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极狐为什么又称白狐

北极狐为什么又称白狐

时间:2023-02-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到夏天,冰消雪融,地面上露出了黑色的泥土、褐色或其他颜色的石头,身披白色外衣的北极狐在这种环境中活动,犹如鹤立鸡群,非常显眼。在有些地方,如西格陵兰,沿岸和岛上冰雪很少,那里的白狐的毛终年都是浅蓝灰色,被称作蓝狐。这使白狐很能耐寒,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

北极狐为什么又称白狐?

img29

▲北极狐

北极的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到处一片白雪茫茫,任何其他颜色的物体,在白色的背景上都会显得格外突出,非常容易被发现。这时,聪明的北极狐就把全身的毛都变成白色,所以,北极狐又称白狐。这使它在白色雪地上活动,不易被发现,而且毛长的很长很厚,虽然看上去显得有些笨重,但这犹如穿上一件厚厚的皮大衣,能抵御风寒。一到夏天,冰消雪融,地面上露出了黑色的泥土、褐色或其他颜色的石头,身披白色外衣的北极狐在这种环境中活动,犹如鹤立鸡群,非常显眼。每当这时,它又会摇身一变,背上的毛变成淡灰色到黑褐色,腹下黄白色,又和周围环境颜色协调一致,很利于它隐藏和伪装。在有些地方,如西格陵兰,沿岸和岛上冰雪很少,那里的白狐的毛终年都是浅蓝灰色,被称作蓝狐。白狐的身体略小,体长只有50厘米~70厘米,体重2.5千克~9千克,尾巴倒不短,有25厘米~30厘米长。但白狐的鼻子短,耳朵也短,头圆圆的,看起来样子很像猫。因为鼻子、耳朵这些身体上的突出部分,容易散热挨冻,缩短以后就可以减少身体的表面积,减少散热。这使白狐很能耐寒,能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根据实验证明,白狐能忍受零下70℃~80℃的严寒。此外,它还有更特殊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脚底上也长着长毛,使它在冰上走路十分方便,不打滑,又有隔寒的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