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发“我”的宝藏

开发“我”的宝藏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觉得自己没有一篇成功的作文。“对!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主要来写‘我’的故事。其实,‘我’是作文材料的一个巨大宝藏。在这个宝藏里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写作材料,而旦这个宝藏正如成语形容的那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旧的故事还没写完,新的故事又产生了。可惜这么一个富饶的宝藏,以前一直沉睡在每一个人的身边而没被注意呢。如今,我们要努力开采了!举个例子吧——”我问一个男生:“你身上有伤疤吗?”

开发“我”的宝藏

我让学生们写一篇周记,谈谈对作文的感受,“想了解大家的真实想法”。

翻阅完周记后发现,学生们在写作上的困惑,仍然是“写不出”“没什么可写”的问题。我归纳有:

1.不知道该写什么;

2.没什么可写;

3.写出来的作文,一半是真一半是假;

4.写不出心里话;

5.不知道怎样选材。

△ 每当我拿起笔的时候,总感到每天都一样,太平淡了,没什么可写。我觉得自己没有一篇成功的作文。(一女生)

△ 我真羡慕《优秀作文选》中的那些同学,他们的生活真有劲!能有那么多事情可写。(一男生)

△ 老师让我们留心身边的各种事情。我留心了,仍找不到好内容。比如《可爱的校园》,我觉得校园不可爱,就那么一个操场,几棵树。《街头见闻》,我没见到有趣的事情。《记一件团结友爱的事》,班级里没有特别友爱的事,最多是借一块橡皮或一把尺,几句话就写完了,一点不感动。(一女生)

我告诉同学们:“世界各地的建筑有很大的不同,阿拉伯地区的建筑大多是用石块垒成的,非洲丛林地区的建筑大多是竹木搭建的。我国也一样,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人们建造窑洞;在云南、广西的山村,有许多竹楼,因为那儿满山遍野都是竹子。在盛产水稻的江南,以前造房子就都用稻草盖屋顶。这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地取材’。以前交通不发达,人们建造房子往往是就地取材,本地出产什么,就用什么做建筑材料。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写作也应该就地取材。‘就’,解释为‘就近’、‘靠近’的意思。那么,最靠近我们每一个人的写作材料是什么呢?”

学生们恍然大悟:“我!”

“对!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主要来写‘我’的故事。其实,‘我’是作文材料的一个巨大宝藏。在这个宝藏里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写作材料,而旦这个宝藏正如成语形容的那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旧的故事还没写完,新的故事又产生了。可惜这么一个富饶的宝藏,以前一直沉睡在每一个人的身边而没被注意呢。如今,我们要努力开采了!举个例子吧——”

我问一个男生:“你身上有伤疤吗?”他迷茫地摇摇头,显然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就是说,你身上有过摔跤或别的原因留下的疤痕吗?”

他点点头:“有的,我手上就有。一次是在二年级,放学后和同学们狂奔,奔得太猛摔了一跤,手背擦在水泥柱上,呶——”他举起左手。“还有一次是过年时,我帮妈妈削土豆,刀太快,不小心削去了手指上的一块皮。”

我对大家说:“这不是一篇很好的作文材料吗?顽皮留下了一块伤疤,帮妈妈做家务留下了又一块伤疤,从中反映了‘我’的一段成长历程。题目就叫《伤疤的故事》。”

“我没有伤疤,写什么呢?”一女生问。

“你的‘宝藏’和他的‘宝藏’是不同的,你应该写你的故事。我问你:最近做了什么?我问的是在家里。”

“没做什么。”女生迷茫地回答,“回家后做作业,看会儿电视,然后睡觉。”

“妈妈让你洗碗吗?”她摇摇头。

“你每天的午饭呢?”

“妈妈给我准备好的。我只要放进微波炉热一热就行了。”

“微波炉——你会用吗?”她点点头。

“会用它炒菜吗?”

她又点点头:“比煤气灶炒菜方便,而旦快,也不怕油溅出来……”

“瞧,这不是作文材料吗?老师给你取个题目,就叫《学烧微波炉菜》。回家后再实践两次,比如蒸一条鱼,煎一只鸡蛋,然后把你的烹饪方法和感受写出来。”

“我没有伤疤,我家也没有微波炉,写什么好呢?”一个调皮的男生问。

“你有一个特征,”我端详了他一会儿,“你的耳朵特别大。关于耳朵,你能介绍一下吗?”

一句话打开了他的话匣儿:“凡是第一次见到我的人,总喜欢摸我的耳朵,说我将来有福气。不过我的耳朵也最吃苦头,爸爸见我成绩不好,从不打屁股,而是拧耳朵。”

后来,他写了一篇《大耳朵的福与祸》。

经过与每个学生作一番简短的谈话后,大家都找到了作文材料,动笔写出了《我的发型变化》《钉了三粒纽扣》《和猫咪同眠》《给洋娃娃讲故事》等作文。同学们说:“以后再来几次这样的作文指导吧。”

我说:“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开发‘我’的宝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