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典诵读,涵养一颗诗意的心灵

经典诵读,涵养一颗诗意的心灵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的经典诵读实验进行了3个月后,老师们发现日复一日单调机械地背诵对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件苦差事。我仿佛看到一股温暖的清流潺潺地流进孩子们的心田,涵养着一颗颗诗意的心灵。在颇具规模的经典诵读现场,每一位学生都有演出任务,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感受祖国经典的博大精深。同月,高密市组织“凤城诗韵”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参与活动的老师考虑到安全和经费问题,提出编排个人或小型集体节目的建议。

(三)经典诵读,涵养一颗诗意的心灵

2007年,书香校园建设正有序展开。一位老师借用李振村的一句话主动向我请战:“经典是美的,但这种美不会主动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典是处于沉睡状态的。这就需要我们这些文化传承者带领孩子去激活它,而激活离不开学校和校长的支持,我们等待您的回答。”看到老师们已经具备了自觉的革新意识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感,我为之高兴,也借用李振村的话:“想干,就必须脚踏实地地坚持下去,让孩子们拥有强烈的诵读欲望,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拥有高雅的阅读品位,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

1.唤醒,让经典融入生活

优美的古诗配乐诵读声在校园里回荡。我们的老师已经开始了对经典的唤醒,全力营造浓厚的经典诵读氛围,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我们用经典诗文丰富宣传栏文化、长廊文化和班级文化等,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处景观都生情,做到“校园无闲处,处处皆教育”。

与此同时,各班级也开始了“我与经典同行”的活动,老师们跟孩子一起背诗、诵诗、赛诗,充分利用学校的环境资源开展别开生面的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有一片桃园,三月桃花盛开,我们的语文老师就地取材,组织开展“桃花诗文节”。孩子们赏花、咏花,不亦乐乎。冬天的第一场雪,老师们让正紧张复习的孩子放下课本,打雪仗、堆雪人,情不自禁地吟咏关于雪花的经典篇章,在冰天雪地里度过了难忘的“雪花节”。孩子们的热情被点燃了,经典情结被有心栽花的老师们唤醒了,在琅琅的诵读声中,经典已经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我们让经典融入生活,就是希望孩子对宇宙万物、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都有所关注。如果一个人对草木、鸟兽都关心了,那么对同伴、对家乡、对国家能不关心吗?

2.选择,让经典彰显活力

10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接触一些可以受益终生的东西。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适合孩子的,有些经典距离孩子的生活十分遥远,枯燥难懂,有些精神层面已经与现代社会背道而驰。为了剔除那些沉闷艰涩的文本,把那些涵养民族精神的“营养品”推荐给孩子,我们开始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段时间,我校语文老师几乎把办公室搬进了阅览室。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小学生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和“朝阳读书计划”要求,品味每一首唐诗、宋词,咀嚼四书五经的每一个语段,比较、甄别每一篇名作,精心编制系列古诗文背诵篇目和经典书目。初稿形成后,我们又让学生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通过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孩子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内容,编辑适合儿童诵读的教程。最后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对已有的材料进行了筛选,分层次地选编了几百首经典诗文,编印成《诗文选萃》和《文海撷英》,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套丰盛的经典大餐。对《论语》《四书》《五经》《国学启蒙》《弟子规》《大学》等经典国学名著,我们也选择部分适合儿童吟诵的精华内容纳入诵读范围。学校还购买了大量的有关古诗文诵读的光盘、录音带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音像材料,为学生大量诵读古诗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丰盈,让经典步入鲜活

当我们的经典诵读实验进行了3个月后,老师们发现日复一日单调机械地背诵对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件苦差事。南怀瑾先生说:“读中国书,要高声朗读,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他还特别指出:“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应该像唱歌一样,很愉快的。”怎样才能让诵读像唱歌一样愉快?我们为此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第一,丰富经典的内涵。经典是传统的、民族的。《论语》、唐诗宋词、四大名著、流传千古的美文,这是经典的基础。但我们中华民族需要传承的文化瑰宝还有很多,我们的老师把“奇妙无穷的灯谜”“整齐上口的对联”“经典的小古文”都作为经典的课程。后来又把优美的歌词和“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推荐词等时代元素也纳入经典的范畴。在实验老师的努力下,多元开放的经典成了一条河流,在悠悠岁月里穿行,不断吸纳最新的思想小溪,荡漾着生活的浪花。经典诵读焕发了活力,孩子们快乐地享受着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经典大餐。我在班车上、校园里,经常看到三三两两的孩子拍着小手对对子,和着节拍唱古诗,歪着脑袋猜灯谜……我仿佛看到一股温暖的清流潺潺地流进孩子们的心田,涵养着一颗颗诗意的心灵。

第二,丰盈经典的形式。经典诗文中积蓄了很多美好的人性元素,我们的责任就是不断地挖掘这些人性元素,让学生充分体会感悟它们。让学生的心灵在这美好情愫的浸润下变得柔软,让感觉变得敏锐,让人生变得幸福。于是,我们又开始了让经典步入鲜活的“快乐诵读”实验研究。每一个学段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了自己的小课题。例如:低年级的经典表演唱,老师们把《三字经》《弟子规》和上儿歌的旋律,时而诵读,时而歌唱,经典诵读课充满了童心童趣,不再枯燥乏味。中年级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经典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举行小品表演会,将古诗中优秀的篇目在欣赏的形式上加以创新,配上音乐、画面、情境、舞蹈,在班内或级部中表演,领略古诗的意境美。高年级尝试经典新读,把经典进行综合分类,开办了花卉诗社、边塞诗社、新诗诗社、美文驿站等班级社团。喜闻乐见、常变常新的诵读形式点燃了儿童经典诵读的热情。

经典诵读节,我们全校师生用歌唱、绘画、舞蹈、朗诵、短剧、游戏、书法等形式对经典进行精彩演绎。在颇具规模的经典诵读现场,每一位学生都有演出任务,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感受祖国经典的博大精深。同月,高密市组织“凤城诗韵”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参与活动的老师考虑到安全和经费问题,提出编排个人或小型集体节目的建议。我在办公室里权衡了一个上午,我知道参加市里的演出多一个孩子就要多一份责任,多一笔投入,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学校是不小的压力。但斟酌再三,我还是坚信参与和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在6年的小学生活中,孩子们能拥有几次把自己的风采通过电视屏幕展示给自己亲人,展示给全市80多万父老乡亲的机会?或许对有些孩子来说,这将是值得珍藏一生的童年记忆。我希望当孩子成年后,提起自己的母校,提起童年的生活,眼睛里会有真诚的向往,幸福的回忆。在下午的筹备会上,我跟老师们说,多出节目,出好节目,出大型集体节目,让尽可能多的孩子拥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市大剧院节目演出现场,全市17个节目,我们学校就成功选送了《枫桥夜泊》情景剧、《唐诗是传家宝》、《登鹳雀楼》、《月下对唱》等5个优秀节目,仅学生演员就有500多名,调用班车十几辆。我们的很多家长朋友也自发地来了,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箱箱矿泉水,热心地和老师们一起给孩子化妆、补妆,组织孩子上、下场。看着快乐忙碌的家长和老师,听着孩子们在舞台上声情并茂地诵读,收获着观众座区里啧啧的赞叹,我为学校的投入感到物有所值。到如今,我还时常翻看师生们精心设计的诵读节目,领略经典的魅力,品尝参与教育的芬芳。

童话剧《瓜园诗情》脚本节选

第一幕

幕启:放歌曲《四时田园杂兴》。

前奏:(9个西瓜依次爬上)

第一遍歌词: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5棵向日葵拉手上,在舞台左后角第3排,第一个与第5个西瓜对齐)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朵鲜花拉手上,在舞台左后角第2排,第一个与第6个西瓜对齐)

第二遍歌词:(老爷爷上)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锄地8下)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擦汗2下)

间奏:(老爷爷放锄,摸瓜3下,摸最大一个向观众竖拇指)

第三遍歌词: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向左锄地8下)

《瓜园诗情》剧照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擦汗2下)

第四遍歌词: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转身向右锄地8下,距离靠前)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擦汗2下)

尾奏:(锄地到舞台中央放锄)

老爷爷表演:今年老汉我78,种的西瓜个个大。明天西瓜就熟了,谁吃甜掉他的牙!哈哈哈!天不早了(手搭凉棚看天),我要回家了。

(放《乡村四月》片段,爷爷扛锄绕西瓜下台)

第二幕

夜幕降临,繁星闪烁。

(放鸟鸣声)咏诵《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放兔跳声,兔上,摸最大的西瓜)说:西瓜真大呀!

(兔跳到舞台中央)表演唱:

爷爷的西瓜大又圆,瓜儿一定甜又甜。偷偷摘个大西瓜,回家解解馋!

(小跑步,东看看,西望望)说:没有人!

(回头拽最大的西瓜)说:嘿——

(放歌曲《小白兔摘瓜》)表演唱:

小白兔,它摘西瓜(兔跳到西瓜后)

瓜儿圆,瓜儿大(手做摸瓜状,双手打开举上)

抱也抱不动,背又背不下(做抱状,做背状)

急得小白兔围着西瓜转呀嘿转呀(围着西瓜跑步)

哈哈!(双手打开举上)

小白兔它动脑筋,想出一个好办法(两食指在头边画圈)

它推着西瓜骨碌骨碌滚回了家呀,嘿!滚回了家呀!(张开双手向前推,西瓜爬下)

演出结束后的总结大会上,我们的老师激动地说:“刚开始因为参加人数太多,组织困难,排练麻烦,不止一次地埋怨过校长,嫌您不参与其中不知其味。可是,当我们坐在台下看着几百名孩子自信优雅地走上舞台,我们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当我们连连收到学生家长不胜感激的短信,我们收获了教师职业的快乐;在现场雷鸣般的掌声里,我们体验到作为一个双语人的骄傲。劳累在顷刻间变成了快乐的泪水,我为自己能拥有把这么多孩子送上舞台的机会感到自豪……”我的笔记本上至今还保留着老师们发自肺腑的话语。在迷茫彷徨的时候,在难以取舍的时候,我会一张张地翻阅,一句句地温习。老师们或许不知道,我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多少走下去的力量,找到了多少把参与教育办成特色的信心。

4.评价,让诵读成为习惯

我曾经跟老师们说,“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但作为中国人,有几个人读过四书五经?即使是一名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又有几个人可以背诵《论语》和《大学》?而这一切要让一群10岁左右的孩子做到,并不是坐着想想就能办到的事。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自身具备能够传承经典的素养,需要我们有一种坚持不懈走下去的信念,需要我们以学习者、同行者的姿态开展实验研究,需要我们的老师也能主动地亲近经典,热爱经典。

学校曾开设“经典赏析课”,希望借助课堂评价来推动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中受益。一次闲谈中,一位老教师的几句话给我很多启发——该记忆的时候就让孩子们记忆,不该理解的时候不要强求理解,这才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不要错用教育原理扭曲了人性,浪费了儿童的美好时光。我们都知道,现在“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而且很多经典是需要用人生的阅历、生活的积淀去理解的。面对经典需要少一些咬文嚼字的解读,多一些量上的积累,当孩子在生命的历程中看到此情此景,能想到此诗此句,这就行了。

我知道评价的引领作用,更明白科学的评价会成为经典诵读实验推进的“催化剂”。几年来,我们借助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不断刺激、强化学生们的诵读兴趣,引领全校师生共同诵读经典,自觉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塑造优雅的人格。学校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主要采取古诗文“考级制”,把师生共同确定的必背经典篇目按难易程度分为三级,每一级都有具体的考评内容,分为必考和自选两部分。初级以《三字经》《弟子规》等韵文和五言古诗为主;中级以七言绝句和律诗为主,并适当增加《古文观止》中部分内容;高级以宋词和小古文为主,增加《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诗经》中的部分内容。我们还制定了相关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低年级每学期必考20首,采用教师负责制;中高年级每学期必考30~50首(篇),采用班长——科代表——组长负责制。自选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吟诵、歌唱、表演、作诗、诗配画、办诵读小报等。按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实施免考制、加分制,在考级上要体现创新。我们通过每学期的考级评选出“古诗背诵小明星”等激励性称号,并给予他们参与下一步考级的权利,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期末,学校对每个班古诗背诵情况进行考查,将经典诵读情况、古诗文教学的成绩纳入教师年终评估,对那些将诵读活动开展得扎实而富有成效的班级予以表彰。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很多老师也主动地开始了经典诵读。早晨在公园晨练,发现我们的一位老师手里时常拿着小纸条在慢跑,后来才知道她每天都给自己安排了诵读任务。我跟她开玩笑说,公园里那些听着经典开放的花也有了诗意。教孩子诵读经典不只是孩子进步,老师和家长也跟着一起进步。我们与家长携手建立诵读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诵读数量、诵读进度和诵读质量,记录学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诵读过程,既能起到激励评价作用,又实现了经典诵读由学校向家庭的延伸。今年刚升入三年级的子懿背诵了不少韵文,她的妈妈在孩子的诵读档案里记录下这样一段话:自从子懿熟背了《弟子规》后,以前几乎从未做过家务的女儿开始主动帮父母收拾家里的卫生,也不再和父母顶嘴了。因为她从《弟子规》里知道了什么行为是对,什么行为是错。对于孩子的这种变化,家长和老师都赞不绝口。在家长会上,子懿妈妈风趣地说:“我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效果竟不如沉默无语的书籍,看来真得让孩子多读书!”

我们用经典滋养心灵,陶冶性情,就是希望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孩子们面对日出日落、风霜雨雪等寻常的景致,面对生离死别等人情百态,能萌发一些诗意,唤醒一些诗情,这就是一种幸福的人生体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