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流副楔形油膜压力分布的计算

配流副楔形油膜压力分布的计算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假设,不计流体的体积力、惯性力,可以得出对应x方向的应力及其变化关系。x方向的受力分析可得将油膜划分为网格,采用差分法解压力分布,如图9.6所示。用逐个节点上的压力值构成各阶差商,近似取代雷诺方程中的导数,将方程化为一组代数方程,由此解出各节点上的压力值。所得离散压力数值,近似表达了油膜中的压力分布。为便于编程计算,取压力分布函数p(φ,z)的两个自由变量的节点数为40×40。

配流副的油膜厚度通常在8~22μm,根据油膜润滑理论,做如下假设,以简化计算:

(1)沿润滑膜厚度h(一般h很小)方向上,忽略压力的变化,即∂p/∂y=0。

(2)运动副表面的曲率半径与油膜厚度h相比要大得多,故可以不计表面运动速度方向的改变。

(3)油液运动时的惯性力与黏性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4)油液在间隙中的流动为层流。

(5)油液是不可压缩的流体。

建立坐标如图9.5所示,表面1与表面2之间为流体润滑膜。表面1和表面2处于运动中。流体膜中任取点P,对应三个坐标方向x、y、z的流速分别为u、v、w。过P点做垂直于x Oy平面的直线,分别交表面l、表面2于P1、P2点,则如图所示P点油膜的厚度为h=h2-h1

图9.5 坐标系和固体表面

对于流体膜,z方向的尺寸比x方向及y方向的尺度小若干个数量级,则与速度梯度∂u/∂z、∂v/∂z相比较,其他速度梯度均为高阶小量,可以忽略。根据假设,不计流体的体积力、惯性力,可以得出对应x方向的应力及其变化关系。x方向的受力分析可得

由牛顿黏性定律,代入上式得

同理,在y方向可得

将方程式(9.15)和式(9.16)对z积分两次得

根据无滑动速度边界条件:z=h1时,u=U1;z=h2时,u=U2,得积分常数C1、C2

代回式(9.17),得

同理,可以得出y方向的流速为

定义x方向的体积流量

将式(9.19)代入,完成积分,且h=h2-h1,得

同理

记质量流量为mx=ρqx,my=ρqy,则有

流体力学知,一般流体的连续性方程为

对变量z积分并应用无滑动速度边界条件:z=h1时,w=W1;z=h2时,w=W2,得

其中

又由于

将该法则用于式(9.27),得

将式(9.7)、式(9.8)分别代入式(9.27),化简积分后的连续方程为

将式(9.24)代入式(9.30),整理得

其中

故由N-S方程及流量连续方程可建立配流副油膜压力场控制方程,为

式中,p为密封带内的压力;h为油膜厚度;μ为液压油黏度;U为配流盘表面油膜速度。

柱坐标下的控制方程式为

其中可由式(9.11)求得

将油膜划分为网格,采用差分法解压力分布,如图9.6所示。用逐个节点上的压力值构成各阶差商,近似取代雷诺方程中的导数,将方程化为一组代数方程,由此解出各节点上的压力值。所得离散压力数值,近似表达了油膜中的压力分布。

图9.6 差分网格法

对无量纲化雷诺润滑方程式(9.33)进行离散化,将网络节点按所在的列数和行数顺序编号,沿φ方向的列数用i编号,沿z方向的行数用j编号,每个节点的位置用(i,j)二维编号表示,如图9.6所示。设在φ方向共均匀划分为m格,i的编号即从l到m+1,每格宽度(步长)为Δφ=(φ2-φ1)/m;在z方向均分为n格,则j编号从1到n+l,步长为Δz=2/n。为便于编程计算,取压力分布函数p(φ,z)的两个自由变量的节点数为40×40。任意点p(i,j)的一阶和二阶偏导数都可由周围节点变量值表示。

对p(xi+1,yj)进行泰勒展开

对p(xi-1,yj)进行泰勒展开

采用中差分公式,则变量p在p(i,j)点的偏导数为

将雷诺方程写成二维二阶偏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

将式(9.37)代入式(9.38),各节点变量pi,j与相邻节点变量的关系式可写为

式(9.38)适用于全部内节点(i=2~m,j=2~n),因此共有(m-1)×(n-1)个式(9.39)构成一组对于(m-1)×(n-1)个内节点pi,j值的线性非齐次代数方程,从而可解出各个内节点的pi,j值。其中各系数为

对方程式(9.38)求解得

该方程组的求解,多种数值迭代计算方法均适用,如牛顿迭代法、超松弛迭代法等,在此不做求解过程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