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为人梯助后生

乐为人梯助后生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军是蔡澄清老师扶持和培养的教坛新秀,他在全国中语界已小有名气。蔡老师1954年到芜湖一中任语文教师,从普通教师到担任教研组长、副教导主任、副校长,转眼间已近40年。蔡老师对青年教师的扶持在校内是一贯的。蔡老师把自己执笔写的教改科研论文获得的300元奖金全部用于奖励那些承担教改实验任务的教师,以示鼓励。同年夏季,胡寅初参加安徽省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大赛时,又获得全省一等奖,还被评为芜湖市优秀园丁。

乐为人梯助后生———记蔡澄清和他的青年朋友们

孔立新

在庆祝1992年教师节之机,我想从一个侧面介绍蔡澄清老师扶持和培养青年教师的部分事迹。

扶持———我

陈军是蔡澄清老师扶持和培养的教坛新秀,他在全国中语界已小有名气。我和陈军在安徽芜湖师专就读时是同班同学,毕业前都聆听过蔡老师做的如何当好中学语文教师的报告,但从没有机会个别交谈。毕业后,陈军和我都分配到地处偏僻农村的普遍中学,工作条件很艰苦,刚刚任教,业务又不熟。还是陈军有勇气,竟冒昧给蔡老师写信求教,他很快就成了蔡老师的校外门生。在老师的热情扶持和精心指导下,他在很短时间内就在教学上取得了突出成绩。陈军把我也介绍给了蔡老师。此后,我在教学上一遇到问题就向蔡老师求教。我除了频繁地给蔡老师写信,还亲自去蔡老师家聆听教诲。蔡老师给我的关心和帮助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我在教学上遇到的难题,蔡老师逐一释疑解难,有问必答;我在教学和研究上取得一点成绩,蔡老师就及时来函鼓励,要我戒骄戒躁,精益求精;我在思想上有了疙瘩,蔡老师总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给我以正确引导;我在生活上遇到难题无法解决,蔡老师急我所急,到处奔走,请求有关领导帮助解决。蔡老师年近花甲,身为校长,又是省人大代表,工作繁忙,身患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体力很差,但,只要我请求帮助的事,他总是不辞劳苦,竭尽全力,给予解决。1988年南陵县教委组织全县青年教师举行教学大奖赛,我取得了参赛资格。为了把课教好,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告诉蔡老师,请他修改指导,他在百忙中给我提出修改意见,并鼓励我力争取得好成绩,我终于在评比中获奖。1987年,我结合教学实践对农村初中毕业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作了一些调查,写了一篇文章在《语文教学通讯》上发表,蔡老师看到后立即来信鼓励,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要我坚持努力,继续深入调查。正是在老师的热情鼓励下,我又陆续发表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1989年,当我在指导学生开展文学社团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绩,辅导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作品时,蔡老师又给予肯定。蔡老师为了帮助我在教学与科研上更快成长,还经常给我出一些研究课题,指导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实验,大胆探索,及时总结,写成文章。他不但帮我修改这些文章,而且还向有关刊物推荐发表。几年来我在许多刊物上发表的关于点拨教学研究的文章,都是这样诞生的,这些成果都凝聚了蔡老师的心血。

培养———身旁的青年教师

蔡老师1954年到芜湖一中任语文教师,从普通教师到担任教研组长、副教导主任、副校长,转眼间已近40年。他从一般教师到成为省劳动模范、省特级教师、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市优秀党员、省人大代表,走过一条艰辛而又曲折的道路。他20岁参加工作,22岁入党,28岁担任省重点中学的语文教研组长,可算是年轻有为的了。但由于他只是中师毕业,学历低,业务上、思想上缺少名师指引,只能个人摸索,以至走上一条艰难的自我奋斗的探索道路。当他经受挫折时是多么渴望有人给他以热情帮助和积极指引啊!正是这种切身经历与感受使蔡老师从60年代初当了教研组长以后就开始努力给青年教师以帮助和扶持。许家澍老师担任语文教改实验班的试教任务,许家澍老师调入芜湖一中后,蔡老师积极鼓励他进行教学研究,建议学校任命他担任教研组副组长;许家澍老师的教改实验取得了显著成绩后,他又鼓励许家澍老师写总结文章,并亲自执笔写评论,向《中学语文教学》推荐发表,这就是该刊1986年第5期发表的许家澍老师写的《当一名语文教改的志愿兵》和蔡老师写的《提倡教改的志愿兵精神》。许家澍老师而今已是芜湖一中卓有声望的高级教师,在《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教学文章,先后获得安徽省教育系统“五一”劳动奖章和芜湖市劳动模范称号。

蔡老师对青年教师的扶持在校内是一贯的。1963年秋,他完成了一轮高中语文教学大循环和另一轮高中小循环后,主动要求到初一担任教改实验教学。作为教研组长,他主动接受了指导两位刚从师范大学毕业来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冯学淦和唐承炯的任务。这两位老师常年系统地听蔡老师讲的超前课,教学能力很快提高。至于市内外其他老师来校听课则是常有的事。市里举办过他的录音公开教学,并印发了课堂教学纪实及教学经验总结,供青年教师学习。孙春美老师在芜湖一中任教时,蔡老师作为教研组长,帮助她举行公开教学,从备课到试教都参加指导和研究,很快孙老师就成了学校里深受欢迎的好老师。后来她调往上海培明中学工作,现在已当了副校长。1979年蔡老师从《汉语大辞典》编写组回校就任副教导主任,主持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他把一些青年教师安排到教学第一线去挑教改重担,目的仍在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蔡老师把自己执笔写的教改科研论文获得的300元奖金全部用于奖励那些承担教改实验任务的教师,以示鼓励。蔡老师在校内扶持和培养青年语文教师的主要做法:一是让青年教师实行教学循环,有条件的一直跟班教,搞大循环(即从初一至高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现在大部分80年代初大专毕业分配来校的教师都已教完一轮初高中大循环,有的还在搞第二轮循环。这样放手培养,对青年人鼓舞很大。二是鼓励他们业余自学进修,对他们参加函授学习给予支持和帮助。当年分配来的四名中文专科生现已全部函授(本科)毕业,成了学校教学骨干。三是深入课堂听课,帮助他们备课,组织他们搞教学评比与观摩,进行教改实验,指导他们改进教学。例如胡寅初老师多次举行的公开教学,参加教学大赛,接受教学检查,蔡老师都亲自和他一起备课,讨论教学设计,提出具体改进意见,选择教学方法,并组织试教,亲自听课。这使胡寅初老师深为感动。在1991年芜湖市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中,胡寅初老师获全市一等奖。同年夏季,胡寅初参加安徽省青年语文教师教学大赛时,又获得全省一等奖,还被评为芜湖市优秀园丁。四是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论文写作和教材教法研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撰写文章,并向报刊和出版社推荐他们的文章或论著,帮助发表和出版。蔡老师这方面的工作并不限于人数少,而是给一批人提供了支持与帮助。例如陈军、我、胡寅初、饶永豹、李劲风、叶圣煌、刘人云等青年教师都曾接受过蔡老师分给的教研与写作任务,分别在多家杂志发表和多家出版社出版。更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位青年教师和蔡教师合作写的文章或由他指导修改的文章,其全部稿酬都给了青年人。蔡老师的这种精神是很令人敬佩的。现在,这批年轻人正挑着芜湖一中语文教学的大梁,在他们身上蔡老师寄托着殷切的希望。1984年蔡老师担任芜湖一中副校长(分管教学业务)后,芜湖一中的高考成绩有好几年在全省名列前茅,文科多次取得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这绝非偶然,而是蔡老师多年培养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结果。

顺便提及,蔡老师的三个孩子,大女儿蔡雯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研究生,1988年毕业分配到北京中国新闻学院任教,已评上教授,有专著出版,当年蔡老师就是她的语文教师,次子蔡骐在芜湖一中读高中时,蔡老师也是他的语文教师,毕业后免试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学习,本科毕业后又免试读研究生,攻世界文化史(现为周谷城先生的博士生)。小儿子蔡倜也免试进入复旦大学生物化学系学习,成绩优良(现已赴美留学,读博士生)。这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蔡老师对青年一代确实教育有方。

为了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芜湖市教委于1988年秋创办了“芜湖市青年语文教师讲习所”,组织市区部分青年语文教师参加学习,既听讲,又研习,每期一年,结业后颁发证书。市教委任命蔡老师兼讲习所所长,蔡老师愉快地接受了这项重任。他不但和市教科所的领导一起研究制订讲习所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而且每一期的开学第一课都由他亲自主讲。他的讲稿,都是他的见闻、经历和亲自体会,具体、深刻而又亲切,给学员们以深刻启发,受到大家欢迎。蔡老师为了指导学员搞教学研究,还亲自编拟印发了一份《点拨教学研究课题》供全体学员参考,目前他正在组织和领导着这项研究。

为了办好讲习所,丰富讲习所的教学内容,蔡老师还亲自出面,先后邀请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和辽宁著名特级老师魏书生来芜给讲习所全体学员和芜湖市部分中学语文老师做专题学术报告,上示范课,魏书生同志还做了班主任工作报告。这两次学术报告和观摩教学使讲习所学员和广大的语文教师大开眼界,既学了“南钱北魏”的先进经验,又学了他们的工作态度与治学精神,大家深受教益。特别是魏书生和钱梦龙,两位老师学历都不高,完全是靠自己的发愤自学和刻苦钻研创造出优异教学成绩而闻名全国的,这给广大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使大家深受鼓舞。

芜湖市青年语文教师讲习所的工作得到省市教委的大力支持,许多同志认为,采用这种形式培训和提高青年老师的素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开创性工作,经验值得总结。

早在几年前,蔡老师就建议,要我们青年教师考虑筹建一个“青语会”,他说:“上海和全国不少省市都已建立了这样的组织,你们可以筹备酝酿,我作为全国中语会理事(现为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和省中语会副理事长,理应为大家服务并提供条件。”正是在他的提议下,我们于1991年8月召集了全省各地一些青年语文教师,自费在芜湖一中举行了一次座谈,就筹建省青语会的问题进行初步酝酿,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意见。为了开好这个座谈会,蔡老师热情接待我们,为我们提供会场,亲自到会给我们作了半天讲话,就筹建省青语会和广大青年语文教师的教学与研究问题讲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为支持大家工作,蔡老师当即慷慨解囊,捐助100元做联系经费,使大家深为感动。

省内的青年老师向蔡老师请教者很多。如霍邱县洪集一中的赵克明老师,南陵中学的赵诚老师,马鞍山五中的吴多清,南陵县三里职高汤国来,郎溪县十字中学的杨积隆老师等,都是蔡老师曾为之向报刊推荐过作品的,有的已经发表。又如芜湖县易太中学梅宏正老师在自己学校进行语文教改实验,从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一直到实验的完成和总结,都得到了蔡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梅老师曾多次到芜湖一中登门求教,都受到蔡老师的热情接待。目前,梅老师的实验已经圆满完成,取得较好成绩,受到了芜湖市教研室的肯定和表彰。

帮助———祖国各地的教师

1989年春节正月初五,突然有一位湖南邵东青年来到蔡老师家,他叫曾桂荣,是湖南省邵东县第二中学的语文教师。他和蔡老师本不相识,只是从报刊上见到蔡老师的事迹后写信向蔡老师求教的,他们从未见过面。他曾多次给蔡老师寄教学论文,请蔡老师指导修改。蔡老师每文必读,每信必复。1988年第8期《中学语文教学》发表的《教出特点,教出情味———用“点拨法”教戏剧文学〈雷雨〉 》一文,就是经蔡老师指导、修改、推荐发表的。这次他怀着感激和诚恳求教的心情专程来拜访蔡老师,还给蔡老师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他亲自整理而又工笔抄写的蔡老师近年来在全国各地语文刊物上发表的教学论文的详尽目录。他几乎每隔一年就整理寄送一份这样的新目录给蔡老师。蔡老师不仅帮助曾桂荣撰写文章,并组织和指导他参加了一些书稿的编写工作。曾桂荣老师没有辜负蔡老师的愿望,近几年来在教改和教研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受到了当地教育部门领导的重视。

蔡老师对外省市青年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远不止曾桂荣一人。例如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赵春林老师,他不但在教学教研上向蔡老师质疑问难,而且连自己的婚姻、家庭琐事都与蔡老师谈及。新疆马兰89800部队马兰中学的鲁陶老师,为了表示对蔡老师帮助的感谢,特地给蔡老师寄来新疆特产葡萄干;广东潮州市浮洋区福联初级中学杨旭坤老师来信请蔡老师寄书和买书,蔡老师也尽可能地为他办理;江苏省太仓县归庄中学陆重威老师多年来一直请蔡老师指导教学,帮助修改文章和推荐论文,他发表在《语文教学论坛》的文章就是由蔡老师推荐寄去的。还有许多就不一一细说了。

1992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蔡老师主编的《中学阅读训练举隅》一书,参加编写的作者有十多人,其中青年老师占90%以上。蔡老师之所以组织这么多青年教师参加编写,目的在于为他们提供写作和出版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语文教学阵地上更快地发展成长。蔡老师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写作,既能要求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蔡老师这种乐为人梯,扶持后生的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蔡老师是校长,事务的繁忙,工作的劳累使他的身体很虚弱。然而他工作之余几乎每天都要对一些来信、来稿复信。在芜湖一中的传达室里,几乎一年365天,天天都有蔡老师的信函,这么多的求教法及请求修改推荐的文稿,实在难以一一处理,但他还是尽一切可能,抽出晚上和节假日的时间给予回复。为此,蔡老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无法计算的。有人劝蔡老师要多保重身体,有时间就多写点文章,少投入这类繁琐劳动。蔡老师却深表感谢地说:“确实,我可以把这些时间用于自己的写作,多发表几篇文章,既有名,又有利,但是我不能这样做啊!”他说:“培养和扶持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一项有战略意义的工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老教师有义务做好这项工作。这比我个人多写几篇文章更有意义。”他曾多次表示:乐意牺牲个人而成全后代,为能培养和扶持陈军这样的后生而感到快慰和幸福!他说:“我只恨自己时间不够用,身体又太差,没有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今后还要继续努力,真正做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多么感人肺腑的语言啊!

教师这个职业是高尚的,但我深深感到: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去做好培养新一代教师的工作,其精神则是高尚中的更高尚!这也就是我在庆祝教师节之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的一点心意。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1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