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巴甫洛夫的研究中,食物自动引发了狗的生理反应,即分泌唾液。这种对前者作出反应,对后者不予反应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刺激分化。这一与条件反射形成相反的过程即称为消退。在这里,动物按压操纵杆的行为成为获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所以,操作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条件反射。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的改变,只能暂时地抑制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

第三节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经典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中,首先给狗呈现铃声刺激,铃响后便给予食物,并记录下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以后,仅呈现铃声而不出现食物时,狗也会出现唾液反应。

在巴甫洛夫的研究中,食物自动引发了狗的生理反应,即分泌唾液。由于“肉——分泌唾液”的联系是自然的,巴甫洛夫认为这是“无条件的”,不用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所以,他将这种反应的自然诱发物——肉,称为无条件刺激(US);分泌唾液这种在肉出现后的自然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射(UR)。

巴甫洛夫实验的独特之处是证实,如果把一个本来无法自动诱发唾液分泌的刺激,与肉这个无条件刺激相配对,通过不停地重复使这两种刺激产生联结,诱发唾液的分泌。在此,原是中性刺激的铃声就成了条件刺激(CS),铃声与唾液分泌之间新的联系称为条件反射(CR)。

(二)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1.刺激泛化

我们的行为会因为条件刺激而改变,也会因为其他类似条件刺激的刺激而改变;我们可能会对多种与最初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产生同样的反应。这种对特定刺激的反应扩散到相似刺激上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刺激泛化。例如,谚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例子。

2.刺激分化

为了避免有机体所形成的条件反射泛化,需要在条件反射建立过程或建立之后进行分化活动,分别向有机体呈现条件刺激和相类似的无关刺激。对条件刺激给予强化,对无关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就可以使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类似的无关刺激产生分化。这种对前者作出反应,对后者不予反应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刺激分化。

刺激泛化是趋同,分化是趋异,两者交互作用,才能构成准确精密的学习。

3.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CS)不再伴随无条件刺激(US)出现,也就是说不再强化,条件反射的强度将逐渐降低,最后会降低到条件反射不再发生的程度。这一与条件反射形成相反的过程即称为消退。在消退期间,刺激与反应间所建立联结似乎被破坏了,个体所学到的反应似乎被遗忘了。

4.恢复

消退现象发生后,如个体得到一段时间休息,条件刺激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的恢复。这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就被称之为恢复。恢复的产生是因为个体经休息后,原有的抑制作用消失所致。

(三)经典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含义

巴甫洛夫的实验在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是他们并未特别表明经典条件作用在课堂中的应用。其实它对教师十分重要,它有助于解释学生是怎样获得一些重要的情绪反应和态度的。以情绪反应为例,学生会将原本是中性的学校刺激与曾引发强烈情绪的刺激联系起来,最后他们会对学校刺激表现出同样的情绪反应。例如,小王经常受到老师的赞扬,她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满足,觉得老师很温和并且时常鼓励她,所以当她想到或谈起学校时就会很开心。这就说明,教师会在无意间造成自己本不想让学生形成的对学校的态度或情绪。

二、操作条件反射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斯金纳实验是将饥饿的白鼠或鸽子放进一个设有供食装置的箱(即斯金纳箱)中,箱内装有一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动物并不知道食物在哪。动物在箱中最初是不安地乱跑,偶然碰到操纵杆,供食装置会自动落下一粒食丸。动物经过几次尝试后,就学会不断按压杆以获得食物,直到吃饱为止。

在实验中,动物最初按压操纵杆的偶然动作经过其行为后果的强化(出现食物)而频率大增,即学会了如何获取食物。在这里,动物按压操纵杆的行为成为获得食物的手段或工具,所以,操作条件反射又称为工具条件反射。在操作条件反射中的学习,也就是在操纵杆S与压杆反应R之间形成固定的联系。

斯金纳通过总结其实验后提出,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前者是由已有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正如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行为。操作性行为则不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最初可能是自发的行为,如吹口哨、小孩丢掉一个玩具捡起另一个等等,这些行为由于受到强化而成为在特定情境中随意的或有目的的操作。

(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

1.强化

在条件刺激发生过程中或之后显现的条件刺激,起到的增强学习的作用,称为强化。在实验中,强化作用是由于食物产生的,故而称此食物为强化物。

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如果刺激增加了所期望的行为,那么这种强化物就是正强化。如果行为伴随着消除一种抑制刺激,那么这种强化物就是负强化。例如,学生发现如果自己在座位上安静地写作业,教师就不会责骂自己,所以他就安静地学习,以避免受到教师的训斥。

2.消退

斯金纳的“消退”概念类似于巴甫洛夫提出的概念,其含义是:在特定情境下,假若一个人作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而现在这个反应没有得到通常的强化,那么,此人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时就较少可能再做同样的事情。这表明同经典性条件反射一样,操作性条件反射也不是永久的,如果停止对已学会的行为强化,这种行为就可能会减少甚至消失。例如,小孩一发脾气,大人就给予关注。这里“关注”成了小孩发脾气的强化物,如果小孩发脾气时大人不加任何理会,小孩发脾气的次数就会减少。

3.惩罚

惩罚不同于负强化,它是指在某一行为发生之后,呈现令人不喜欢或不愉快的刺激会减少该行为的出现。例如,教师最常用的惩罚方法是言语训斥或责备。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的改变,只能暂时地抑制行为,因此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

(三)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教学应用——程序教学

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他担心教师在课堂情境中不能提供适当而有系统的强化,因而不足以引起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以更有效地呈现学习教材。

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逐步提高极为复杂的行为模式并且每个阶段保持行为的强度。具体说来,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如下:

1.小步子

就是把学习内容分为许多具有内在联系的小单元,编为程序,每次只给一小步。最初的步子很容易,逐渐增加难度。

2.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

程序教材呈现给学生的知识一般以问题的形式出现。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通过填空、解题或书写答案作出积极的反应。

3.及时反馈

每一小步都附有正确的答案,使学生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这就是强化。强化越及时越快,效果越好。

4.学生自定步调

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来确定学习的进度。

5.低的错误率

由于教材步子小,学生每次都可能作出正确的反应,得到积极强化。

三、社会学习论

如同经典条件反射不能解释复杂的学习现象一样,操作条件反射也不能说明所有的学习过程。人类的许多行为并不一定直接以经典条件反射或操作条件反射的形式一步一步缓慢地建立;人的许多行为是可以通过模仿习得的。班杜拉进一步发展了条件反射的理论,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人与特殊社会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受到奖赏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的作用,班杜拉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替代强化。

实践中的确如此,如果学生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赞扬,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他人的行为受到惩罚,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班杜拉认为个体的道德行为的形成和不良行为的矫正都主要是通过观察榜样进行的。因此,观察学习是人类的重要学习方式。

(一)观察学习的方式

班杜拉根据观察者观察学习的不同水平,把观察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

1.直接的观察学习,即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简单的模仿。

2.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即学习者从示范者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

3.创造性观察学习,即学习者从不同示范行为中抽取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并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二)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

观察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对示范者行为的注意。如果学习者对示范行为的重要特征不予注意,或无正确的知觉,就无法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因此,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昔孟母”之所以要“择邻处”就在于她担心孟子模仿邻居那些不好的行为模式。

2.保持过程

用言语和形象两种形式把所获得的信息转换成适当的表象保存起来。显然,如果观察者不能记住示范行为,观察就失去了意义。

3.再现过程

把记忆中的表象转换成行为,并根据反馈来调整行为以作出正确的反应。

4.动机过程

再现示范行为之后,学习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

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掌握学习

布鲁姆根据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中连续渐进法的原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假设绝大多数学生只要条件适当是可以掌握任何学习单元的。

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布鲁姆指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与个别的矫正性的帮助”。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过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和调整,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他所需要的特殊帮助。

反馈矫正通常分四步:第一,每堂课结束时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课前编制好的几个突出反映“目标”的小题目进行检查,方法灵活,个别提问、集体回答、口答、笔答的方式都可采用。回答者所学知识得到强化,听者知道错在何处,如何补救。第二,在每个单元结束时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测试突出“目标”中规定的重点、难点和本单元的所有新知识。第三,根据形成性测试的结果,进行个别补救教学。个别补救教学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学生按学习成绩分成四到五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掌握”者做“未掌握”者的小老师,互相帮助,这样既帮助未掌握者深化理解,又帮助未掌握者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纠正。最后,进行第二次形成性测试,对象是在第一次测试中“未掌握”而接受辅导、矫正的学生,内容是在第一次测试中做错的题目,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了解有多少人经过矫正达到了掌握,能否进行下一次单元的教学。

掌握学习的策略,客观上对教与学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在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动机,消除焦虑和压抑心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效果;对教师而言,有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有效地因材施教,并对学生充满信心,实现学习成绩的“大面积”提高。

(二)自律学习

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解释: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因受别人行为表现的影响而学习到新的行为,而这一新行为的获得,则是经由观察模仿的历程。后来,班杜拉又将观察学习的意义扩大,认为个体在观察别人行为而产生替代学习之外,也会经由自我观察而学到某种新的行为。自律行为的建立,即20世纪70年代班杜拉研究经由自我观察而建立新行为的主题之一。

班杜拉曾提出观察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最后他将动机阶段的意义延伸,从而发展成他的自律行为养成的三阶段历程理论。

1.自我观察,指个人对自己所作所为的观察。

2.自我评价,指个人经自我观察后,按照自己所定的行为标准评判自己的行为。

3.自我强化,指个人按自定标准评判过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