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于海者难为水

观于海者难为水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以道德象征为美的思想,也体现在孟子对自然美的审美认知当中。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观于海者难为水”,那么,“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38.观于海者难为水

【故事今编】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缩小了,登上泰山便觉得天下缩小了。因此,看过大海的人对于小的水流不易产生兴趣,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也很难对其他学说感兴趣。观赏水有讲究,必须观赏那滚滚波涛。太阳和月亮有耀眼的光辉,对小小缝隙必能照射。流水在地面上流,不注满低洼之处就不往前流,君子立志行道,不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通达。”

【原文精读】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字词注释】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③不盈科不行:不注满低洼之处就不往前流④成章:《说文》解释:“乐竟为一章。”由此引申,指事物达到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再读品味】

这种以道德象征为美的思想,也体现在孟子对自然美的审美认知当中。水循序渐进,就好比君子进业修道一样,所以为美。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的升华。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他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境界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既然“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观于海者难为水”,那么,“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登泰山,见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这就是拓展胸襟,升华境界的道理。另一方面,“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为光有本,水有源。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因为与“日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有同样的道理,“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

总体来说,这是一段激励人立志向学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绝妙文字,是一个好故事,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

【居要片言识记与书写】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