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他人嫉妒我

他人嫉妒我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嫉妒”来临的时候,让我们用坦然的心态,面对嫉妒。此时,汪志强便成为谭小华嫉妒的对象。而她的嫉妒,则源于她从小就形成的自卑和嫉妒的性格,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而嫉妒的解药之一,就是要理性认识嫉妒。在谭小华的案例中,嫉妒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适度的嫉妒是有好处的,只要我们将嫉妒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能扬其长避其短。

第三章 嫉妒,我应怎么面对你

谈到嫉妒,你会想到什么?也许是一个远甚于我们的对手,也许是一个不甚愉快的时刻,也许是一种羡慕加仇视的体验……总之,对于嫉妒,我们给它扣上了许许多多的贬义标签,生怕别人窥见我们内心的“阴暗小角落”……

其实,对于嫉妒,我们不需要如临大敌,不需要敬而远之。当“嫉妒”来临的时候,让我们用坦然的心态,面对嫉妒。

●理性地认识嫉妒的利弊

●认识导致嫉妒的不合理信念

●认识嫉妒背后的真正原因

●有效应对嫉妒心理

●用快乐,对抗嫉妒

●少钻牛角尖,减少嫉妒

●正确处理他人对你的嫉妒

第一节 嫉妒是毒药

——理性认识嫉妒

心理故事

研究生伤人事件

1996年,武汉一所著名的医科大学发生了一起轰动事件,生物系即将毕业的女研究生谭小华将自己的导师周明教授刺伤,并举刀自杀,未遂。

谭小华是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在1994年免试成了周明教授门下的研究生。但因为家庭环境的关系,使她形成了自卑、嫉妒的性格。她在生活中没有朋友,出人头地就是她全部的追求,所以她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她嫉妒那些学习超过自己,生活环境比自己优越,甚至人际关系比自己好的同学。

汪志强和谭小华同为周教授的研究生。谭小华勤奋好学,汪志强学习灵活、为人风趣,两人都受到导师欣赏。此时,汪志强便成为谭小华嫉妒的对象。谭小华生怕汪志强在成绩上超过自己,总是想办法让导师给自己单独讲课,而且还不止一次在导师面前中伤汪志强。

1996年4月,周明教授获得了分配一名学生去德国深造的名额。教授几经思考,报了汪志强的名字。谭小华知道后,找到教授大吵大闹,非让导师把名字换成自己的。教授告诉她,已经帮她联系了美国的学校,但她已经被嫉妒冲昏了头脑,不相信教授所说。吵闹不成后,她竟用刀刺向了导师,刺伤导师后,举刀自杀。还好两人都没有伤及性命。

几个月后,谭小华收到了美国某所学校的邀请函,追悔莫及。

在这个真实的案例中,嫉妒就好似一剂毒药,毒毁了“理性人”的正常判断力,歪曲了真实世界的内容,还错误地将伤害他人作为发泄心中不快的渠道,最终害人害己。

心理小百科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遗憾,是源于谭小华的嫉妒。而她的嫉妒,则源于她从小就形成的自卑和嫉妒的性格,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然而,性格的产生跟她的早期人生经历又有着莫大的关系。

早年的谭小华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父母都是环卫临时工,家里有两个弱智哥哥。小华经常跟哥哥一起遭受其他孩子的欺负和嘲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父母将她和哥哥关在家中,不让他们与其他孩子接触。被嘲笑和欺负使她形成了自卑、嫉妒的性格,而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让她性格孤僻,在之后的学生生活中很少去交朋友。

读研究生时,小华母亲因病去世,她打算外出打工,却得到了父亲狠狠的一巴掌,并告诉她,只有认真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这也在小华心中种下了靠读书来维护自己和家人的自尊的种子。所以她勤奋念书,希望由此改变自己的现状。

这些都在她身上烙下了自卑而又极其渴望自尊的复杂印记,成了歪曲她对事物认识的毒药。谭小华接受周教授资助的2000元作为母亲的安葬费后,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谁都希望自己成为恩赐者,那些施舍弱者所得的精神享受是物质享受所无法代替的,今天我成了被施舍者,这礼貌的折磨让我心痛……我一定要努力,要出国,让所有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都成为我施舍的对象。”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价值观已经非常扭曲了。

我们已经看到了嫉妒的“杀伤力”,是否我们就对它无能为力了呢?难道这毒药就没有解药吗?

哲学家告诉我们,事物是具有两面性的,因此,就算是剧毒也会有解药的存在。而嫉妒的解药之一,就是要理性认识嫉妒。

我们应当如何理性认识嫉妒?我想我们可以立足于以下两点:

(一)嫉妒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嫉妒本就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就好像我们会吃饭、睡觉、高兴就笑、伤心就哭一样平常。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身上有了嫉妒的蛛丝马迹时,不必惊慌,更不必像谭小华那样,用过激的行为来化解自己心中的情绪。或许,我们可以对自己调侃一下,微笑着对自己说:“嫉妒,你来了,可是我不喜欢你哦!”

故事小贴士

很会对自己调侃的童童

童童是个初中生,她对自己的认识是这样的:各方面都在中等偏上,不算好也不算差,“芸芸众学生”中平淡而不平凡的一个。

试想,在一个班级中,佼佼者就那么几个,差生也就那么几个,大多数的成员都是童童这样的。老师鼓励大家争做班级的佼佼者,但任何一个竞争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童童也一样。

童童的不平凡在于她一直在为成为佼佼者而努力,而且具有很好的心态。这次的期中考试,童童依然没有超过自己心中的竞争者洋洋。在老师宣布成绩时,童童心中一阵酸涩,觉得自己因为一道题的失误,又屈居洋洋之下了。

但敏感的童童立即觉察到自己嫉妒的意味,对自己笑笑说:“嫉妒,你来了,可是我真的不喜欢你哟!洋洋是真的比我有能力,所以我必须更加努力去赶超她。”

(二)嫉妒有好也有坏

在谭小华的案例中,嫉妒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塞翁失马”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坏的事也会有好的一面。在谭小华身上就可以看到一些好处,如正是因为嫉妒带来的动力,才让她那么努力地学习,从而取得优异成绩而使她在研究生考试的时候可以免试通过。

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适度的嫉妒是有好处的,只要我们将嫉妒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能扬其长避其短。只是,她的嫉妒之火实在太旺了,到了自己无法承受的地步。

名誉堂

不要让嫉妒的蛇钻进你的心里,这条蛇会腐蚀你的头脑,毁坏你的心灵的。

——亚米契斯

第二节 嫉妒无罪

心理故事

被嫉妒困扰的李敏佳

李敏佳,初二学生,一直是班级中的学习健将,每次考试都是班级中的前几名。但是,她向咨询老师诉说了她内心深处的“五味瓶”。

在一次年级的国学知识竞赛中,她什么名次都没有拿到。更令人生气的是,平日里国学知识不如她的××,却在竞赛中拿到了第一名。李敏佳觉得这里面一定有鬼,可是老师们好像都不是这样想的。李敏佳还觉得老师们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了,甚至在班级中点名批评了她,这让她觉得自己无脸面对自己的同学。

现在李敏佳只要一走进教室,就觉得原来同学们熟悉的面孔,变得冷漠无情,耳朵里充满了叽叽喳喳的嘲笑声,总觉得有同学在背后指指点点地说自己的坏话。于是她觉得面红耳赤,全身出汗。当看见胜过她的那个女生时,她就更不自在了。她觉得自己憎恨超过自己的××,不愿意再见到她。为了离开她,她觉得只有休学或转校,否则自己就没法继续念书。

李敏佳出现这样的状况,原因何在呢?

是××不应该超过她吗?是不应该有嫉妒的存在吗?还是李敏佳不应该因为这样的情况去嫉妒呢?

心理小百科

心理治疗中有一种知名而又有效的疗法,叫作合理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该疗法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的并不是发生的某件事情,而是人们对事情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不是致力于改变某件事,而是改变对事情的看法,通过改变认知(看法)来改变情绪。所要改变的认知正是我们心中的不合理信念。

(一)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事一定发生或一定不发生,常用“应该”“必须”这样的字眼。如,这次考试我必须考进前五。有这种信念的人很难接受跟自己的“必须”相违背的情况,并没有认识到,人们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获得成功,即使某件事情获得了成功,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

2.过分概括化

即用某一事、某一言行来进行整体的评价,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比如,某学生认为如果期末考试没考好,自己就不是好学生;或者妈妈没有给我买新电脑,就是不爱我。

3.糟糕至极

这种思维方式认为,某一不好的事情一旦发生,其结果必然是可怕的、灾难性的、糟糕至极的,将事情的负面结果夸大到极点。这样的信念会导致焦虑、抑郁、压抑、犹豫等不良情绪。

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我们可以对李敏佳的情况进行这样的列表:

根据列表和艾利斯的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引起李敏佳这样的状况的真实原因不是××在竞赛中赢了她,也不是因为有嫉妒的存在,而是因为李敏佳看待竞赛失利的方式,因为那“必须要赢”和“不赢就没有能力、不受欢迎”的不合理信念。

(二)应对不合理信念的措施

1.嫉妒无罪,但要找到嫉妒背后的真正原因

有研究者说,学历越高的人,越少出现嫉妒。因为他们从知识中学会了打开自己的心胸,学会了认识自己的嫉妒,并将嫉妒化为竞争的动力。

故事小贴士

学会了合理情绪疗法的李敏佳

李敏佳向咨询老师诉说了自己的苦恼之后,咨询老师向她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并让她试着自己去分析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在分析中,李敏佳发现,自己之所以出现嫉妒,是因为自己绝对化的要求和过分概括化的不合理信念。

她对咨询老师说:“我认为自己必须在竞争中取得好成绩,当事与愿违时,超过我的对手就成了嫉妒的对象,可实际上是自己在发泄没能实现目标的不满。而且,我还认为,如果我没有取得好成绩,就会被大家认为没有能力,受到大家的嘲笑,尤其是胜过自己的对手。所以,我不想再看到我的对手。其实嫉妒和逃避的始作俑者是我心中不合理的信念。”李敏佳继续说:“如果我一早就明白,没有什么是必需的,只要努力付出就是最大的成功,我相信我会与我的对手握手微笑,并向她祝福的。”

咨询老师听到这样的话,很欣慰地微笑了,并说她是一个很有领悟力的孩子。

2.认识到嫉妒背后的“缺乏”,学会以长补短

曾有人说,人们缺什么就喜欢炫耀什么。而笔者认为还有一方面应该是,人们缺什么就喜欢嫉妒什么。对他人某方面的嫉妒,正好显示出自己某方面的不足。比如,矮个儿嫉妒高个儿,胖子嫉妒瘦子,眼睛小的嫉妒眼睛大的,失败者嫉妒成功者,等等。但是,我们需要反省的是,我们是真的缺乏这些东西吗?如果我们真的没有,那我们实际需要吗?如果也实际需要,那我们应当如何来以长补短呢?

故事小贴士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住在森林里的小兔子很嫉妒隔壁树林的小孔雀,因为小孔雀漂亮的尾巴让各种动物都赞不绝口,而自己只有毛茸茸的短尾巴。

于是小兔子找来各种好看的材料,给自己也做了一个像小孔雀那样的尾巴,扎在自己原本的短尾巴上。

有一天,可恶的大灰狼又来侵犯小兔子了。小兔子跟往常一样,准备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自己的安全地带,可没想到给自己扎的新尾巴被两棵树给卡住了。小兔子后悔莫及,心想:“我的短尾巴可从来不会被卡住啊!”

可怜的小兔子就这样成了大灰狼的盘中餐。

小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别人的东西多么炫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立足实际,以长补短

刚从大学毕业的阿峰去一家公司参加面试,发现跟他面试同一个岗位的竞争者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而自己却是普通大学毕业的。阿峰知道,在这一点上,自己比不上竞争对手。

但阿峰并不因此紧张,因为他相信自己大学期间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的丰富经验才是打动面试官的关键。

在面试时,阿峰自信从容地回答面试官的各种问题,让面试官很是欣赏。当面试官问阿峰为何如此自信时,阿峰回答:“我知道在学校名气上,我比不上我的竞争对手,这是我的短处,但是我更清楚我的长处才是你们真正需要的。”

名誉堂

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气质的人而言,嫉妒却化为竞争心。

——波普

第三节 拿掉嫉妒的望远镜

——不要盲目羡慕

心情故事

鱼鱼的苦恼

今天,中学女孩鱼鱼又来到了学校的知心屋,跟知心姐姐聊起了自己最近的苦恼。

鱼鱼是市内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成绩很好,老师、父母和邻居都夸她很能干。一年前,她所在的班级转来了一名女生,成绩跟她不相上下。老师为了鼓励她俩取得更大的进步,就总喜欢把她俩相互比较。学习、品德、才艺、自理能力……都可以成为她俩比较的内容。比来比去,两人虽总是不相上下,但鱼鱼心中感到了一股压力。因为,鱼鱼老喜欢拿对方的长处来跟自己比。

鱼鱼说:“我总想做到最好,想要超过她,可我总是做不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会去揣测她的一切,比如学习、穿衣、护肤品,甚至走路的姿势。我真心觉得自己就是‘东施效颦’的现代版,真可笑。而且每做一件事情我都会去想,她会怎么做呢?我们谁会做得更好呢?老师和同学会更喜欢谁呢?”

鱼鱼稍有些激动地继续说:“最近,我很想做个自理能力强的女孩,因为上星期班上有同学夸她自理能力强。所以,我想要做得比她更好,只有妈妈离家外出,让我独自一人来完成家里事务,我才能真正地做到自理……”鱼鱼继续说着自己的自理计划,可知心姐姐心里却在想,她已经在羡慕的汪洋中丢掉了自己啊!

孩子羡慕成人随心所欲,大人羡慕小孩的世界单纯没烦恼,男人羡慕女人可以任性、耍脾气,女人羡慕男人不用生孩子、做家务,没房的羡慕有房的,有房的羡慕有房有车的……

生活中本就充满了羡慕,而羡慕正是嫉妒的前提条件。有人说,羡慕,证明一个人有追求,有动力;有人说,羡慕,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是,盲目的羡慕,很可能让人忘掉真正的自己。

鱼鱼就在这羡慕的汪洋中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任由羡慕来掌舵自己的生活。

心理小百科

嫉妒的望远镜,是指我们总是用望远镜去看待嫉妒的对象和事物,将那些我们希望得到的东西放大,并去羡慕别人。其实羡慕本是正常的,它是我们希望获得美好事物的一种期望。但是,如果我们因为羡慕而放弃了自己原本的希望与要求,那就是一种扭曲,一种盲目,一种需要调整的不良心理。

我们知道,羡慕是嫉妒的最初阶段,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好时,希望自己也能那样好的心理现象。在我们羡慕他人时,嫉妒很可能已经潜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所以,拿掉嫉妒的望远镜,将羡慕(尤其是盲目的羡慕)扼杀在摇篮中,是对嫉妒的一种未雨绸缪的举动。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嫉妒心理呢?

(一)每一个存在都是不可缺少的

要知道,我们的身边本就存在着各种不平衡,正因为这些不平衡,才能拼凑出生活的平衡与和谐。就像没有矮,我们不知道什么是高;没有忧伤,我们不知道何为快乐;没有辛苦的付出,我们不懂得珍惜成果的来之不易一样。所以,不管我们处在事实的哪一个阶段上,我们都是整个平衡世界的一部分,不可缺少。如果盲目地羡慕他人,不从实际出发,就可能打破本来的平衡,造成悲剧。

故事小贴士

拥有仙鹤般长腿的花母鸡

长腿花母鸡举办了一个party,邀请朋友们来欣赏自己拥有仙鹤般长腿之后的曼妙舞姿。在party中,它得到了很多赞扬。可是,当疲惫的花母鸡想要饱餐一顿的时候,它发现因为自己腿太长,没办法吃到地上的食物。

可是为什么花母鸡的腿会变得这么长呢?

原来花母鸡羡慕仙鹤的长腿,梦想着自己也能拥有,所以它一听说仙鹤医生研制了一种“短腿增长剂”后,便请求医生给自己打一针。仙鹤医生明白花母鸡的用意,并诚恳地告诉它:“对不起,这个针剂是针对短腿仙鹤研制的,因为腿太短的仙鹤不能在水里寻找食物,但你生活在陆地上,腿太长反而会影响你的生活。”可花母鸡不听劝告,执意要仙鹤医生给自己打针,并承诺责任自负。

此刻的花母鸡正在角落伤心地哭泣,追悔莫及啊!

(二)请勇敢说出自己的羡慕

嫉妒是人的本性,羡慕则是这本性的前奏。说出自己的羡慕,不仅是一种勇敢,更是对我们羡慕情绪的抒发和排遣,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

人们可能会嫉妒他人,也可能会成为他人嫉妒的对象。羡慕也具有同样的情况。所以,我们羡慕的他/她,可能也同样羡慕着我们。

故事小贴士

勇敢说出羡慕的鱼鱼

在知心姐姐的耐心引导下,鱼鱼知道了自己是带着望远镜在看自己的同学,是盲目的羡慕。她也明白了就算在穿衣、走路,甚至学习上对方是超过自己的,自己依然有着自己的优点。

这次知心屋的“聊天”结束后,知心姐姐给鱼鱼的作业是回去向那位自己羡慕的同学说出自己的羡慕。

鱼鱼回家犹豫了好久,心想:“虽然我知道了我俩各有各的优点,但是让我主动向对方说出我的羡慕,还是很糗啊!可是,我真的在羡慕她,对她说我羡慕,只是我诚实的表现,没什么可丢脸的。”

再三犹豫后,鱼鱼终于鼓起了勇气。在一天放学的路上,鱼鱼看新来的同学一个人走着,就走向前去,说出了最近自己心中的各种想法,以及对对方的羡慕。没想到对方却说:“你知道吗?我也一直很羡慕你,你有上进心,你的数学尤其好,舞蹈也不错,身高也高……”

听了这些以后,鱼鱼顿时觉得以往的各种羡慕都只是“浮云”。“其实我们两个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各有长短,我们可以学习对方的长处,根本不用互相羡慕。”这是再次见到知心姐姐的鱼鱼说的。

(三)多看付出,少看得失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羡慕他人的成就,而不看他人的付出是愚蠢的做法。演员们在电视机前的光鲜,是由背后无数练习和彩排堆积的;科学家在领奖台上的荣耀,是由在实验室数十年的研究堆积的;尖子生们获得好成绩,也是用平时比大家更多的努力和思考得来的。

名誉堂

凡我所遇到的人,都有胜过我的地方,我就学他那些好的地方。

——爱默生

第四节 快乐是嫉妒的良药

心情故事

乐观VS悲观?

小泽和小恩是同班同学,也是一对好哥们。

初二下学期刚开学时,小泽和小恩决定要一起努力学习,争取在新的学期能有新的进步,正像很多学生时期的好朋友会一起做的事。而新学期的第一次考试就是他俩准备在新学期打响的“第一枪”。

不幸的是,第一次考试下来,小泽和小恩却成了难兄难弟。因为虽有新学期的准备,但两人在这次考试中的成绩远没有达到自己预想的那样。两个难兄难弟的境遇相同,但对待这次预想之外结果的方式却是大相径庭。

小泽在看到这次可谓“失败”的结果之后,苦思良久,总结得出:“努力是没有用的,再怎么努力也超不过那些成绩好的,我就这样吧!”

小恩在体会到这次失利之后,也对自己进行了总结,并得出了与小泽截然相反的结果:“之所以失利,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还不够,自己的对手也比想象中的强大,但是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我的全部实力,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两人之所以得出如此不同的总结,是因为两人看待事情的方式不一样。一个悲观失望,一个乐观积极。悲观失望者,会发现自己没有期望的那么厉害,可能从而嫉妒那些超过自己的人;乐观积极者,始终相信自己有实现目标的可能,对生活更加满足,更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快乐。正如一朵花美丽与否全在于你是如何看待它的,你的心情如果是灰色的,那么它也必定是黯然失色的。

改变了心态,生活才有所改变

一个女孩生活之地四处沙漠,天气热得让人受不了,身边之人也语言不通,她非常难过,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字却永远留在了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态度。这两行字是:

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

一个人看到的是泥土,一个人却看到了星星。

女孩决定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研究沙漠植物和动物,这一切成了她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主题就是“快乐的城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心态后,我们的生活也会随之改变。

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嫉妒心理是一种心病,快乐则是治疗嫉妒的一味“心药”。陷入嫉妒的人对生活不满意,并充满了各种担心和焦虑;而快乐则是对生活感到幸福和满足的心理状态,快乐者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能忘掉心中的不快,能更宽容地看待不足和缺陷,从而消除嫉妒。所以,快乐是嫉妒的良药,我们应当学会用快乐来代替嫉妒,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积极向上、健康快乐。

心理小百科

自积极心理学兴旺以来,人们对快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有意思的研究可以告诉我们快乐的意义所在。

研究一:快乐与长寿的关系

研究人员收集了180位圣母修道院修女在1932年入院时所写的个人简历,从中找出每位修女对生活的态度,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他们发现,对生活持最乐观态度的25 %的修女中,有90 %活到85岁以上。对比之下,只有34 %对生活持最悲观态度的25 %的修女活到这个年纪。到90岁的时候,最乐观的25 %的修女中仍有54 %活着。而最悲观的25 %的修女只剩11 %了。为进一步肯定快乐的情感对寿命的作用,研究者也研究了这些修女们宣泄她们不快乐的频率,她们对未来的期望,她们对宗教的献身态度和她们的智商,发现所有这些变量与长寿都没有相关性。研究者的结论是:快乐的修女是长寿的修女。

研究二:快乐与人生质量的关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教授Keltner和Harkor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们审视了1960年米尔学院毕业纪念册中四年级女生的照片。当然,在拍毕业照时,每个人都是笑容可掬的。可是心理学家仍可以辨认出这一笑容是真诚的,还是做作的。真诚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微笑时,人的嘴角上翘,眼角出现皱纹。而产生这样的面部表情的肌肉是不受意志控制的,作不得假。做作的笑容则没有这样的特征。两位教授根据毕业纪念册上的照片把141名大学四年级女生分为“真诚组”和“做作组”,然后在她们27岁,43岁和52岁时测试她们对生活和婚姻的满意程度。研究的结果表明,“真诚组”的结婚率高,离婚率低,对婚姻和个人生活品质的满意程度也比“做作组”的女生高。

研究三:快乐有利于问题解决

使用心理学中有关创造性的著名实验:给被试一些图钉,一根蜡烛和一盒火柴,要求被试想出一个办法,把蜡烛固定在墙上而烛油不滴到地上。这一任务要求被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将火柴盒倒空,用图钉把火柴盒钉在墙上作为烛台,然后将蜡烛竖立在火柴盒上。

实验证明,一般大学生不能想到这个解决问题的答案,除非研究者给他们一些暗示,比如把火柴盒倒空放在桌上。可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事先对被试引入快乐积极的心态(如看一组幽默的漫画,或充满感情地大声诵读一组积极的正面的形容词),他们解决这一任务的可能性就有显著提高。

(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c58e00100fzr6.html)

快乐对我们的寿命、人生质量和问题解决都有正向的影响。可见,积极的情绪(快乐)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运用快乐来消除嫉妒呢?

(一)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

快乐是一种情绪心理,嫉妒也是。人们的情绪中,何种占据主导地位是由人来调整的。我们应当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快乐,用快乐来治疗嫉妒。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比起别人的快乐,自己的一点小快乐根本算不上什么,那就很难从嫉妒的泥沼中走出来。

(二)每天快乐一点点

最近,网络上流行着一个励志公式:1.01365=37.8,0.99365=0.03。其中365是指一年中的365天,1代表每天的努力,1.01代表每天多努力0.01,0.99代表每天少做0.01。一年下来,每天多做一点就会得到37.8,每天少做一点就只能收获0.03,两者之间的差距让人非常震撼。此公式最早源于日本某小学贴的一张海报,是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努力。

此公式在我们生活中的快乐情绪上也同样适用。每天快乐一点点,嫉妒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三)快乐不是没有烦恼

物极必反,所以我们的生活不会全是烦恼、全是嫉妒,也不会全是快乐。获得快乐之后,并不意味着不会再有烦恼。所以,不必对生活中的烦恼感到懊恼,因为烦恼的出现意味着快乐就在不远处。

名誉堂

每个人都是树上的一片叶子,而每一片叶子唯一的任务,就是做好体现它自己存在的这片叶子。

——卡斯特《羡慕与嫉妒:深层心理分析》

第五节 少钻“牛角尖”

心情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

王某,14岁,在××中学念初三,最近他的头脑中充满了“为什么”。

上学期期末作弊被抓是引发这种状况的重大事件。王某被抓后,老师在学校进行了通报批评,还将王某的家长请到了学校协助教育。

放假之后,这件事情一直萦绕在王某脑中:

“首先,那么多人作弊,小胖作得比我明显得多,为什么抓我不抓他呢?Why?

“其次,被老师通报批评,还请家长,让我以后怎么见人。为什么悲惨的总是我?Why?

“再次,我觉得我学习还是挺认真的,为什么我就沦落到考试要作弊的地步了呢?为什么我会去作弊呢?为什么我做出了如此不诚信的行为呢?Why?Why?

“还有,自从请家长后,我觉得妈妈对我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妈妈分明是更爱弟弟,不再爱我了。Why?

“Why?Why?Why?……”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释的问题。钻牛角尖的人,固执、古板、不以新眼光看问题。王某的各种叩问,分明就是在钻牛角尖。而从这些叩问中,也不难看出他嫉妒的成分。如:“为什么被抓的是我而不是小胖呢?”“妈妈为什么更爱弟弟呢?”

当然,钻牛角尖也不全是坏的,那些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们,正因为喜欢钻牛角尖,去思考一般人认为没有必要思考的问题,才得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科学成就,促进着我们社会的进步。我们所指的嫉妒的牛角尖,主要是因为嫉妒者把目光放在了拿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优势相比较上,并且反复进行无用的思考来消耗自己的精力,而很少去想怎样来解决问题。

嫉妒的人,往往都爱钻牛角尖。有一首歌的歌词如此唱到:“女人在嫉妒中没有解药,牛角尖越钻越深不屈不挠……”虽然唱的是女性,可在生活中,嫉妒的牛角尖却是没有性别、年龄、种族的差异。牛角尖进去容易出来难。总是纠结在别人为什么比我好,别人为什么更优秀等上面,最终,不仅自己不能进步,还像钻洞的老鼠一样,钻进牛角尖而活活“闷死”了。所以,就嫉妒来说,我们应该少钻牛角尖。

心理小百科

怎样通过少钻牛角尖来减少嫉妒呢?

(一)全面地看待问题

青少年时期的个性发展不健全,使我们看待问题具有片面性。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我们可以尝试着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看待同样的问题;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想想发生的事情;或者就这样告诉自己,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凡事有好有坏;再或者,遇到这种情况,心生嫉妒、钻牛角尖时,向亲近的朋友、信任的师长请教。这些,都是增加我们的认识,全面看待问题的办法。

故事小贴士

尝试全面看待问题的王某

在一次心理健康课上,老师正好在讲因嫉妒而钻牛角尖的问题,让王某一下想到了自己。老师提醒大家要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要像小老鼠一样,钻进牛角却不知道转弯。

下课后,王某决定“转个弯”来看待自己脑袋里的各种疑问,没想到,这次真的豁然开朗了。

王某不再嫉妒没被抓住的小胖了,因为他明白了作弊本来就是不对的行为,不管有没有被抓。他甚至庆幸自己被抓,正是因为这样深刻的教训,才深深地记住了自己的过错,明白了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脚踏实地。王某甚至理解了妈妈的冷淡,毕竟自己犯了这么大一个错误,妈妈多多少少会有点生气的。

这样一一想来,王某解决了脑中的很多疑问,也看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二)为他人喝彩

无论在哪一个领域,总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者总会被人超过,弱者也终有迎头赶上的那一天。不要一味地因他人的成功而反复抱怨上天的不公和责怪自己的无能,不要浪费我们并不长久的人生。为他人喝彩,也未必说明你就是弱者。2001年8月,在北京“大运会”的开幕式上,法国体育代表团的运动员,在经过主席台时举起一条横幅,上面用中文写着“法国代表团祝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在巴黎竞争申办奥运会输给北京的情况下,法国代表团为竞争对手喝彩之举,无疑赢得了世界的掌声和喝彩。所以,在你表达欣赏、付出赞美时,也是完善自我,收获友谊的时候,不仅无损自尊,还可以矫正自己的狭隘与嫉妒心理。学会放开心胸,为他人的成就喝彩,对自己有利而无害。

(三)找到自己的位置

美国最为著名的存在分析心理学家,被称作“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的罗洛·梅认为,人和其他生物不同,其他生物是靠自然条件成长的,人却是靠自己的选择才能成其为人。一粒橡树种子一旦落地生根,只要生长环境适当,它就自然会长成一棵橡树。人的成长却并非如此,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靠自己的选择。个人只有根据自己的条件,自由地做出选择,才能让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正因如此,在人的世界中,即使环境相似,人也是千差万别的。所谓“一样水养百样人”,只有选择得当,才能尽如人意。

故事小贴士

找到自己的位置

迈克从小脑子就有些笨,别人说什么,他总是要好一会儿才能理解。但是他的母亲希望他可以好好读书,将来能有出息。然而,在求学的路上,迈克却一直遭遇失败与打击,他的学习一塌糊涂,成绩不是D就是E。校长还曾经对他的母亲说:“迈克恐怕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实在太差了。”听见校长这么说,母亲非常的伤心,她带着迈克回家,决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好好地培养他成材。但是不管母子俩怎么努力,对于读书迈克实在有心无力。

一天,读得心烦的迈克路过一家正在装修的超市,发现有人正在超市门前雕刻一件艺术品。迈克看得出神,停下脚步用心地观赏着,且产生了无比的兴趣。此后,迈克只要看到一些木头或石头,便会认真而仔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塑造,他想,也许他不适合动脑,但是擅长动手,他的优势总有一天会在手中的刻刀上表现出来的。这件事情被母亲发现后,母亲大发雷霆,自己含辛茹苦,心心念念他可以读书成器,而他却玩性不改。后来迈克确实没有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母亲非常无奈:“你已经长大了,到了你该自己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时候了,我不会管你的事情了。”

他知道他让母亲失望了,但是他知道了自己究竟应该走哪条路。

多年以后,有座城市为了纪念一位名人,决定在市政府前的广场上仿制名人的雕像,当地的雕塑师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的大名也能与这位名人联系在一起。但最后却是一位远道而来的雕塑师胜出。在落成仪式上,这位雕塑大师发表了讲话:“我想把这件雕塑作品献给我的母亲。我读书时无法实现她的期望,但是我想告诉她,虽然大学里没有我的位置,可是,现在我总算找到了一个位置,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母亲,今天的我绝对不会让您失望了。”

原来那个人是迈克,而站立在人群中的母亲,更是喜极而泣。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生活中的弱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人必定有长于我们之处,但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古人说得好:“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所以罗洛·梅说,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能找到“人之所以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这对我们的启发是:不用总盯着别人的长处,也不用老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不要去放大别人优于我们的能力,忽略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而钻进了牛角尖。不必嫉妒不如别人的才干,只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你就是独特的存在,也许,会换成别人来“仰望”你。

名誉堂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罗曼·罗兰

第六节 他人嫉妒我

——一笑置之

心理故事

萌萌的心事

初一(1)班的班主任刘老师发现,班级中原本十分活跃的萌萌同学最近变得沉默寡言了。

这天,刘老师找来了萌萌谈话。

刘:萌萌,老师一直很喜欢你,成绩好,表现好,上课也特别爱发言。可最近,老师总看见你上课低着个脑袋,不发言了,好像有想不完的事情。

萌:嗯。

刘:老师看得出来你有心事。其实,老师就是你的朋友,有什么事尽管跟老师说,老师保证会保密的。

萌:真的吗?

刘:我保证。

萌:我最近在想,是不是真的是我的错。因为,我很多次上课主动发言后,就听见旁边同学讽刺地说“好厉害呀,这个都懂”,或者“看吧,又在老师面前表现了”,又或者“至于每堂课都发言吗?我也知道答案,但是我就不愿回答”之类的话。我想他们可能是在嫉妒我,为了不让他们嫉妒,我在考虑以后要不就不发言了。

刘:你说得对,这些话语中是有嫉妒的成分。但是,你希望一直都不发言吗?

萌:不。我挺喜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的。

刘:嗯。还记得老师讲过的“柏拉图的椅子”的故事吗?柏拉图用抹布擦去了椅子上的尘土,却用智慧擦去了朋友心中的嫉妒。这样吧,老师也教你几招应对他人嫉妒的方式好吗?

萌:好啊!好啊!

那么,刘老师给了萌萌哪些建议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心理小百科

擦去自己的嫉妒的同时,如何擦去他人对自己的嫉妒。

(一)不要骄傲,适当示弱

萌萌回去以后,没有像之前那么闷闷不乐了,依然会在课堂上发言,只是发言的频率远远不及以前。对背后说自己闲话的同学,她也与之友好相处。

萌萌没那么高的发言频率,他们也自然不再多说什么。

(二)让对方知道自己背后的付出

现在萌萌跟班级的同学相处得很友好,那些曾经嫉妒她的同学也会跟她一起玩,一起放学回家了。只是偶尔还是会听到一句:“萌萌,你成绩真好,要是我也有你那么好就好了。”

这时萌萌想,实践第二条建议的机会来了。于是萌萌对同学说:“其实事实不像你们表面看到的那样,我虽然现在成绩比你们好一点点,但是我背后多付出了很多努力哦。我知道你们是回家做了家庭作业就看电视,而我,每天除了家庭作业还有‘雷打不动’的两小时习题,妈妈要求做的。”

同学们都说:“难怪你成绩那么好,真辛苦!”

(三)远离嫉妒者

并不是所有的嫉妒者萌萌都解决了,坐在萌萌前排的女生还是会在萌萌发言之后说:“有什么了不起啊!”

萌萌想起刘老师教给自己的第三招——远离嫉妒者。“远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自己不在嫉妒者的注意范围内,也可以使自己不易注意到嫉妒者。同时,“远离”既指空间上的远离,也指心理上的“远离”。当身边的嫉妒者不容易在空间上远离时,就在心理上远离他,也就是尽量不去在乎对方的那些言行,降低他人的嫉妒对自己所产生的影响。

所以,两天后,萌萌换了座位,“远离”了这位爱嫉妒的同学。如果这位女生对萌萌再有非议,萌萌就可以对自己说:“我何必过分在意她的评价呢?何必在乎她说的话呢?别人要怎么说,我无法控制,做好自己最重要!”

(四)帮助他人,收获尊重

萌萌想起刘老师说过,人际交往中有一个法则——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坏,我也对你坏。简而言之,你付出了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如果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更主动地去帮助别人,付出的是善意、真诚,那么,收获的就是钦佩和尊重,别人也会羞于、难于对你生出嫉妒之心了。

想到这里,萌萌很自然地想到了“梁人种瓜”的故事。

故事小贴士

梁人种瓜

——收获嫉妒者的尊重

战国时,梁人与相邻的楚人都擅长种瓜,梁人勤劳肯干,瓜长得又大又圆;楚人懒而贪,瓜长得又小又瘪。楚人遂生妒忌之心,夜里偷偷地到梁人这边来使坏,掐断瓜藤。梁人发现后,非但没有以牙还牙,还在夜里偷偷地去给楚人浇水。结果没多久,楚人的瓜也长得很旺。

这样一来,没有了差异,楚人就没有了嫉妒的理由,甚至深深地为自己的嫉妒行为感到羞愧,并由衷地佩服和尊重梁人的心胸与品格。

这个小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可以通过主动帮助他人、“以德报怨”等方式,收获嫉妒者的钦佩与尊重,从而减少嫉妒。

萌萌决定试一试这种做法。在学习中,她更主动地去帮助身边的同学,更耐心地去给大家讲解一些难题。日子久了,萌萌发现,讽刺自己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并且自己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了!

(五)一笑置之

想到这一条的时候,萌萌会心地笑了。心想:“是啊,别人嫉妒自己,那是别人的事,我还得实实在在地做我自己。别人可以选择嫉妒,我有权选择好好学习。更何况,对方嫉妒我,也就是变相地肯定了我的努力,其实是在颂扬我呢。”

只是,萌萌更希望那些嫉妒者也不要再遭受嫉妒之苦了。她相信,微笑是可以化解心中不快的。所以她在生活中总是带着笑脸,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微笑。

名誉堂

嫉妒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颂扬了我。

——纪伯伦

心灵感情

先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别人总有长于自己可为吾师的地方。所以,如果我们总是去嫉妒别人比我们好的地方,那岂不是一辈子都生活在痛苦、愤怒、不甘等复杂的不良情绪中,把自己搞得一团糟。正视别人的长处和正视自己的短处一样重要。此外,在生活中,我们是更愿意和爱嫉妒的人相处,还是同宽容快乐的人相处呢?笔者认为答案不言而喻。和宽容快乐、充满善意微笑的人在一起,我们也能感到快乐,使人情不自禁地愿意接近他们,围绕在他们周围。

如何获得更多的快乐

懂得以下八条秘诀,也许你会更快乐:

1.没有人是完美的。必须承认自己的弱点,并乐意去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和忠告,只要你勇于承认自己需要帮助,成功必然在望。

2.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所抱的态度应该是从中吸取经验,继续努力。

3.生活必须诚实和富有正义感,这样才能吸引好朋友来帮助你。

4.能屈能伸。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之中,我们的生活态度都应该是泰然处之。有了错误,立即改正。

5.热心帮助别人。如果要真正快乐,自己受人尊敬,则应该帮助别人,与别人关系融洽。

6.要人待你好,你必须先对他人好。当你受到不平等待遇时,你必须宽恕和同情他人。

7.坚守信念。当你做任何事时,必须坚持个人的信念。

8.快乐永存心间。只要时常保持心境开朗,快乐是很难舍弃你的。

(引自:舒勒《快乐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