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拳拳爱国情

拳拳爱国情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结合《枣核》这篇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情感的体验,以及从古至今的思乡诗歌的吟诵,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感情时刻蕴含在心底。在美籍华人的心目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枣核》一文用平实的语言诉说了一位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这

海外游子心 拳拳爱国情——《枣核》课堂实录

任课教师:孙兰芳

学校班级:铁岭中学 七年级(2)班

教学日期:2009年10月

使用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期课改新教材教学进程:一课时

课堂回放

师:(出示红枣图)大家认识它吗?是否吃过?它是什么味道的?有什么疗效?

生:这是红枣,甜甜的。

生:我脸色不好的时候,妈妈烧红枣汤给我喝,说补补气血。

师:(出示枣核图)这是一枚小小的枣核,但是它却承载着一份深深的情感,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萧乾一起去了解这枚枣核所寄寓的深情吧!

(板书课题:枣核)

(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通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文章记叙了美国友人向“我”要生枣核的事,表现了海外华人思乡的情怀。

生:我觉得文章写了作者在访友过程中解开友人珍爱生枣核疑团的过程,反映了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1979年8月,作者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国的见闻,整理成系列散文——《美国点滴》。这篇长篇特写介绍了美国的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灵世界。《枣核》写于1980年4月,据作者介绍,文中提到的友人是高君纯女士,是20世纪30年代作者在燕京大学的同学。

师: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生:“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谈谈你们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有多远,他的心里始终忘不了他的国家。

生:从这句话,我知道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改变了自己的国籍,但他还是忘不了自己的老祖宗。

(全班同学笑)

生:离别故土,最难忘的就是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山山水水,从古至今,华夏民族就有这样依恋故土的情结,我们学过的许多古诗词都表现了这样的情怀。

师:那你能不能念上一两句?

生:我最喜欢苏轼的《水调歌头》,他被贬谪到异乡,远离亲人,思念弟弟,尽管愁肠百转,但他能乐观面对,吟出传颂至今的名句。我就为大家朗诵这首词吧。

(同学们鼓掌,该生朗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谢谢你的精彩朗诵。古人远赴他方往往是赋诗吟诵寄托思乡之情,那么,今天这篇课文中友人不远万里,再三嘱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她想做什么呢?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她要在自家的后花园种下来自故土的枣核,经过浇灌、施肥寄托她想念祖国、思念故乡的感情。

生:是的,她看到枣树成长,就像看到祖国,就像看到祖国在成长,这也是她美好的心愿。

师:(追问)这位友人的经济条件如何?

生:很有钱的。

师:何以见得?

生:从文中“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这句话可以看出她的经济条件很好。

师:那她为什么还要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

生:因为她总感到自己心上缺点什么。

师:那你认为她心上缺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她的心中总有难以弥补的远离故土的缺憾。

师:是啊,虽然现在友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好,但这些未能替代故乡的温暖,这里不是心的归宿。那为什么不请朋友带其他故土之物,一定要带枣核呢?

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枣树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中,所以,她要朋友带枣核。

师:你非常会读书。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的第7至第10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何处可以看出这位老人的思乡之情?

(生有感情地朗读第7至第10段)

师:谁来说一说,你从哪一句看出老人思念故乡?理由是什么?

生:从“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这一句话可以看出老人的思乡之情。“几十里外”说明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证明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显示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这些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生:“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这句话让我感到老人非常思念自己的祖国。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按理应畅叙别情,但现在却不谈这些,以一个“就”字引出“后花园”,而这个“后花园”又是充满了“家乡味”的得意之作。由此可见,她急切地想向来自祖国的老同学倾诉思乡之情,足见其思乡心切。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过旧历年是炎黄子孙的传统,“一”过圣诞,“就”想旧历年,用“一……就……”的句式强调了老友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和分析中,老师感到你们都是有情有义的人,我非常欣慰。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与“枣核”有关的句子,说说它们的作用。

生:“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师:“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和“她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这两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生:前一句写出了她对枣核的珍视,而后一句相比之下情感减弱不少。

生:“托”——表达了老友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形象地显示了枣核贵重的程度。

生:我找到写枣核的句子是:“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一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再三”两字表达出索取生枣核的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字说明老友是为了试种。

师:请大家来品一品,“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和“她突然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这两句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

生:“劈头”这个词语形象地写出友人看到我,急于向我倾诉她思念家乡之情,情之深、意之切,思乡之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师:小小的枣核对友人意味着什么?

生:枣核,对游子来说,就是故乡。

生:我认为,对游子来说,枣核就是一种寄托,看到它就像看到祖国。

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句中所提到的“游子的心境”你能理解吗?

生:身在异国,心系故土,这就是“游子的心境”。

师:不错。文章的标题“枣核”二字有什么作用?

生:“枣核”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

师:那你能不能列几个小标题,将文章的结构理一理?

生:我觉得是: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议枣核。

师:说得真不错。“枣核”不仅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更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几枚生枣核种在异国的土地上,故国的一切出现在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增添了一点慰藉——在朋友的心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同于故乡故土了。物小情切,小小的枣核承载着友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师:(出示海上明月图)看到这幅图画,大家会产生哪些联想?明月象征什么?

生:“月是故乡明”,明月让人想起故乡,它象征思乡之情。

师:谁能吟诵古人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师:请欣赏近现代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播放视频)。

(生沉浸在那一句句思乡的诗句中)

师: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请同学们跟着视频学唱。(生认真地跟唱)

师:请大家有感情地再读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

生:(有感情地齐读)“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师:(出示PPT)请大家积累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却东西门行》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

生:(抄写,诵读)

师:今天的作业:

1.找一个爱国的故事。2.背一首爱国的诗。3.唱一首爱国的歌。

课后反思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有“精忠报国”的岳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有以“警世救国”自箴自策、三易其志的鲁迅,也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从孙中山到陈独秀,从李大钊到毛泽东,从林觉民到秋瑾,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雪耻报国,为了振兴华夏,为了民族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前辈发奋努力,克己奉公,显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枣核》是新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故乡情思”中的一篇,枣核既是贯穿全文的叙事脉络,又是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在课堂教学中,我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主体,让学生在感受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心时,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感,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勇于承担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是空洞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乏味,教育的效果也不佳。结合《枣核》这篇课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情感的体验,以及从古至今的思乡诗歌的吟诵,让学生体会到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感情时刻蕴含在心底。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乡连在一起。几枚生枣核在异国的土地上,将“总布胡同”的小院同“北海”一道带至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添一点慰藉。在美籍华人的心目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

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语文学科中,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感怀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学生感悟

朱哲凯:上了《枣核》这堂语文课,我深深体会到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们对故乡的情感永远不变——除了热爱,还是热爱。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无论情况如何,都深深记住自己是中国人,这值得我们敬佩。

洪元平:乡愁是离乡游子甩也甩不掉的东西,《枣核》中的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使我忽地发现了自己心中家乡的味道。我相信,乡愁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心中渴望家、渴望被爱护的小小愿望。

高田宇:《枣核》这堂课,使我感受到了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爱家爱国的赤子之心。虽然漂泊在外,但心头萦系的思乡感情是无法抹去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文中的主人公对故土的思念凝聚在一颗小小的枣核上,枣核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物体,它承载着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同行评价

《枣核》一文用平实的语言诉说了一位风烛残年的海外游子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这是一个炎黄子孙对根的依恋。整堂课,孙老师用亲切而智慧的话语紧扣文章的线索——一枚小小的枣核,带领同学们体悟了这份浓浓的乡情。

纵观孙老师的教学过程,亮点颇多,撷取两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1.谈话式教学自然流畅,闪现智慧。没有刻意的发问,整堂课在孙老师的引领下自然流畅地展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开始,孙老师问:你们吃过红枣吗?什么味?它有什么疗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随即又一问:你们知道枣核承载着怎样的情感?便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对课文的读、思之中。当学生有感而发:离别故土,最难忘的就是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山山水水,我们学过的许多的古诗词中就有这样的情怀。孙老师趁势邀请他吟诵两句,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深化了学生对乡情的理解。学生交流到“有人不远万里,再三托‘我’带几颗枣核给他,是为了寄托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时,孙老师追问:“友人的经济条件如何?何以见得?”让学生在思辨中充分领会祖国、故乡是心灵的归宿,它弥足珍贵,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看似轻松、随意的谈话,实则体现了孙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平淡从容之中可见孙老师的教学智慧。

2.根据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枣核》一文传递的是海外游子的思乡之音,这份情感是深厚而深刻的,这对于只有十二三岁的初中生而言,由于经历、阅历所限,要完全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绝非易事。若忽略此点,教学中势必会出现学生的无动于衷,或与文中的情感格格不入,但孙老师充分认识到了这点,整堂课都在积极调动学生生活、情感的经历,缩短与教材的距离,无论是让学生浅吟低诵思乡的诗作,还是让学生欣赏海上明月图;无论是让学生观看余光中的《乡愁》视频,还是让学生聆听爱国歌曲《我的中国心》,无不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课文所表达的乡情产生了共鸣。

吴 燕(铁岭中学语文教师)

小小的枣核承载着海外游子的一片思乡之情、爱国之情,萧乾的《枣核》正是一篇以小见大的优秀散文。这篇课文无论是立意、选材还是构思方面都是值得老师好好教的。

孙老师上课遵循教学规律,学生在朗读全文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这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然后她又让学生“找到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检验刚才的概括是否正确。学生能做到这两点,基本上就能做到“纲举目张”。接着,孙老师在这基础上继续品析句子、词语,分析文章谋篇布局的特点,文章题目“枣核”的作用,教学一气呵成。

一堂课既要实实在在地教文本知识,也要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孙老师这节课做到了这一点。在这节课的后半部分,孙老师出示“海上明月图”,让学生说出文学作品中明月的象征意义,让学生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再欣赏余光中的名作《乡愁》,跟着视频学唱《我的中国心》,这些很好地做到了“文道统一”。

如果这节课的结尾部分再加上写作指导,借鉴本文以小物承载美好情感的手法,让学生调动他们的生活阅历谈谈类似的经历,那可能对学生学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大有裨益。

徐 娟(铁岭中学语文教师)

专家点评

结合课文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枣核》是一篇散文,也是让学生感受海外游子对祖国怀有深厚真挚“感情”的好教材。

孙老师开始上课,先出示“红枣图”,给学生直观的形象化认识,再问“吃过吗?什么味?有什么疗效?”这就进一步从视觉移到味觉,勾起学生真切的生活体验,从而对红枣有了亲切感、喜爱感。在此基础上,再展示“枣核图”,不仅点明了课题,而且为上好这节课在学生心理上做了情感铺垫。

转入正课,孙老师善用一连串精心设计的教学提问引导学生真读书、细读书、深读书。“请同学们散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同时培养学生高度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用一句话或表达感想,或进行评论,或提出建议,或抒发情怀,这在生活中时常会碰到,要做到准确、清晰、简洁,是不容易的。孙老师抓住这点长期训练,学生是很受益的。另外,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这是培养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含义深刻的句子作深入理解并分析其作用,这也是考点所在。孙老师把培养语文能力和素养自然地贯彻在日常的教学之中,但又非“言必称考试”,这是很可取的。教课文,一定要抓重点、难点、特点和亮点,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孙老师问:“再三托付‘我’带几颗普通的枣核,她想做什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她心上缺的是什么?”“‘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和‘她放在手中,像比什么都贵重’有什么不同?”“‘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句中的‘游子的心境’你能理解吗?”这些问题,有的是激发学生对关键句的深刻理解,有的是通过比较分析领会用词的精妙,有的是对主旨的正确把握。实践证明,这些问题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学生的思路,点亮了他们的心灵,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了默契,师生之间也心有灵犀,这样心灵相通地上课,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高涨的,教学效果自然是特好的。孙老师教学总是为学生提供舞台,尽量让学生亮相,展示才华。例如“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那你能不能列小标题,将文章结构理一理?”这是由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的转化。学生说“枣核”是贯彻全文的线索,学生整理出的结构脉络是:“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议枣核”,多么准确而精彩的回答!教学贵在启发和点拨,由学生充分而有效地“动起来”折射出教师精心预设的匠心和学识人格的魅力。

教语文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但同时又要学会走出文本,千万不可进而不出,“死”在文本里。孙老师谙熟此道,她会从文本出发,适度发挥,运用课外知识和生活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例如,课快要结束时出示“海上明月图”,让学生思考“产生哪些联想?明月象征什么?谁来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如此设计,又把文章的思乡情和爱国心升华到新的高度,这种德育目标的落实绝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学生脱口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古诗名句,再欣赏余光中名作《乡愁》的视频,还跟着影像学唱《我的中国心》,这样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而又充满“语文味”的教学,不是“文道统一”的范例吗?

如果要说不足,这节课的语言因素还可进一步发掘。学习语文,非得重视语言训练不可,离开字词句篇的语文课,难免会虚浮、空泛,其工具性的落实也必然会打折扣。

杨峻岩(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个人再反思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耳边常常响起这句歌词,曾几何时,有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语文课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体现工具性,还要有机地将德育教育落实在语文教学之中,体现“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枣核》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文章,自己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较为满意的,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文中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情,还将学生已有的知识深度挖掘,在温故、拓展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杨峻岩老师的“这节课的语言因素还可进一步发掘”的点评意见,让我在课后也静静地反思一番。正如杨老师所说“学习语文,非得重视语言训练不可”,这是学语文的根本,没有根本,何来枝繁叶茂?如何将德育教育和语言训练有效地结合,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