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真核生物复制的终止以及端粒酶的合成

真核生物复制的终止以及端粒酶的合成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线性DNA复制终止时,染色体端粒区域的DNA确有可能缩短或断裂。据此至少可以推论在细胞水平,老化是与端粒酶活性下降有关的。有报道称肿瘤的分化程度与端粒酶活性相关,而肿瘤的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与端粒酶活性无明显相关性。端粒酶活性的调节机制错综复杂,且说法不一。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学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重要领域。

真核生物染色体DNA是线性结构。复制中冈崎片段的连接、复制子之间的连接易于理解,因为都可在线性DNA的内部完成。染色体两端DNA子链上最后复制的RNA引物,去除后留下空隙(图9-17)。剩下的DNA单链母链如果不填补成双链,就会被核内DNase酶解。某些低等生物作为少数特例,染色体经多次复制会变得越来越短。然而,染色体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复制,是可以保持其应有长度的。

图9-17 线性DNA复制的末端问题

端粒(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结构。形态学上,染色体DNA末端膨大成粒状,这是因为DNA及其结合蛋白紧密结合,像两顶帽子那样盖在染色体两端,因而得名。端粒在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DNA复制的完整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DNA测序发现端粒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富含T-G短序列的多次重复。例如仓鼠和人类端粒DNA都有(Tn Gn)x的重复序列,重复达数十至上百次,并能反折成二级结构。不同种类细胞的端粒重复单位不同,大多数长5~8bp,由这些重复单位组成的端粒,突出于其互补链12~16个核苷酸内。人类端粒由5′-TTAGGG-3′的重复单位构成,长度为5~15kb。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了端粒酶(telomerase),其兼有提供RNA模板和催化逆转录的功能,是由一条RNA和多种蛋白质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蛋白质部分有逆转录酶活性,能以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1997年,人类端粒酶基因被克隆成功并鉴定了酶由3部分组成:人端粒酶RNA(human telomerase RNA,hTR,约150nt)、人端粒酶协同蛋白1(human telomerase associated protein 1,hTP1)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RT)。

线性DNA复制终止时,染色体端粒区域的DNA确有可能缩短或断裂。端粒酶通过一种称为爬行模型(inchworm model)(图9-18)的机制维持染色体的完整。端粒酶识别并结合母链DNA(Tn Gn)x的重复序列并移至其3′-端,以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开始以逆转录的方式合成DNA;合成一段DNA后,端粒酶爬行移位至新合成的母链3′-端再以逆转录的方式延伸母链;延伸至足够长度后,端粒酶脱离母链,取而代之的是DNA pol,此时母链形成非标准的G-G发夹结构允许其3′-OH反折,同时起引物和模板的作用,在DNA pol催化下完成末端双链的复制。

图9-18 端粒合成的机制

研究发现,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随着体外传代次数增加,端粒长度逐渐缩短。生殖细胞端粒长于体细胞,成年人细胞端粒比胚胎细胞端粒短。据此至少可以推论在细胞水平,老化是与端粒酶活性下降有关的。

在正常哺乳动物的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的活性,但在胚胎细胞、生殖细胞以及某些增殖旺盛的细胞中存在较弱的活性。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均能检测到明显的端粒酶活性,而良性肿瘤中检测不到。有报道称肿瘤的分化程度与端粒酶活性相关,而肿瘤的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与端粒酶活性无明显相关性。端粒酶活性的调节机制错综复杂,且说法不一。胚胎早期端粒酶的活性随着胚胎的发育而逐渐消失(生殖细胞例外),而细胞获得不死性及肿瘤的发生又与端粒酶的再次激活密切相关,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在临床研究中也发现某些肿瘤细胞的端粒比正常同类细胞显著缩短。可见,端粒酶活性不一定与端粒的长度成正比。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已成为肿瘤学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重要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