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总在出错不是错

总在出错不是错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我反思后,发现还真不能简单判定这就是孩子“出错”:我们看到的“错误”,真的是孩子犯错误吗?当然,说孩子乱扔玩具不好,这也是成人的标准,而对从来没有要求这样的孩子而言,也是没有错的。特别是当孩子的“错误”是出于他们的好意,就更不能因为结果不好就去否定孩子的动机。另外,当孩子意识到不用担心“错误”的后果时,他们会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不仅可以从中汲取教训,更可以继续放开手脚去尝试和探索。

场景2 总在出错不是错

有段时间,我3岁的女儿经常出错,我也难免会着急。可是我反思后,发现还真不能简单判定这就是孩子“出错”:我们看到的“错误”,真的是孩子犯错误吗?当孩子真的是犯错误了,我们作为家长,所采用的方式是恰当的吗?

让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

例1:孩子在画画,画面是描述大自然的,但孩子在画草坪时,把小草画的乱七八糟,与画面极其不协调,真是难看。此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有些父母看到这样,会急于发表自己的评论,甚至想要去制止孩子,让他们按照父母的想法改过来。但是,你知道孩子为什么这样画吗?也许,孩子是按照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故意这样画的,他描述的是风雨后的场景,或是小草被动物踩乱了的样子。

家长这样的表现,实际上是在以成人的视角来看孩子,还总希望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但这样做,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而且还让孩子感觉不被尊重。所以,家长大可不予干涉,等孩子创作完了再听听孩子对画的解释。

例2:孩子小,不懂爱惜东西,拿着一个玩具玩着玩着就扔了,你严厉地说:“有本事你再扔一次!”结果,孩子真又把玩具给扔了。此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这种情况发生后,你会不会火冒三丈?说实话,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你的孩子比你还委屈!幼儿很难明白反话正说,不明白你说话的真实含义,于是,孩子真按照你说的去做了!

当然,说孩子乱扔玩具不好,这也是成人的标准,而对从来没有要求这样的孩子而言,也是没有错的。当然,若孩子是4岁以上,这真的是故意了。

例3:孩子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牛奶,谁知手一滑瓶子掉在地上,牛奶全洒了!此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孩子小的时候,身体协调性不足,他们想自己做事,但往往“结果”不尽如人意。这里引用一个例子,据说是科学家斯蒂文·格伦孩童时的事。他妈妈是怎么处理的,大家看完应该会有所感受。

妈妈看到牛奶洒了,没有责备地说:“格伦,你做了多棒的垃圾!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一滩牛奶呢!既然已经这样了,儿子,你愿意在‘奶河’里玩一会儿吗?”“当然!”格伦高兴地玩了一会儿后,妈妈又说:“不管怎样,你把地弄得一团糟,你得打扫干净,我们可以用海绵、拖把或抹布,你喜欢用哪一种呢?”格伦选了海绵,和妈妈一起收拾好地板上的牛奶。干完以后,妈妈又说:“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失败的尝试,没能让你的小手抓住这个牛奶瓶子。现在,我们到院子里去,给瓶子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发现怎样抓得住、掉不了?”格伦很快就发现,只要他两手握紧瓶嘴的那部分,瓶子就不会掉下了。

例4:你的某位邻居与你关系很好,有一次邻居来串门时,孩子正在看书。你让孩子跟客人打招呼,可孩子却根本不理你。此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发生这种情况,你是否觉得特别没面子,认为孩子不懂礼貌?其实,孩子发生这样的情况,也许是孩子太入迷、太专注了,没有听见你说的;也许,孩子是真的不“喜欢”这个邻居。

对于第一个原因,如果你强行打断孩子,这就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而对于后者,孩子没有必要和你一样,有同样的喜好。孩子不喜欢一个人,有可能是你根本没有注意的原因,例如对方身上有烟味,或是这个人曾经踢了别人的狗,孩子不喜欢这样的行为。所以,了解孩子,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看问题。

例5:周末你带孩子出去玩,你承诺会找出风筝给他带上。可是第二天大家都忘记了,大家出门后孩子才想起来,不依不饶地非要他的风筝,并且当众哭闹。此时,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第一反应是不是孩子太“无理取闹”了?如果孩子不能停止哭闹,你会不会用“高压政策”强迫孩子住嘴并认错?

其实明明是我们错了,可是我们却一点都没有察觉到,反而还觉得孩子不懂事。本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懂得,家长也会粗心大意,也会犯错,但家长会坦白承认自己的疏忽并真诚道歉。我们还可以趁机和孩子一起讨论,下次怎样做才能不忘掉任何一样东西。

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应该明白:家长要能从消极事件中,发现积极因素,首先肯定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方面,而不对结果做出“道德”评价。特别是当孩子的“错误”是出于他们的好意,就更不能因为结果不好就去否定孩子的动机。常常被否定的孩子,长大了以后怎么可能不畏手畏脚呢?

肯定式的纠正法,既保护了孩子的正当想法或做法,又不会破坏孩子的情绪,因此孩子更能开放地与你沟通。另外,当孩子意识到不用担心“错误”的后果时,他们会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不仅可以从中汲取教训,更可以继续放开手脚去尝试和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