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受眼睛欺瞒,因为,眼前的景物,因其近而显得“大”;远处的景物,因其远而显得“小”。从更高层的意义上讲,把眼前与长远结合起来,不仅是对个人而言,它还包含着个人得失与社会得失的统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一个人把眼前与长远结合起来的最高境界。精神上的“得”比物质上的“得”具有更大的价值。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青少年朋友们最关心的,该是如何处理得失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在人生旅程中,有些青少年朋友只重视眼前的得失,不关心长远的得失,不愿意考虑未来,把所有的难题都搁在“以后”去做。比如,有人只讲眼前的“实惠”——“管他将来怎么样,反正现在舒服就行”。为此,他们在选择职业、工作岗位时,往往牺牲自己的专业、爱好、特长,而去从事一些“实惠”的工作;还有些人,本来身处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和单位,却觉得“亏了”,于是,千方百计地要求调动工作,以满足眼下的需要。

的确,眼前的“得”是一种实惠,看得见摸得着。但是,长远的“得”同样也是一种实惠,所不同的是,有人看得清,有人看不清罢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受眼睛欺瞒,因为,眼前的景物,因其近而显得“大”;远处的景物,因其远而显得“小”。实际上,近处的东西未必真大,远处的东西也未必真小。同样道理,人们看得与失,有时也会犯类似的错误,缺乏长远眼光

从根本上说,眼前得失与长远得失是一致的,我们今天的奋斗,就是为了长远利益的实现。鲁迅先生说过:“将来是现在的将来,于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在处理得与失时,把现在与将来结合起来,也就是把现实和理想结合起来。

从更高层的意义上讲,把眼前与长远结合起来,不仅是对个人而言,它还包含着个人得失与社会得失的统一。今天,我们享受着革命前辈用生命和血换来的成果,同时又肩负着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责任。“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一个人把眼前与长远结合起来的最高境界。

其次,要处理好大事与小事的关系。在处理得失关系时,许多青少年朋友常常在大事与小事问题上处理不好,或因小失大,或好高骛远。这些青少年朋友也想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但又对日常小事感到厌烦,不屑一顾,总是梦想着有一天出现轰轰烈烈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大”与“小”,如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是辩证的,在一定条件下,“小”可以向“大”转化,“大”也可以向“小”转化。这里的条件主要就是个人处理“大”与“小”是否得当。即使再小的事情,只要你长期做下去,也会有所“得”。即使再大的事情,如果不从一点一滴做起,最后也只能落空。古语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凡中可见伟大,那些大科学家、理论家、文学家、作家、诗人,一开始无不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所以,“从小处做起”,应该成为青少年朋友处理得失关系的一个准则,如果整天只想干“大”事,不从小处着手,那无异于在幻想中过日子,到头来只能是水中捞月一场空。

第三,处理好物质得失与精神得失的关系。衡量一个人的得失,不仅要从物质上、经济上去看,而且还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去看。只有把物质得失与精神得失统一起来,才能正确地认识得失、对待得失。

人的需要虽然是以直接物质需要为基础的,但物质需要并不是人的需要的全部内容。人的需要是一个丰富的、动态的系统,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只有把物质得失和精神得失统一起来看,才能获得心理平衡。有些人生活在优裕的生活中,却感到精神空虚;有的人只看重物质得失,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总觉得自己在“吃亏”,对他们来讲,物质财富获得越多,精神上也就越痛苦。

精神上的“得”看似无形,但决不是“虚”的、“空”的,当青少年朋友们以自己的艰苦劳动,使他人获得幸福时,心中很自然地充满一种自豪感,这难道不是一种“得”吗?如果青少年朋友所处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比较艰苦,这可以说是一种“失”,但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锤炼我们的意志,陶冶我们的情操,开阔我们的视野,又可以说是一种“得”。精神上的享受比物质享受更能使人愉悦和满足。精神上的“得”比物质上的“得”具有更大的价值。对青少年朋友而言,精神上的“得”,可以说是无价之宝,能让你终生受益!

img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