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志浩专辑

金志浩专辑

时间:2022-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谁介绍金志浩老师,恐怕都绕不开那一个个显赫的头衔——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教科书学科审查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20世纪80年代初,金志浩老师率先提出了“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思路,对整个语文教学界影响很大。金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两翼就是阅读与写作。金志浩老师认为作文要有灵感,但作文并非无规律可循。

金志浩专辑

郑岭梅编写整理

走近名师

其艺点铁成金,其志高远浩大

——金志浩老师印象

任谁介绍金志浩老师,恐怕都绕不开那一个个显赫的头衔——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教科书学科审查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

任谁见到金志浩老师,恐怕都忘不了他的奕奕神采,他不仅在学术上用广博浩瀚的知识征服了你,甚至在外表风度上,也让人领略到了谦谦君子的深刻内涵。

任谁走近金志浩老师,恐怕都会折服于他“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思路,更钦佩他对教育工作的矢志不渝和为人处世的广阔胸襟。

金志浩老师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在议论文写作教学领域独树一帜,开创了“归纳题型,分类训练”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教材引路,借鉴时文,解剖实例,突破难点,探索规律,举一反三”的训练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世纪80年代初,金志浩老师率先提出了“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新思路,对整个语文教学界影响很大。金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两翼就是阅读与写作。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在教学实践中确立了以“课文为本,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对课文的“教读”,使学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规律;同时重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去大量阅读课外的新鲜时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他们不断捕捉新信息,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1994年,金志浩老师任教的曹杨二中的6名高三女生在报刊上连续发表了19篇文章,形成了第一批曹杨二中“小作者群”;1996年,第二批“小作者群”诞生,不少学生在各项国家和全市作文竞赛中获奖。时至今日,上海市曹杨二中“小作者群”现象已成为沪上高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思路也已成为曹杨二中语文组老师的共同理念。

金老师认为:语文教育的最终成果是作文,一篇作文犹如一幢“建筑”,字、词、句就是砖、梁、板,当然需要构思、设计,需要培养学生形象与逻辑思维,需要引导学生站在较高的境界上去营造主题,但不能设想,使用劣质砖瓦,怎能造出光彩照人的“建筑物”来?为此,他系统梳理语文学科知识,构建了语文学科基本知识结构。金老师一直坚持,教学第一是要确定教学内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第一位的工作。离开了这第一位的工作,去研究怎么教,往往是无的放矢。文本的研读不花功夫,要误导学生。学生当然也写不出有价值、有见解、有独到之处的文章。由此,金老师说过振聋发聩的一句话——“语文的分数不是分数的差距,而是生命的差距。”

在作文教学中,金老师提出了四个关键问题——作文命题、作文评价、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金老师主张,语文教师不仅需要熟知作文写作的规律,更要经常从事写作实践,才能够切身体会到写作的甘苦,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写作搭脉诊断,指导学生如何去表现生活,表达对生活的见解,写出灵动多姿的文字。文字所带来的喜悦不仅仅是语文成绩的提高,一位金老师教过的学生在《写作实在很开心》一文中抒发了这样的感受:“尽管从未想过将来是否当个作家,但无论如何,能将心中的感受、纷繁的世界、多姿多彩的人生变成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实在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捉住灵感,用真情实感去写,去生活,我相信一生都会过得很快乐!”这样的收获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奖赏与激励。

除了自己做一个优秀教师外,金老师还自觉担负起了培养新教师的重任,并要求自己工作室的骨干教师们也把培养新教师当成责无旁贷的义务,并期待青出于蓝。他表示人的心胸一定要宽广,不能武大郎开店那样心胸狭隘。他把培养特级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金老师说:“不要害怕那些闲言碎语。”金老师讲这话,是有足够的底气的,是源于他出色的知识与技能、坚定的教育志向和坦荡的胸怀。金老师又说:“人要有永不满足的精神,要向更高的目标攀登,不要满足于所学得的知识和所拿到的学位。”他便是这样做的。

一向身先士卒。积极写“下水作文”的金老师讲过这样一段经历:他文章众多,报酬不菲,有好事者统计了他的稿费,发现竟是他们工资收入的五倍之多。于是有不平者编排闲言碎语,说他不务正业。一位副校长二话不说,连续听了12周50多节课。有一堂作文课,金老师让学生自己出题,在两节课时间里完成,他也参与。下课前,他把自己的文章当堂宣读,让学生讲评。副校长后来写了一万多字的听课笔记,综合阐述了金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课堂艺术,印发给全校教师,并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说写作是语文教师的第一职业,绝不能把它当作闲事。

金志浩老师认为作文要有灵感,但作文并非无规律可循。他在作文教学中孜孜探寻,逐步把自己长年积累的作文教学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和探讨,发表了一系列的指导议论文写作的论著,如《议论文写作技巧》(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5月)。该书从审题、写作思路、文章结构,以及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技巧多方面,系统介绍了议论文的写作知识,同时配以精心挑选的实例。金志浩老师著作颇丰,独著还有《共鸣音——初中生自选名篇佳作》(格致出版社,2002年6月)、《同行者——高中生自选名篇佳作》(格致出版社,2002年6月)、《高中生700字作文》(学林出版社,1992年6月)、《言之成理——金老师教议论文》(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金志浩点评作文119篇》(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8月)、《金志浩“下水作文”》(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1月)等,合著《高中作文台阶训练》、《作文讲析辞典》、《中国中学生语文知识大全》等50余种;发表论文、随笔等数百篇。

这么多关于金志浩老师印象的片段收集在一起,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句知识分子引以为豪、引以为则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讲座实录

主  题: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杂谈

主讲人:金志浩

时  间:2011年5月18日

讲座内容:

今天在座的是杨浦区三个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学员,实际上,我们带队的教师都是可以给大家作讲座的,杨先国院长、杨峻岩老师,还有那位朱震国老师都是特级教师,还有我们的教研员王玮老师。杨院长邀请我给大家讲讲我的语文观,这个题目很大,我想把它缩小一点。我们课堂上从事的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跟老师们交流。因为大家都是“名师基地”的学员,首先我想说一些题外的话:

第一,我们都是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推荐出来成为名师基地的学员,第一要把教师这个工作不光当作一种职业,更要当作一种事业,要不断地追求这事业的进步,包括最后的成功。如果你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职业,我看,这个进取心啊,这个责任感啊都会受到影响。

第二,就是说我们要敢于挑重担,要勇于脱颖而出。挑重担的机会不是每次都能降临到我们的身上,但有的老师害怕挑重担,包括开公开课,包括要写一点高质量的文章,他感到总是一种负担。实际上,我们的名师都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我非常欣赏一句话:“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是一条泥泞的路。”你不走过这段泥泞的路,你不可能获得成功,于漪老师她学的是教育,教育系毕业的,她现在成了语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帜,什么道理呢?依靠她的敢于挑重担,勇于脱颖而出。她跟我说过,她开过一千多堂公开课,从一个对语文还比较陌生的老师,开始慢慢地进入语文这个大门,然后又通过自己不懈的追求,最终成为我们大家认可的一位名师。所以我感到,挑重担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而勇于脱颖而出。

第三,不要害怕那些闲言碎语。当一个人有了一点小名气,或者被领导看中了,或者被家长认可了,或受到学生的欢迎,有时候会招致一些闲言碎语,这时成功者往往面临着一种无奈和尴尬。有的人自己出不来,他也不想让你冒出来,那么你要勇于飞出射程之外。中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你一出头啦,会招致枪击。如果你飞出了射程之外,这枪打不到你了,那么打枪人可能转向其他人了。所以,要勇于飞出射程之外,不要畏惧那些闲言碎语。

第四,我感到要勤奋,要善于利用业余的时间。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在如何利用好你的业余时间。据科学家统计,一个人从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工作到退休,(加起来)只有8年多一点的时间是你的业余时间。除了工作、除了吃饭、除了睡觉,剩下来只有8年多的时间。成功者就要在这8年多的时间里面怎么来合理地安排、支配你的业余时间。现在诱惑蛮多的,晚上的电视剧也蛮好看的。这个,还有很多反正耐不住寂寞的那些诱惑。能否成功,我感到利用好这8年多的业余时间是关键。

第五,你每堂课以后要反思,反思很重要。反思你的经验,反思你的不足,不断地积累你的经验,不断地改正你的失误,使你的课越来越完美。一堂课不可能从第一分钟到最后40分钟句句都精彩,但是这堂课有一刻钟非常精彩,说明我们的老师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反思你这堂课上最精彩的部分,最成功的部分,然后反思你还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一堂课作改进。我们经常跟年轻教师讲,提倡写教后感,也即反思笔记。我从大学毕业以后写了四大本反思笔记,我感到非常有效。但很可惜文化大革命都全部被充公、被收掉了,到现在都没找回来,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不会反思的,他这课可能永远在原地踏步。阅读教学也好,写作教学也好,都要善于进行反思。

第六,我反思我们语文学科的功能。上个月我到北京审查新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要进行修改,我们去审查他们的修改稿。新课程标准是一年级到九年级,它是义务制教育,高中还没动。它强调的是两点:第一,我们语文学科的承担的功能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每堂课,每一项教学活动,着眼点都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二,要强调提高学生的文字、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这两点是新课程标准突出的地方,也是其他学科不能承担的。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宗旨头脑里一定要清楚。通过你的教学,能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不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这是衡量你语文教学成功与失败的最主要的一个标志。但现在非常可惜,我们很多学生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到了中考,学生看不懂现代文阅读的文本,写出来的文章不能尽如人意。不要说初中,到了高三毕业,高考800字的文章,他还有不少的病句,语法修辞逻辑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你想想这是非常可悲的。读了那么多的文章,竟然最后不能完成一篇800字的文章。

最后一点呢,我感到对我们骨干教师来说,还面临着一个培养新教师的重任。一个是你自己的课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老师,第二你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写作水平。我退休以前还是特级教师的评委,还担任特级教师文科大组的组长,我们自己的教研组有几位当时已经相当不错的老师,一个是皋玉娣,我动员她好好积累,把原来的一些教学积累重新整理出来给她看,感到她学术水平的文章还是不够,动员她写,在1999年她评上了特级教师。还有一位王卫娟,是2002年评的。当年我们教研组有三位特级教师,我想我要退啦,作为一个特级教师,你不能人一走茶就凉,教研组你走了以后,整个教研组瘫掉或者是没有一个领衔人是不行的。这样,我们的心胸一定要宽广,不能武大郎开店——高我者不行。有我在,你们一个都不能比我高,这个不行的。要有宽广的胸怀培养特级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这是我们在座各位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上都是题外话,但是我想因为我们都是骨干,如果是一般的教师,我就不一定这样说了。

下面我就来讲讲,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

语文教学的两翼那就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我们天天从事文本的教学,也就是阅读教学是我们天天在从事的工作,但阅读教学现在存在什么问题呢?

首先要面对我们的文本或者说是教科书,你要让学生读懂,你要让学生理解。这个读懂、理解的学问很多啊!不光是你看懂了这篇文章,你还要看懂这个文章它的文本的呈现形式,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的是什么呢?阅读文本要整体理解。整体理解是针对那些把文本支离破碎的理解,也就是把它肢解,所提出的一个要求。

整体阅读我自己感到有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层面就是文本的内容。整体理解这个文本的内容。

第二,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这里面重点的是文章的思路和运用的语言。这文本的语言,你还要深入了解它用这样的语言,它的精妙的地方,包括它的潜台词,包括它用这样语言的背后的深意。这都是整体理解当中要注意的文本的呈现方式。

第三,作家的写作意图。作家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的意图不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而是通过文本的内容和它的呈现方式让你来把握。

这三个是整体理解的三个层面的意思,这样就要求我们对文本的研读一定要花工夫。但非常遗憾,我们现在有一些教师对文本的内容、文本的呈现方式、作家的写作意图这三个层面上面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是文本的内容。我们现在教学第一是要确定教学内容,“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你拿到这篇课文,拿到这个文本,你到底教什么?这是第一位的工作。离开了这第一位的工作,你去研究怎么教,往往是无的放矢。文本内容你还没有把握,你到底教什么啊?这几年,我们每隔四年不是有一次教学大奖赛吗?你们杨浦区教研员王玮老师拿过一等奖,我们来评,课上得很好。

但有些青年老师把握不住啊。举个例子,初中阶段的有一篇课文叫《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回忆他的母亲的,是非常感人的一篇文章。但这篇文章表现的母亲的形象跟一般母亲不是一样的吗?如果你不谈这个母亲的这一个的典型性,实际上你在备课时候是有很大欠缺的。胡适等人都写过母亲的,我们同学也写过《我的母亲》的。而我们同学笔下的母亲往往是生活上怎么关心我,好一点的是思想上怎么引导我。但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怎样一个典型人物呢?她是以自己的生命来唤起儿子健康的这么一个母亲。如果在备课的时候,你不能看到这一点,以此去引导学生,我们同学写的文章,写出来的母亲达不到这么一个高度,千人一面,没有个性

再比如说,高一曾经有一篇是《绝版的周庄》,但现在很可惜被编者删掉了,我感到这篇文章挺好啊!你们有老师教过吗?我们那一次去听课,一位老师也是年轻老师,他把《绝版的周庄》仅仅当作一篇美文来教。这是山东作家王剑冰在参加周庄的征文大赛当中获得一等奖的一篇文章。如果仅仅把它看成是一篇美文,那么,写得美的文章还有不少,这篇文章怎么当时能进入教科书呢?显然你在备课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句、两个关键语段,一个是第二段的第一句,周庄是在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苏州原来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城市,现代化的浪潮把苏州的古色古香的原味冲刷得干干净净。它现在变成一座现代化的都市,那周庄这个美、周庄这个古朴的美会不会流失呢?作者下面运用了语言的细节,周庄开始也有灯红酒绿了,开钱庄了,茶楼酒肆都起来了,长发女郎飘飘而来了。作家写这篇文章是对像周庄这样的文化遗产她可能流失的一种担忧啊!跳一段以后,再下面一段:晚上睡在周庄,一棵樱花守护着我(大致的意思)。这是什么意思啊?樱花守护着我就是守护着周庄,我们全国人民都有守护周庄的这一份责任,不要让她流失。

两处关键句子,还有两个段落关键语段。一个段落是三毛回到了周庄,作者说就好像回到了祖母的怀抱。这段文字,我们那位青年教师突发奇想,最后留下十分钟,他问同学:“同学们,你们感到这篇文章有没有什么欠缺?”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老师再启发:“不是所有文章都没有缺点的。”学生还是茫然。老师直接点出来:“你们看,写三毛这段文字有必要吗?”学生说:“没有必要,没有必要,这个扯开了。”我们课后问他了,我说某老师,你感到写三毛这段文章跟全文没有关系啊?我们叫他到隔壁房间再把这篇文章看一刻钟再来回答这个问题。一刻钟以后他过来了,他还是没有话说。再问他,三毛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她走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哪个繁华的都市她没去过?为什么回到周庄像回到祖母的怀抱?周庄的古色古香,这个美深深地感动了她,其他地方是见不到的。写三毛这段文字正是加深了像这样一种古朴的美,我们能让她在我们手中这样白白地流失吗?这是一个段落。

最后一段,周庄的夜晚是迷人的,写得特别美。为什么这段文字写得那么美?文章结尾了。再加深对文章主旨的强化:这么美的周庄能让它流失吗?这篇文章之所以得一等奖,正是有着这种哲理的思考,而且处处画龙点睛,强化她。

如果我们备课时候这些东西都没有注意,或者说看不懂,你怎么去教学生啊?我们现在的作文,缺少这种哲理的思考,因此没有深度,没有深度就很平庸。有的同学也许文笔很美,但内容是单薄的,经不起咀嚼。

我们还听过一位市重点中学的青年教师的课,她上《简笔与繁笔》,大概是高二的课文。《简笔与繁笔》文章最后说还是提倡简练为文。这是篇议论文,她问学生,“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学生讨论也讨论不出结果。她说,你们看最后一段,最后一段的篇目截止,简练为文。我们课后也找她,我说,简练为文还用得着入选教科书吗?谁不知道契诃夫早就讲过“简练是才能的姊妹啊”?这样的观点还要写一篇文章?还拿它进入教科书?这篇文章第一句“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从来文章要提倡简练,列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文字多,有多的好处;文字少,有少的好处。下面,“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文章的第一段就把观点提出来啦:文章的繁简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他是针对一种流行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很有价值的。大家都觉得简练好,但作者认为“不”,该用繁的地方不好用简。

第二段,这一个是简笔用得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大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简笔用得好!然后同一部《水浒传》,还有繁笔用得好,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三拳,打得怎么怎么怎么很繁。这一段最后三行很重要。作者说,如果单从字面上求简,那么这三拳只需说“打得两耳轰鸣,乌珠迸出,鲜血直流”就足够了。但是失掉了鲁提辖拳打恶人时的那痛快淋漓劲儿。也就是说该用繁笔的地方你用简不好!

接下来用社戏的例子,你看,多繁啊?表现人物的一种焦虑的心情。然后用了顾炎武、刘勰的文章“无可削”等,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需要提炼的呀!要自然啊,不能光是头脑里是简的概念,什么东西都是“简”的好。那为什么要最后提倡简练为文呢?他联系现状呀!现实当中,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那么还是要提倡简练为文。但它最后一段不是全文的主旨。

这文本的研读你不花功夫,老实说你要误导学生。换句话说,学生写不出有价值的、有见解的、有独到之处的那些文章。所以我们现在学生作文,我们老师天天在看,天天在批,你们有没有看到非常出挑的文章?观点很新颖,论证很充分,或者有种哲理的思考,很少的。但是我们那么好的课文你不利用,跟我们的教学关系特别密切。所以要在文本的研读上、文本的解读上花足够的功夫。不要依靠教参,教参中也会有差错。你最多把你的理解全部都理清楚了,然后再去看看教参。作为参照本可以的,你拿着教参去上课,你的课永远不可能会成功的。

当然,课堂上还有预设跟生成的关系,一旦生成了一种认知冲突,那看我们教师的驾驭功力。有的时候,我们不要急着把答案抛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只要能自圆其说,你都应该加以引导、加以肯定。这样你的课就活跃了,你自己上课也会感到很开心。有时候老师上课应该是很开心的事情,但往往闹得很纠结、很上火。学生不听你的话,不听有什么关系呢?学生都要听你的话啊?你的话句句是真理啊?一句顶一万句啊?让他们不听,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你也作为一个成员参与他们的讨论,把身段放低、把架子放下来。语文课上得好,可以很轻松的。我们有的老师一堂语文课下来脸通红,胀成猪肝色,再把两个学生叫出课堂叫到办公室,对他们大骂。这个干嘛呀?恶从胆边生,肝要不好的,喉咙也沙哑。啊呀——这个课上得,我在旁边看,有时候劝他也不听。学生捣乱不是犯纪律的问题,他跟你在学术上或者认识上有些不一样,你可以宽容。你看现在那个“医保”出来多少意见啦?个人调节税提高到3 000元有20万条意见,下面人也都不听的呀,有自己的话要说的呀,你调得太低了,应该再提高起征点。你医保搞什么联合体,我原来看病的医院还可以去吗?那么,有关部门也吸收了大家的意见。像医改,它吸收了很多意见,个税的调节方案还没最后出台。我们上课也是这样。现在我告诉你学生不是那么听话的、驯服的。实际上他们肚子里的很多东西我们都不了解,他们看的书比你看得多吗?肯定看得比你多呀!他们上网那些QQ什么网络语言,你懂吗?你一窍不通的。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去适应他们,你学了网络语言,我也一定要跟你学,那也不一定。但至少说明现在那个媒介很发达,信息高速公路等,实际上世界变化得太快,学生的头脑变化也是很快的。

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你要有一个自己的理解,你跟学生讨论,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千万不要让他烂在肚子里,让他发表出来,让他敢于在你老师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要把他的认识纳入你的框框里边,不好的。大致意思差不多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追问到底的,何况现在我们还有多元解读。所以阅读教学,包括课堂上我们老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都还是应该要注意的。

我不知道大家的语文课上得怎么样?累不累?我不清楚。我教了23年的高三,上海我大概是教高三时间最长的,到最后我感觉高三教得太舒服了,不要备课了,很熟了,滚瓜烂熟了。但高三的压力是很大的,每年有高考升学率罩住你,家长、学生、领导,还有同行都看着你。高考是不能掉以轻心的,中考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现在社会有硬指标,看你这个学校的办学的成功率,高考是一个回避不了的指标。你素质教育应该搞,但搞得再好你高考不行,人家不认可你。

我到松江二中去,每年要去几次。那个学校数学非常强,但语文不行,有一段时间语文不行。他们校长乔世伟要我每年去个四五次,反正我也去了。乔校长很风趣,他说现在这个素质教育很难搞,你搞了,影响了高考升学率不行,我们作为松江第一块牌子,不搞不行。我想了一个办法,每年8月份搞一次素质教育,搞艺术节,搞什么什么。等大家都考好了,分数也下来了。四套班子下来祝贺了,祝贺过了我搞一个素质教育。那我说平时学生怎么样?素质上面你不注意提高?他说,“金老师你不知道,应试也是一种素质呀!能够应试不是素质吗?如果这个人的素质很好,他的应试能力不行,你说他的素质会好吗?他还有应试呢,当他大学毕业以后到人才招聘市场去应试,也要看他的素质的。”乔校长不愧是个老校长,他这番话我听了以后印象蛮深的。我们要把两者合起来,提高他的语文素养,实际上也是提高他的语文素质,提高他的文字应用能力,也是提高他的素质,应该是这样理解。

一个学生上了你的课,他的语文素养很丰富;读了很多书,理解力大大提高,想象能力又很不错,他文字运用能力很强,这样你的学科基本任务也就完成了。我们语文不可能包打天下的,我们的生命教育、我们的民族精神教育要通过具体的课上面来体现的。他感到上了你的语文课,他语文素养丰富了,他文字能力提高了,他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热爱生活。要有自己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为社会服务,他自然会珍惜生命。为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这难道不是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吗?我们有时候把外界许多东西像贴标签一样贴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课上到最后十分钟了,一定要教师长篇大论地谈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我感到这是画蛇添足的东西。课是非常自然的,一堂一堂课天天要上,你难道天天留下十分钟给他们讲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啊?好像不这样讲这公开课就缺失了一大块,不能这样理解的。所以我想,课要顺其自然,预设是很重要的,生成也要特别关注。

我有些学生毕业了多少年后回来就说:“金老师,有的课具体情况,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是你引导我们争论的那些场景,我至今历历在目。”争论什么我等会儿到写作教学时跟你们说。很好的呀!引发他们认知冲突,挺不错。就怕他们认知上没有冲突,看见你老师站上讲台他就想打瞌睡。他连依恋感都没有,更不要说信任感了。你这个老师往讲台上一站,他感到“哎,这堂课有戏,好!”认真地听,积极地思考,你就成功了一半了。这是我们语文课承担的责任。当然,其他学科也应该这样,但语文课承担责任的归宿,提高他的语文素养,提高他的文字运用能力。语文素养当中又包括他的思想认识的提高,他的观察力的提高,想象力的提高,等等。

我想,老师们第一呢要把语文课上得轻松。你要知道:我不是为领导上课,我是为学生上课。我关注的是全班每一位同学,我真正使他们喜欢我的课。通过我的教学,能够使语文素养在文字运用能力上面有提高,甚至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些就是我们成功的地方。每次上课以前要想一想:我今天的教学内容到底是什么?这些内容给学生,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学生有了反应怎么办?你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态度去应对。我们一直反对“满堂灌”,但必要的讲解很重要,不必要的讲解那就一个字也是多余的。有的时候上课,学生懂的地方我们讲得很多,学生不懂的地方一笔带过。这也是我们备课当中重点难点没有把握住的表现。所以备课的学问应该说是很多的,最关键的是备课当中,你要对这篇文章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思考。一篇篇文章教下来以后,你头脑里有清晰的概念,这篇文章学生不懂的在什么地方?我是怎么教会他们去领悟的。而这些领悟的东西在他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当中能够反映出来。我讲阅读教学非常简单,就讲到这里。

下面我想谈写作教学。

相比阅读教学来说,写作教学是个软任务。我们每堂课都从事阅读教学,但写作教学到底什么时候来进行呢?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的作文也是随机应变,我们出的题目也是一拍脑袋就出来的,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写作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放羊式的状态。有经验的老师是依靠自己的经验、功底、眼力和积累来从事写作教学。但这样的老师不多,所以就像我刚才讲的,到了初三我们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到了高三同样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高考作文。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极大的可悲之处。怎么克服它呢?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渗透写作教学,一定要渗透。如果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变成了两张皮,两股道上跑的车,我们写作教学的能力是没办法提高的,或者是提高得非常缓慢。学生不能从阅读的文本中吸取到应该吸取的营养。我刚才举的一些例子当中,已经涉及了一些问题。我们在备课的整体阅读当中一定要考虑这篇教科书哪些写作营养可以让学生吸取。有时候我们的作文评讲课,学生写不出个性化的文章,你就可以用《秋天的怀念》;没有价值的关键,你就可以用《简笔与繁笔》。

我们的写作,特别是议论文,包括驳论文,到了高三阶段我们要学议论和驳论,但是我们教科书当中的议论文篇目特别少,驳论文基本上没有了。学生进入大学,那些记叙文、散文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啊,而论文是他们的必修课,他们要写毕业论文、学士论文,以后硕士论文,如果考博士还要博士论文,都是论文呀。但我们高中阶段的议论文的底子太薄,教科书中,文质兼美的议论文特少。这样有什么办法吗?有办法,你可以课外引入一些好的时文。但这毕竟是课外的东西,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渗透写作教学。渗透,这个应该是当务之急。如果我们天天从事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形成两张皮,我现在从事阅读教学,写作根本不谈;然后过一段时间,今天我们写作文啦,我来指导,这叫写作教学?作文写了一篇,三个星期发不下去,等你发下去,他们早就忘掉写了什么。

我以前是这样的,一篇作文,备课组里有一个系列安排,先出大量题目,大家来筛选。然后一篇作文写好了,第二天,我当天就改它几篇,五六篇可以改吧?然后第二天我上课的时候还一定要用他们昨天写的文章。或者我自己来谈谈昨天这篇文章如果能这样写行吧?抽点时间跟你的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然后在10天之内一定要发下去的,千万不要拖时间。现在教两个班,我当时也教两个班,后来教一个班。教两个班的时候,我在这个班上做的文章在第二个班上再做时就坐在上面改了。两节课下来我可以改掉将近三分之二。有的老师说,这个速度太快了。我告诉你,你干吗要精批细改啊?有的老师辛辛苦苦,红笔比蓝笔还要多,学生看了一下,马上朝抽屉里一塞,不看你的苦心,不理解你的苦心。这个我等会儿再讲,作文批改时再讲。

第一个是要渗透写作教学,就说你每堂课当中,从事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要渗透写作教学。这是两翼,是不可分割的。有人曾经说,我们阅读是为了写作,这个观点当然有点不全面,但是你不阅读怎么写作啊?那阅读了就能写作啦?你不吸取阅读中的写作营养,你怎么写得好文章?所以在备课时候一定要把每篇教科书、每个文本当中的写作“营养”梳理它几条。这不是什么写作特点一二三,这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不是记叙文的六要素、议论文的三要素,这个一点用场也没有的,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东西。看它文章怎么起笔?这起笔跟中心什么关系啊?它文章的思路、文章的语言、语言的潜台词、语言背后的深意、它用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啊?你尽量少用写作术语。有的同学脑子里听了老师的,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这就能写好记叙文和议论文啦?即使你的一篇记叙文都符合这六个要素,这篇文章有多少价值?又没哲理思考,文章很单薄的。你要考虑他选用了哪些材料来表现这个人物的,表现的这个人物有什么典型性吗?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吗?表现语言的呈现方式是怎么样的方式啊?它的插叙、倒叙、追叙,对表现这个人物有什么价值啊?人家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为什么要写在这个文章里?作者对这个人物流露的真情,又是哪些感情?是怎么表现的?这些真情的价值是什么?学生不能完全回答,但至少思考了这些问题。议论文的观点大家都有的,这个观点的价值是什么?有些议论文的观点一点价值都没有啊!写这样的议论文还不如不写。

所以我那些学生呢,到后来都是理科班的,一上来的时候理科很好,有的数学考148分、150分,物理都是厉害得很,但语文不行啊,九十几分。我把他找来,我说,“你怎么样?准备语文拖你的后腿啊?你走两步路给我看看,你蛮正常的嘛,但你这个学科上面跛腿的呀,你是跷脚。物理那么好,物理学家都是思想家。爱因斯坦没有相对论,谁知道他是什么坦啊?你要有思想呀!”这些学生悟性还是比较高的,有的作文写不好,他不懂得吸取教科书中的写作营养,还有的态度不认真。悟性一旦有了,去吸取了,到过了寒假以后,大部分同学都100分以上了。我曾经跟两个同学打赌,一个是数学150分,八校联考;一个是物理150分。我说,“你们两个来站在讲台上,第一我表扬你们‘不得了’,一个是数学天才,一个是物理大师,两个都是150分满分,厉害啊!”我说,“咱们打个赌好吗?你高考能考到150分吗?”他们两个想想这不一定有把握的。我说,“你语文多少啊?语文只有一百零几分,不行不行,你这个要跛腿的。你看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总分要多少?你自己去算呀。数学大师你算一算。”后来这两个同学懂了。果然考不到的,两个都考了一百三十几分,怎么考得到150分?但语文上去了,一百二十分了。他们的家长还拿来两包糖给我。我说我不吃糖,哈哈,糖多吃了血糖要高的。

有时候,其他学科会和我们语文抢时间,其他学科为什么会和我们语文抢时间呢?因为其他学科有一个立竿见影的效果,数学一下子窜出来了,他有一种成就感。你给他讲透了,你做出了题目的答案,你是不是有一种成就感啊?对对对,开心啊!我说,“我告诉你们,语文学习是没有成就感的。”我今天读了一篇名作家的文章,明天我就变成韩寒啦?韩寒在松江二中坐的那个位子,乔世伟领我去看过,他从来不来上课的。天天躲在寝室里面。但韩寒躲在寝室里面干什么呀?他不玩电脑,不睡懒觉,他读书啊!他读的书相当于这个班级全班数的总和。他后来专门研究钱钟书的书,研究他的语言,现在学到了一点了,幽默啦、讽刺啦、调侃啦。没有读那么多的书,韩寒成得了作家?所以,语文学习是没有成就感的。语文学习只有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我说,“同学们,你们就记住,语文学习就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但是语文学习一旦突破了一个高度,人家要赶上你是不容易的。三类卷要赶上一类卷,没有五年的时间谈也不要谈。语文的分数不是分数的差距,而是生命的差距。”

南京有个考生写《赤兔之死》,用文言文写的,得了一个满分。我说你能用文言文写一篇高考作文吗?我说我也不行,老师也不行,写不过他的。你不读三四十遍《三国演义》,你休想写出这样一篇文言文的高考作文。《新华日报》记者采访他,他把《三国演义》读了三四十遍了,赶不上他的呀!你哪怕读到博士生毕业,你也赶不上他。这是生命的差距。学生都不懂的,你用这个东西点拨他,你趁作文评讲的时候点拨他,让他们梦醒过来。语文学习没有成就感,但一旦突破了一个高点,人家赶上你不容易的。老师们看看,如果你是初一带到初三,看初一作文就是好的学生,一直到初三,也许就是领先的,别人赶不上他。高一作文就是好的,到了高三作文还是好的,人家赶不上他。他读了很多书啊!他喜欢读书啊!

松江二中2005年有一个林超,他要到教育电视台听我讲课,听了半个学期。我到他那边去也评讲他的作文。他2005年得了一个高考满分,满分卷,唯一的一个满分卷。林超读了多少书啊?《当代学生》采访他,开了一个书单,一百二十几本书啊。那都是一些经典作品。没有这些做底子,他哪儿能写出那么好的一篇文章。所以说这个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些道理要给学生说破的,如果不说破这些道理学生未必就懂。他把大量时间花在数理化上,有成就感呀。点破他,有些没有成就感,但有些跟其他不一样的地方是:你突破了一个高点,人家要赶上你是不容易的。数学,对不起,你现在这道题目做错了,人家做对了马上就超过你。今天你第一,明天他第一了。语文学习不可能,作文不可能。他好就是好,他要么审题错误,如果审题不错,他的文字、他的篇章就是比你好。

下面我讲几个具体的。作文教学要注意几个环节:

第一是作文命题。作文命题很重要,我们千万不要脑袋一拍,就想一两个题目给学生去做。有的题目实在没有写作的欲望。一看这个题目就是老套,没意思。你作文题目能不能有点认知冲突,我介绍两个给大家。

一个雨天,一辆卡车陷入泥地,这时候来了二十几个农民,扛着铁锹。那个司机跟他们说:“一个小时之内把这辆卡车的引擎发动,给你们300块钱。”二十几个农民挥汗如雨,干了一个多小时,这卡车还是纹丝不动,然后他们就走了。事后有人说不应该给他们报酬,因为他们没有创造价值;有些人说,应该给他们一半,看他们那么辛苦;还有一部分人说,应该给他们报酬。三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写篇文章。这三种意见的赞同人都发表意见。唉!后来有几篇文章写得好啊!其中一篇《过程也是价值》,挥汗如雨地干了一个多小时,这群农民的形象霎时在我面前高大起来。你说他们没有创造价值么?过程也是价值。我们现在不是讲情感、过程、价值观吗?这过程很重要。这是一个题目。尽管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但是这篇文章出来既有立论,又有驳论,驳前面的两种观点。这样的题目学生有点兴趣。

第二个题目是一个命题作文:《我对穿校服的看法》。学校里不是穿校服吗?有人说,穿校服好啊,有利于培养集体的荣誉感;但有的人说不好啊,抹杀了个性和自己挑选衣服的权利。为什么一定要穿校服啊?整齐划一有什么好看?两种不同的意见,写出了两方面截然不同的文章。我们出题目是不是可以激发学生一些认知冲突,不要很单薄。

我出过一个题目,比较难一点,就是刘禹锡的《昏镜子》,前面有一段引言,说一个工匠制作了10面铜镜,但其中9面朦胧昏暗,只有一面光洁平滑。有人指着说你做工太粗糙了。他说,生活当中10个人中只有1个人长得漂亮,我就给他做一面明镜,其他9个都长得有点缺陷的,我给他制作了9面昏镜。这个是刘禹锡的《昏镜子》前的一段引言。

当时针对1988年的《侵略颐和园》、1995年的《鸟的评说》,这些比喻类比型的题目,我想用比喻类比型给他们思考。像这样的文章,如果阅读能力差一点的人,是看不懂的。有的人说,看来伪劣产品不是现在开始,从古以来就有了。这个老头就是制作伪劣产品的鼻祖。有的人说,他很会做生意,你看他注重了市场调查嘛,9个人长得不美喜欢用昏镜嘛。昏镜子朦朦胧胧,脸上的瑕疵都看不见了。讲评的时候我说,“难道出的题目是要你们谈生意经啊?”

所以说,像这些题目稍微有些思考的价值。那么你平时出题目要多看一些书,有时候也不妨自己来制作。如果是备课组,大家来制作。不要用那些老套的、没有一点写作欲望的题目。这两年的高考作文呢应该说还比较好,比前几年要好。前几年基本不考议论文,所以议论能力很弱。这两年考了,前年是郑板桥对板桥体的一段评说,但有的同学最后8个字看不懂。“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看不懂什么意思,阅读能力太差。

去年的高考作文是放养小鱼。有的同学粗枝大叶地看以为是放生,不是放生。据说一篇一类卷上等的文章很有新意——《我们人类自私的智慧》。看来好像很智慧,但这是自私的。放养嘛是把它养肥了再吃,这不是很自私吗?蛮有道理的。这位同学应该说他的思维的一种品质要高于一般人。

像高考作文也注意了这个问题。以前有人说我们有的高考作文太难。像2000年世博会的主题,确立一个主题,加以论证,谈谈你的设想,说太难。难在哪里呢?难在看不懂啊!看不懂的地方就一处,“设想”是啥意思啦?考生不懂,能力太差了。谈谈你的设想,那就是你提出一个世博会的主题,你怎么去实现它?你的设想是怎么去实现这个主题,怎么开好这届世博会。两个层面的意思,你的设想是什么。但我们因为阅读能力太差,对写作有很大的牵制。这也是阅读与写作不可分割的地方。所以,一个作文命题很重要。我个人认为2000年这个题目还是蛮好的,但有人感到难。实际上,我们的作文题目本身包含着阅读能力的检测,阅读能力很差的话,题目也不能把握。作文命题要我们动点脑子的。好的作文命题实际上不多见,高考作文命题呢,有的也不行。比如那个1993年的《机遇》、1994年的《责任》,1993年的《机遇》还马马虎虎,《责任》就太差了,1995年还是两个字啊?太差了,也不大动脑筋。

所以我想,作文命题大家一定要花点工夫。一个好的作文命题能激发学生一种创造的活力。我们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我们语文学科就能担负这个重任。数学题目你不做,答案也放在那里,你的创新无非表现在你的解题思路上,那可能有点创新,答案是没有什么创新的。你做不出来,答案也在那里。但我们的作文是创新能力的体现,是创新思想的产品。两篇作文没有一句话是相同的,除非你引述材料。当你自己来写文章的时候,没有一句话是相同的。如果一句话相同,不是你抄我的,就是我抄你的。作文应该全部都是自己思维的产物。所以这个好的作文题目非常重要。这里面包含你的语文素养的检测,包含你的阅读能力的检测,包含你的一种思维品质的检测,都在里面。所以不要掉以轻心。我是很反对那种平时一点不考虑我们作文教学当中的命题,到时候说“呀!我们三个星期没有做啦,明天做一篇作文”。好,大家一拍脑袋抽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你要想想,到底有什么价值吗?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啊?能不能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啊?能不能对他们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好处啊?要想这些问题。我感到这是第一环。

第二是作文指导。很多老师题目出来以后会有一些指导要求,我是感到不好。甚至有的老师还叫大家谈论这个题目怎么做,然后大家讨论,讨论出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然后大家开始做。一点意思都没有,你框住了大家的思维。高考作文谁指导啊?你跑到考场上对你的学生说,这个题目怎么写啊?你全让他们自己来,把握这个题意。特别是高考作文,最大的特点是限制性,他理不理解这个限制性啊?哪些内容是可以写,哪些内容是不可以写的,更多内容是不能写的。正像“教什么”是第一位的,“写什么”也是第一位的。他们自己去考虑,到底这个题目限制了哪些?在我可以写的内容当中哪些内容是最有价值的,而且是我自己最有体会的、有感悟的、有积累的。组织讨论不好,你老师一个人指导也不好,也会框住学生的思维。你最多点拨一下这个题目要注意的地方,学生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平时我们学校里面来训练嘛,避免他们审题在关键词句上的失误,你点拨这个地方特别要注意,这可以。你也可以不指导。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个题目应该怎么写,选择什么内容写,怎么开头,怎么充实文章的中心。讲一些原则的话也可以,不讲也可以。这个指导放在什么时候呢?放在后面,你的阅读教学上。今天我做了一个题目,做了这篇作文,明天我的课如果能够穿插到我的阅读教学当中,那么我们可以谈谈昨天我们写的这篇文章。我已经看到了几篇文章,他们选择了什么内容,你们看看有没有价值。你也可以做些比较,你改了5篇文章,有内容比较好的,也有内容比较一般的,甚至还有偏题的。这个题目在指导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在当堂束缚他们的思维,这是一个原则。学生还是蛮听老师话的,特别是作文,他的依赖性也特别强。最好你老师代他写一篇最好了。他的依赖性特别在作文当中体现出来,你千万不要给他可以依赖的感觉。这是第二。

第三是作文评改。我刚才讲了,我一直不主张精批细改,我的批改方法可以告诉大家,我在10天之内一定要把作文发下去,时间一长他们会忘掉。哪怕你经常在阅读教学中提到这些问题,他们有时候也会把自己原来写的文章基本忘掉。作文批改及时地发下去是一个原则,一定不要拖过两个星期。教两个班的老师有一个好处,教第二班写作文的时候你就批改前面一个。有的老师实在是好心啊,就跑下去东看看,西看看,学生会觉得很烦的。“我在写作你干吗跑过来跑过去的?你影响我的思维啊。”你何必这样呢?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你就坐在讲台上嘛,他们也不知道,哪怕你坐在办公室里,他们也不知道。你就舒舒服服地坐在讲台上把前面一个班级的文章可以改掉一半,起码一半。快一点,三四十份卷子完全能改掉。

怎么改?有眉批就不一定有总评,有总评就不一定有眉批。那么眉批和总评哪个好呢?我感到眉批好,看到哪里改到哪里,有什么话你就写下来。碰到不通的句子你把它画出来就可以了,打一个问号。不要给他改成通顺的,让他自己改呀!碰到错别字把它圈出来,给它一个不封口的框,自己写,改正。这样,批改的速度快了,你可以把作文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好的,这个“好的”一是全篇好,整篇都好;第二是片段好,甚至几句话好,一个比喻好、一个场面好。大概可以有十来篇左右,或者七八篇。

第二类中等的,没什么特色,放在当中一块。第三类是不行的,不及格或是说勉强及格的,一般是不及格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第一类的作文是为你讲评做准备的。好的作文,如果整篇好的,你叫他上台来读一读。讲评课叫一个或者是两个同学,再多时间上也不行。其他你名字报出来表扬他“很好”,但今天时间不够了,我只能口头表扬。片段好的,你个个要读名字,短的你自己把他的片段读一读。老师们,这个效果奇好啊!那些上来读他自己文章的同学他感到是一种荣誉,特别是高中。如果男同学,他在女同学面前表现自己啊,这不是最好的机会吗?女同学说,哦,这个男同学不错啊!羡慕的目光投向他,他感到心里舒畅极了。特别到高中,你千万不要跟学生顶牛,你顶了牛以后,一下课回到办公室不知道他在背后造你什么谣。你会发现跟一个人顶牛啦,你批评他了,批评厉害了,不尊重他了,第二天,会有五个、六个跟你顶牛。学生很有自尊心的,特别是高中啊,初中也许没关系啊。但初中看来也不行,家里都是独生子女,你要尊重他。

第三类是差的,你千万不要在课堂上读他的文章。有的老师喜欢在作文讲评课当中就是读那些学生出洋相的地方。这个一读啦,这个同学马上头低下来。你不要以为我不提名字,大家都知道某某,这是他写的呀!他脸都抬不起来。你把这七八个同学课后叫到办公室,问问他:“哎,今天讲评课后你感到你的文章写得怎么样?”“不好不好。”“不好你已经知道了,我也不一篇一篇具体评了,你这里带几篇文章回去,一人一篇。”把好的文章给他们,一人一篇,有的不一定全篇好,但有的可以借鉴,反正我讲评课上都讲过了,回去修改,或者推倒重来。明天行吗?明天不行后天,两天好吗?或者后天交给我两篇。交上来你不要看的,不要再给他改了,这加重你负担了。你给他打括号“修改稿”,然后看字数怎么样,噢,1 000字蛮好;字迹怎么样,噢,蛮端正。给他一个90分、85分,有什么关系啦?分数又不值钱的,你那么吝啬干什么?他拿到这90分开心死啦,回到家里说:“妈妈,我作文得了90分了。”他妈妈又不懂作文的,一看,哦,不错不错不错。以后啊,他认真了。他感到要对得起你老师,你给了我90分我总要好好写了吧?后来这些人都慢慢提高了。要用点方法的,我们千万不要太累啊!作文像三座大山,其中的一座压在我们头上,我们给它压垮了不是很倒霉的事情吗?对吧?

改作文尽量快,当然,你落笔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么不改,改出来的文字一定要比原来的好。如果你改错了,他会拿了你改的说:“我蛮好的句子,老师给我改得这样。”那你这威信大大降低了。若干年以后他会说:“我这个作文天才都被老师改坏掉了。”他还会说起这个事情。你要么不落笔,落笔就要比他好一点,所以落笔要慎重。

有一年,我们一个很好的同学,作文不错的。他一篇随笔我看了,他说:深夜,城市沉睡了,但郊区农民伯伯还在忙碌,他们飞快地包扎着青菜,要把它运给城里的兄弟姐妹。一进城,他们把脚步放得轻轻,生怕惊醒了正在沉睡中的城市的人们……我看了这段文字,觉得语言倒不错嘛。我第二天把他找来,我说这段文字是你写的?他说“对”。我说:“你走几步路给我看看。”他走了。我说:“农民伯伯好像不是这么走的嘛。”他一进城把脚步放得轻轻——做啥?他鞋底上敲钉子啊?正常走路“咚咚咚”像敲铜鼓一样,不至于吧?你这不是故意故弄玄虚吗?这不行。我给他改了10个字,另外加了10个字,叫“生活中未必,艺术上何必”。我改了以后也就忘掉了,这个二零零几年他到我学校,我正好那天在,平时我也不大去。他说:“金老师,我本来打电话给你,但是我今天到学校来看看老师,正好碰到你。”一身意大利名牌,不得了,做广告策划。他说:“我把你这10个字放在我的办公桌玻璃板下,它是我的广告策划的宗旨——生活中未必,艺术上何必。”我吓了一跳,我想:当时是随手写下来的,你竟然那么多年还记得,而且把它作为座右铭。我开始想了,我们老师的落笔千万慎重。十一点半,他一定要请我吃饭,我说学校里有饭吃。他说,我一定要请你。他说,你知道我现在赚多少钱啊?我说我不要打听,你肯定赚得很多了。这个事情给了我一个启发,我们要么不落笔,落笔呢一定要慎重,要让学生得到启发,甚至会影响他今后的一生。有时候我们讲的话,你忘掉了,但学生记住了。你讲的话忘掉了,但学生记住了,这很可怕的。我们老师有时候要说话,要写文章,一旦你失误的时候,你的学生也记住了,所以我们真的要慎重。

刚才已经讲到作文讲评,作文讲评的一个原则:千万不要批评学生。学生的作文肯定有不少错误。我甚至有时候回到办公室开玩笑说:“啊呀!学生的作文真是病句的仓库啊!”但这个话不好在讲评课上讲。真的,讲评课上一定要表扬,要鼓励为主。个别或者少数同学的不足,你把他请到办公室跟他讲,他会心怀感激。他也懂啊,老师不在公开场合上出我的洋相,对吗?他会懂的。他懂了以后会慢慢认真起来的。他会回想你前面跟他讲过的作文上怎么提高,他也会去注意的。所以到了寒假以后,基本上这批理科班的学生作文都比较像样。

那么,你还要引进时代的活水、课外的事物,弥补教科书的不足。实际上,我们的中考作文也好,高考作文也好,就是那么一篇发表在报纸上的800字的文章、千把字的文章。好的记叙文你让他剪下来,高中学生都剪一点好的夹叙夹议的文章、议论为主的文章。像高中学生你要动员他们课外多读一点什么呢,最好多读一点杂文。因为杂文的语言最精炼。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我们现在学生写成杂文的作文非常少,他们对鲁迅的杂文又很害怕。报纸上的杂文又不大看,你叫他剪下来贴在旧的杂志上,作为一本剪报本,也不要做什么读后感,不要。这种东西没用的,随便写几句浪费时间。就让他感到好的句子好的段落画下来就可以了。关键是让他多读,最好是出声朗读。出声的朗读要比默读效率高4倍。你默读读完了以后一句完整的话记不下来,但朗读不一样。让他朗读,天天朗读一篇文章,一个星期也有7篇文章可以朗读。这个效果很好的。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老师要想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自己要写文章。我们现在工作非常忙,时间很不富裕,能不能抽出一点时间来,晚上利用一点,节假日利用一点,能够争取每个月写它一两篇文章,并且争取发表。不要紧的,现在因为大家可能写得不多,当然这里有不少老师可能都发表过,这个我不清楚。编辑部那些编辑对新手呢也关注度不够,有时候看名字陌生的就放在一边,不要紧,你留一份底稿,慢慢你成名了,我告诉你,你把这些退稿全部发出去,他拿到你的文章是他的荣幸。美国有位诗人,他寄给《大西洋月刊》一首长诗,大西洋的编辑回了他一封信,本刊从来不发表无名小卒的文章。无名小卒的作品退回来了。过了几年时间,他成名了。《大西洋月刊》约他写稿,他就把这首长诗寄给他,头版头条发出来。他写了一篇文章很感慨,他说,狗眼不识泰山——大概的意思。这个编辑我看可以下岗。他是不看作品的质量而看作者的名字。这种现象不能说我们这里没有,也会有的。所有通过你的劳动获得的成果是有价值的。

我们很多老师的文章、专著写出来,也都是他的积累的产物。我们教了那么多篇课文,不要雁过不留声,雁过要留声。改了那么多篇文章,也要留下痕迹,否则你的劳动白费啦!你可以从中挖掘到一些积累的宝贵的资料,供你研究,这样我们既在从事我们的教学,又在从事我们的写作,包括科研。我相信,在座各位一定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面,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更加往前跨一大步。最后,希望各位不仅成为杨浦区的名师,而且成为我们上海市的名师,甚至在全国都会有你们的影响。谢谢大家!

反思提升

1.当前的阅读教学存在哪些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2.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什么关系?怎样处理这种关系?

3.作文教学要注意哪几个环节?哪些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