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鼓励幼儿进行话题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幼儿体会小猴子的机智与聪明,进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培养幼儿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猴子的礼物(童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把握作品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2.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小猴子的机智和聪明。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按照学前班教材《语言》上册第6、7页的要求制作教学挂图,教材中小动物的头饰各一个。
2.幼儿准备:学前班教材《语言》上册第6、7页。
活动过程
◎挂图展示。
1.教师展示挂图,并引导幼儿观察挂图,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师生互动。
教师一边展示教学挂图,一边进行以下提问。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小猴子的礼物》。
2.教师:图中有哪些小动物?故事里主要讲的是谁?
幼儿:小猪、小兔、小松鼠、小鸡、大花猫、老鼠皮皮和小猴子,主要讲的是小猴子。
3.教师:大家猜一猜,老鼠皮皮的家里干净吗?为什么?
幼儿:不干净,因为它很脏又很懒。
4.教师:小动物们听了好吃懒做的皮皮的要求后是怎样做的?
幼儿:对小老鼠皮皮防不胜防,大家为了减少损失和麻烦只好纷纷给它送礼。
5.教师:机智调皮的小猴子又是怎样做的?
幼儿:送去一只大花猫。
◎话题讨论:我们要向谁学习。
教师鼓励幼儿进行话题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幼儿体会小猴子的机智与聪明,进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培养幼儿处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续编或改编故事。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增加故事情节,或改变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讲出不一样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