赐他孙氏,并封其为齐国大夫。后因孙武家族中有人谋反作乱,举家不得不逃往吴国。公元前512年,孙武因文武兼备得到了吴王阖闾的重用,并以自著兵法十三篇献于吴王,被封为大将。

·作品导读·

《孙子兵法》共13篇,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长期战争的经验,揭示了战争的一些规律,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原始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孙子兵法》深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孙子兵法》是中外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其理论体系完备,历史影响深远。它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军事思想、军事体系、文学语言,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世界军事思想领域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无不从《孙子兵法》中汲取养料。秦末的项羽,汉代的韩信、霍去病、曹操,三国的诸葛亮,唐朝的太宗李世民,宋代的岳飞,明朝的戚继光,都曾从《孙子兵法》中受益匪浅。他们运用其理论指导战争、治理国家。到近代,它更是声誉日隆,影响甚大。如毛泽东历来重视对《孙子兵法》的研究,他称孙武是“中国古代军事学家”,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孙子兵法》就其思想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一、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论是孙子军事学说的主体部分。孙武在此中首次提出了战略概念——“庙算”,具体论述了“安国保民”的最高目标、“五事七计”的全局运筹、“不战屈敌”的止战谋划和“知彼知己”的作战指挥等战略思想。“保国安民”中把“重战”和“慎战”作为根本用战原则。“重战”,即重视战争,提高警惕,加强戒备,其应取的态度是:“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慎战”即开战须慎重,其原则是“非利不动,非地不用,非危不战”。“五事七计”书中详述了“道”、“天”、“地”、“将”、“法”五大要素,以及“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战备条件。并反复强调要以“伐谋”、“伐交”作为优先的决策,总结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将“谋”“攻”思想贯彻到底。“知彼知己”和“致人而不致于人”则为作战指挥的战略原则。争取“先机之利”,“致人”、“不致于人”,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二、战术指导思想

以战略为基础,孙子提出相应的战术策略。其原则包括六项内容:其一,因利制权,因敌制胜。其二,奇正相生,出奇制胜。其三,避实击虚,击其惰归。其四,我专敌分,以众击寡。其五,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其六,示形用诈,诡道制胜。

三、军事哲学思想

孙子的论著中具有民本主义因素,把具有理性思维的人放在认识和掌握战争规律的主体地位上,并详细分析了战争对客观条件的依赖关系。孙子重视矛盾的相互依存,尤其重视矛盾的相互转化,他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无恒形”,其关键是要创造出“胜兵先胜”的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面发展。

《孙子兵法》除三个主要方面以外,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又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时至今日,它已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扩展到管理学、心理学、逻辑学、文学、语言学、音韵学、地理学、情报学、预测学、医学等许多科学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作品概要·

《孙子兵法》全书分为13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计》篇论述的是能否进行战争的问题。开宗明义指出战争是国家大事,关系到生死存亡,因而首要的是明了战争的规律和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客观条件。该篇主要提出了“道”、“天”、“地”、“将”、“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五项基本要素。

《作战》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战争。孙子认为,战争的消耗和战费的开支是十分庞大的,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的存亡,所以主张速胜。

《谋攻》篇主要论述如何进行攻敌。孙子主张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取得最大的成功,即力求不战而胜,不靠硬攻而夺取敌城,不需久战毁灭敌国。

《形》篇主要讲如何利用物质之“形”来保全自己,取得完全的胜利。孙子认为只有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进而等待和寻求战胜敌人的时机,才能夺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当取胜条件不足时,应采取守势;当取胜条件具备时,则应采取攻势。

《势》篇主要阐述如何造成有利的态势来压倒对方。孙子强调“势”与“造势”。想要出奇制胜,就应该善于因时、因地、因事制宜,根据情况的变化,改变奇正的战法。此外,要造成有利的态势,还必须善于故意向敌示弱,诱敌以利,以达到欺骗和调动敌军的目的,造成战胜敌军的有利时机。

《虚实》篇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孙子指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军争》篇论述的是如何通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态势和制胜的条件。

《九变》篇主要讲述了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孙子认为,灵活性的基础在于对利弊进行全面的衡量。

《行军》篇主要讲述如何配置、组织军队、观察判断敌情和团结将士。孙子认为,行军作战必须占据有利地形,善于根据地形配置兵力。

《地形》篇主要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孙子认为,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

《九地》篇论述在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区指挥作战的原则。孙子认为,在不同的作战地区,将帅应该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

《火攻》篇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同时孙子认为,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

《用间》篇主要论述使用民间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孙子认为,是否了解敌情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

·经典章节·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愤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举国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军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旅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旅而取胜是次一等用兵策略;使敌全卒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卒使之降服是次一等策略;使敌全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伍而取胜是次一等策略。因此,百战百胜,并非好的用兵策略中最好的,不交战而使敌屈服,才是用兵策略中最好的。

因而,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胜敌,最下等的是攻城。攻城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办法)。为了攻城,修造望楼车、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攻城的土丘,又需三个月才能完成。这时,将帅们已焦躁愤怒异常了,驱赶着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城,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不能攻下,这便是攻城的灾害啊!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用野战交兵的办法,夺取敌城不用蚁附攻城的办法,消灭敌国而不采用长久用兵的办法。一定本着不诉诸兵刃就使敌完整地屈服的原则争横天下,做到军队不受挫而胜利可全得,这便是谋攻的原则。

根据用兵规律,有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包围歼灭敌人,有五倍于敌人的兵力就猛烈进攻敌人,有多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比敌人兵力少时就摆脱敌人,不如敌人兵力强大就避免与敌争锋。小股兵力如果顽固硬拼,就会被强大的对方俘获。

将帅,是国君的辅佐。辅佐得周密,国家就强盛;辅佐有疏漏,国家必然衰弱。

君主对军队造成危害的情况有三个方面: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前进而命令他们前进,不懂得军队不可以后退而命令他们后退,这叫束缚、羁縻军队;不懂军中事务却干涉军中行政管理,那么,军士就会迷惑;不知军中权谋之变而参与军队指挥,那么将士就会疑虑。如果三军将士既迷惑又疑虑,诸侯乘机起而攻之的灾难就到来了。这就叫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预测胜负有五条:懂得什么条件下可以战,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战的,胜;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的,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胜;以有准备之师击无准备之敌的,胜;将领富于才能而君主又不从中干预牵制的,胜。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途径。

因此,可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