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源头《道德经》

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源头《道德经》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宫廷内战,这场长达5年的内战,最终以王子朝失败结束。《道德经》被译成多种文字,海外发行量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首,可以和《圣经》相媲美。《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五千文》,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全面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全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37章是《道经》,讲的是世界观问题;下篇44章是《德经》,讲的是人生观问题。

·作者简介·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月不详。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吏,也叫“漆园吏”,所以他精于掌故,熟于礼制。他不仅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掌握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他和孔子是同时代的人,较孔子年辈稍长。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宫廷内战,这场长达5年的内战,最终以王子朝失败结束。但是王子朝失败后,却把周王室的典籍席卷而去,逃往楚国,其中就包括老子所掌管的图书,所以老子被罢免。为了躲避当权者的迫害,老子不得不隐姓埋名,流落四方,最后,他西行去秦国。在经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归隐,便请老子把他的学术思想留下,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道德经》。传说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不知其所终。

·作品导读·

本书基本是抽象的理论阐述,而不涉及人物描写,句式比较整齐,多用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些都是本书主要的艺术特色。在韵语之外,还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散文,这种韵散结合的文体,既不同于《论语》的语录体散文,也不同于《诗经》的韵诗,使得它在先秦诸子的散文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善用比喻是本书的第二个艺术特色。为了说明比较深奥的道理,老子常用身边的熟悉的事物打比方。比如为了说明“有无相生”的道理,他用大家使用的碗为例:如果一个碗做成实心的,看起来是“有”了,它还有碗的作用吗?就可以说这个碗的意义上是“无”;而如果将它做成空心的,它的中心看起来是“无”,可正是这必要的“无”,使它有了碗的功能。

本书的第三个艺术特色是它的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格言警句,独具启发意义。和差不多同时期的语录体文章《论语》相比,显得更加精警凝练。

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战国时期,儒家的孔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都受到本书不同程度的影响。东汉末年,道教奉老子为教主,视本书为教派经典。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在朝的玄学家注重本书的无为而治,在野的玄学家提倡本书的“自然”之说,本书的思想成为抒发政治主张、批判现实的武器。大唐王朝更是自称为老子后裔,为之立庙,唐高宗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帝王对道教更是情有独钟,宋真宗甚至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每个朝代处在鼎盛时期,都是采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理念。

本书影响不仅时间久,而且领域广。在宗教上,它是道教的经典;在修身方面,“功成身退”是文人入世的信条;在军事方面,“以柔克刚”成为军事家奉行的准则;在管理方面,老子的“以人为本”是日本企业最基本的信条;在艺术方面,“道法自然”成为书法家、绘画家、诗人遵循的理念。本书精警凝练,处处闪烁着智慧之光,格言警句俯拾皆是,蕴含人生哲理

本书在世界上也备受关注和推崇,形成了老子热。《道德经》被译成多种文字,海外发行量居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首,可以和《圣经》相媲美。他的思想影响了诸如奥尼尔、托尔斯泰、爱因斯坦、海德格尔、汤川秀树等世界级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作品概要·

《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五千文》,是中国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全面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全书共81章,分上下两篇,上篇37章是《道经》,讲的是世界观问题;下篇44章是《德经》,讲的是人生观问题。全书文辞简洁,哲理丰富,而且体系完整,涉及宇宙社会、人生、军事、政治、医学等社会各个方面。本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的观念。老子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根源。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他的“道”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

本书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它阐述了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提出了一系列对立范畴:阴阳、刚柔、强弱、智愚、损益……它认为这些对立双方都是互相依存的,同时这些对立的双方又是互相转化的。对立面的转化有一定量变的积累过程。他的辩证法是来自实际、返诸现实的。

老子的“道”,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天道自然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观点是人应该师法自然,顺其自然。至于如何治理国家,老子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用无所作为任其自然发展的办法,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正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反对使用智、礼、刑这些手段来治理国家,反对向人民征收赋税,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只要没有“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最好的办法是使人民“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国家就太平了。

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是老子所向往的理想世界。他的这个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这是他政治思想的进步因素。不过,小国寡民的理想,却是违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经典章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为学日益,为道益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