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因为有了你,我的想法才美丽

因为有了你,我的想法才美丽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是因为她有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钱学森、钱三强先后去世,引来了人们对钱氏家族的关注。钱氏家族是一个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许多福音的家族。这个家族有一本《钱氏家训》,流传了上千年,家训内容要求到位,让人敬佩。在他的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四百余人。有的家长是无奈,态度很好,但苦于生计问题,无法学习。

因为有了你,我的想法才美丽

——写在前面的话

尊敬的家长:

我知道你很忙,家教又是非常复杂的学问,所以我想尽办法,提炼出家教的一般规律,然后写一本家教方面的书,以帮助你提高家教的效率,这是我企盼已久的事情。

每次跟家长接触,都觉得有很多话题要讲。一般情况下,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但不知有多少家长存在着教育疑惑。有些家长很自信,但自信的后面潜藏着诸多不当。比如娇惯孩子,有些家长也知道这样不行,只是改不过来,也有些家长认为只有这样才算疼爱孩子,并不以为这就是娇惯。情感完全模糊了他(她)的眼睛,其他的意见一概不听,由此很容易导致各种孩子问题。

还有些家长,面对孩子束手无策。

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孩子厌学,或者小时候喜欢学习,越长大越不喜欢学习?为什么有些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为什么有些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却很糟糕?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学校是个“乖娃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有些孩子和伙伴们在一起时有说有笑,可是和家长在一起就不爱说笑,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想什么?为什么来了客人,有些孩子不懂得接待……一个个为什么,让我们很无奈。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问题在孩子身上,但根源往往还在家长身上。

面对以上问题,家长们很着急;可是光着急不行,要想纠正孩子的问题,就要纠正家长自身的问题。但是要想改变这样的家长,谈何容易?

不过事情总得一点一点地做,这就更坚定了我写这本书的信心。

我本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怎么会做起家庭教育来?很显然,就是责任心驱使着我,当看到问题学生一个个出现在我眼前时,一种悲悯情怀就涌上心头。我想,多可惜的生命啊!本来他(她)是可以塑造得很好的,只是……

我做高中阶段教育时,就不断接触到这样一个事实——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孩子。

比如说,有一个这样的青年,大学毕业后,曾去应聘,但大部分公司在面试时,都将其拒之门外,待在家里的时间越长,心情越不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融洽。深入了解才得知,他家的经济条件比较优越,孩子在幸福呵护中成长;再加上孩子从小体弱多病,因此父母更加疼爱他,家里的活,父母一点也不让他碰,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这样的家教现象在中国比比皆是。每当听到这样的事,无不叫人揪心。

相反,成功的例子也让我兴奋不已。比如哈佛学子刘亦婷为什么会成功呢?就是因为她有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有人把她的成功概括为“刘亦婷模式”:“亲情互动+理性导航=顺利施教+健康成长”。

钱学森、钱三强先后去世,引来了人们对钱氏家族的关注。钱氏家族是一个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许多福音的家族。远的不说,仅说近现代,钱家就出现了人才“井喷”现象,除了已编成绕口令的“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还有许多杰出的父子档人物,如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穆、钱逊父子……还有杭州钱家钱学榘的儿子:2008年10月8日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

有消息说,当代国内外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在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为什么钱氏家族里有这么多成功人士呢?我以为,首推成功的家教。这个家族有一本《钱氏家训》,流传了上千年,家训内容要求到位,让人敬佩。

中国有四百多个姓氏,有多少个家族有家训呢?特别是当代13亿人口中,有多少个家庭制定了家规呢?

很多国外成功的家教,也让人很受启发。比如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涅狄格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竟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的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四百余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多么重要的第一“学校”!

孩子的问题,有些属于孩子自身,有些属于社会,但更多问题的根源在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早期教育。因此,我经常通过学生表现来看家长,又通过家长推测学生,这样做,多半没有什么差错。家庭教育好的,孩子很多问题可以避免,学校教育也更好。

现在有一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词,那就是,“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多么美丽的承诺!就是这句广告词,推动着我努力向前,苦苦耕耘,一颗善良的心就是最好的动力,于是我定下心来,决计写这本书。

振兴民族教育,就要从振兴家庭教育开始。

振兴民族教育的希望,从振兴家长教育开始。当然也有学校教育的责任,但是家庭教育承担着更大的责任,核心就是家长的责任。

但怎么写呢?

在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非常丰富,现在又有大量外国的家教经验,不断涌入我国市场,更有一批痴心于家教的志士苦苦耕耘;所以在市场上有很多家教书籍,让广大家长有很多选择的余地,但我也认为这并不一定是好事。书不在多,而在精。家长都这么忙,看书不容易,哪有很多时间教孩子呢?于是,我总想找一条简便的途径,让家长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获,让家长一下子掌握家教的金钥匙。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书。

我写本书的理念,就是期望家长一册在手,就能通晓教子成功的秘诀。

本书既注意生动的故事,给家长生动可感的形象和启发,更注意理论总结。因为故事虽是具体的,却是别人的,再好的故事也只能说明别人的成功。人是不同的,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因此,我努力为家长寻找家教的基本原理,以指导实践。

本书选取的八大矛盾,就是八个基本原理。这既是每一个家长都很容易遇到且一定会处理的问题,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掌握了这八大矛盾处理方式,就基本解决了家教的主要问题。

我们常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西方有句俗语:“一百个老师比不上一个家长。”可见家长的作用多么重要。可是如果家长没有学习家教知识,怎能胜任第一任老师的职责?以往,我们只强调了家长的教育地位,却忽视了家长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不科学的。

特别是现在,孩子的成长环境从来没有这么复杂过,孩子一出生就面临着很多不利环境,比如特别盛行的娱乐文化,稍有不慎,孩子就很容易受其不良影响。

当然,家长学习有其特殊性。有的家长是无奈,态度很好,但苦于生计问题,无法学习。有些觉得根本没必要学习,甚至越是不懂的人,越是自以为是,贻误孩子实在是太严重了。如何处理家长成人化与重新学习之间的矛盾?处理好了,家长就会自觉学习;一旦家长学习了,很多问题就明白了。所以学习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有为”好呢,还是“无为”好呢?是成天围着孩子转好呢,还是放手让孩子获得锻炼好呢?当家长面对一系列问题,就不会盲从,不会着急。

如果家长配合不力,就会经常发生意见分歧。不仅夫妻之间,还有年轻夫妻与公婆(外公婆)、外公婆与公婆之间等的矛盾。如何建立密切的夫妻关系,如何发挥夫妻各自的优势,如何塑造具有战斗力的教育堡垒,是教育的重要前提。由于当前父母辈与祖辈之间的矛盾都很突出,本章只选取了婆媳矛盾的处理做详细讲解,其他关系的矛盾可以此为鉴。

要教育孩子,往往要求家长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家长的身教重于言教,但当前打工成风,很多父母远离孩子,到外地谋生,远离孩子与陪伴孩子的矛盾十分突出。教育孩子是家长的主要义务,因此必须要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远离孩子怎么保证孩子健康成长,陪伴孩子又如何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成了当前很多家长的难题。距离远了,如何拉近;距离近了,如何拉远,这都是不容易处理的矛盾。但不管如何,还是一个放与扶的问题。

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矛盾。家长对待孩子,不是物质的,就是精神的。人类生活也就是这两者构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精神。正因为如此,要特别警惕物质对精神的束缚,在人的成长道路上,精神永远高于物质,不管物质多么富有,精神一定要超过物质,否则物质上的富有,就是精神的灾难。教育孩子要十分注意物质的限度。当前为什么富有的家庭反而教育问题更突出呢?不是物质富有不应该,而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没有紧跟物质提高。精神的方面落后于物质,所以现在物质富有了,反而令人更操心了。面对当前很多家长侧重物质投资的不良现象,必须要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教育和投资。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要把人的精神教育放在第一位。因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精神追求中,那些在事业上有大成就的人就是如此,马克思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贫困中事业大成。

严格与慈爱。严格的家长往往注意孩子精神方面的教育,限制物质享受,而慈爱的家长更多地陷于物质的满足中,使孩子精神层面上无法得到完美的教育。严格很容易冷漠、简单,甚至粗暴。慈爱很容易滑向溺爱。严格得法,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慈爱不当,则是斩断孩子前程的温柔刀子。现实中,更多家长溺爱孩子,难以把握严格与慈爱的尺度,特此,提出要发扬以严慈相济为主的教育模式,夫妻双方要互相配合。

严格在什么地方?慈爱在什么地方?这就不能不涉及第六大学业与家务方面的矛盾。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很高,不让孩子做家务,学业上严格,家务上放得很松,家长的慈爱乃至溺爱往往表现在家长包办家务。人本身应该是独立的,做家务其实就是教孩子学会独立,学会做人。家务事虽然都是小事,但是小能见大,孩子做人的教育,基本体现在家务事中,孩子失去了做家务事的机会,其实也失去了很多做人的机会。所以做家务事,体现了孩子与亲友的和谐相处,体现自理意识和习惯培养。一个不会做家务的孩子,做人无论如何都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

学业与做人。因为做人虽然需要建立在家务事中,但是又远远不止在家务事中,做家务事是其中教育做人的一个载体,做人教育(德)与学业(智)正好并列成为孩子学习的重要内容,学习做人与学习学业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的内容。忽视做人教育,往往就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让学业成为家教的全部或者成为家教的主要内容,使做人教育无立锥之地,更何况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因此,有必要单章阐述。

孩子自主与家长做主的矛盾处理。孩子教育有一项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立足于孩子独立自主。人最终是要独立的,所谓“千岁的父母也保不住百岁的儿”,父母的包办代替,都是完全错误的,不利于孩子成家立业,不利于孩子走向社会。教育孩子学会独立自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教育孩子独立自主,不是孤立的行为,是贯穿在学会做人,学会做家务,学会学习的内容中。怎么做都是为了孩子独立自主,早日成人成才,所以要单独讲解,有利于增强家长对孩子独立人格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家长的客体地位。当前孩子的自主意识非常强烈,但是家长过于关爱,又使孩子丧失了自主空间,为此这一对矛盾也是很突出,有必要剖析一番。

近年来,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同时还出现了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留守家庭等。因此,家庭教育不能只是一个家庭自己的事情,一定规模的家庭联合教育形式很重要。让孩子走出单一的家庭,在社区一起活动,共同成长,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政府的参与引领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这点,我国做得很不够,希望全社会形成共识,早日铸就家教的统一战线。

仅以此书奉献给广大家长!

希望家长教育成功!

南昌一孔自天然教育研究所胡挺飞

2010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