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英国纳斯比战役之谜

英国纳斯比战役之谜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纳斯比战役是17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国会军队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军队之间进行的一场决战。在克伦威尔的精神领导之下,这个集团发生了联合的观念。164-5年6月,国会军与国王军在纳斯比附近遭遇。原来当天凌晨,费尔法克斯在纳斯比以南七八公里处检阅部队后,认为国王军会继续后撤,便命令部队向纳斯比北地区前进。国会军左翼群龙无首,立即发生了混乱。

英国纳斯比战役之谜

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谚语:“一个钉子能毁灭一个王国。”这个谚语讲的是凡事要应防微杜渐,不要让小的错误造成大的后果。我们大多以为谚语所说的是一种假设,一种比喻。事实上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故事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这个谚语讲的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战争纳斯比战役。纳斯比战役是17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国会军队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的军队之间进行的一场决战。英王查理一世实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教徒,引起了广大清教徒和资产阶级的反抗,于1642年1月离开伦敦来到北方的约克城,在这里依靠封建贵族的支持组织军队,宣布讨伐国会。英国内战就这样爆发了。

内战开始后,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自耕农和平民对国会表示了极大支持,他们组建了国会军。清教徒的代表人物克伦威尔建立了一支统一的、正规的“新模范军”。在克伦威尔的提议下,33岁的费尔法克斯被任命为新军统帅,克伦威尔任副统帅兼骑兵指挥。

克伦威尔出生于1599年4月25日,祖先亦为贵族,他在1640年被选为剑桥的议员,战争爆发时被任命为第67骑兵队的队长。在马斯顿战役之后,鲁普特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叫作“铁甲”,这个绰号是很适合的,等到战争行将结束之际,他的整个部队也都号称“铁骑”了。他的出身和教育都是非军事性的,克伦威尔从未受过战争训练。虽然如此,他却具有罕见的指挥能力和决断意识,这都不是可以通过学习得到的。而且当他投笔从戎之时,他占了一个很大的便宜,他有许多亲属与他合作,使他能以自己为核心组成一个克伦威尔系统的军事集团。他的儿子奥利佛是第8骑兵队的指挥官;他的未来女婿伊尔顿是第58骑兵队的队长;他的表兄约翰·哈姆佩顿是第20步兵团的团长;他的妻舅瓦尔顿是第73骑兵队的队长;他的表兄弟瓦列是第6骑兵队的掌旗官;他的邻居曼德维里勋爵,就是未来的曼彻斯特公爵,是第10步兵团的团长。在克伦威尔的精神领导之下,这个集团发生了联合的观念。正因为如此,在1642年12月12日(埃吉山之战前夕),国会才通过组织地方防御同盟。于是才成立了东部联防军,包括诺弗克,苏弗克,埃塞克斯,哈特福德谢尔,亨廷顿和林肯等县,而以剑桥为核心——克伦威尔就是剑桥的国会代表。这个同盟以后变成了国会军的骨干。

1643年1月,克伦威尔回到剑桥,开始对他的部队实行精神教育。3月,他的兵力扩充为一个团,下辖五队,他自己升任团长(上校)。到年底,他的兵力增加到九队以上。巴克斯特说:“他特别注意把有宗教信仰的人吸收到他的部队中去,这些人比一般军人具有更多的了解,而不仅是为了金钱打仗。”另外有人在1643年5月对他作了下述报导:“克伦威尔上校有二千名勇士,具有良好的纪律。凡是说下流话的都要罚款12便士;酗酒的人都要受禁闭。若是谁喊他们为‘圆颅党’也要受罚。他们到处都受到欢迎。如果所有部队都像他们这样有纪律那该多好呀!”

164-5年6月,国会军与国王军在纳斯比附近遭遇。纳斯比是一个位于小山顶上的村落。国王军的步兵就部署在纳斯比以北8公里的一个山岭上。6月14日上午8时,国王军将领鲁普特策马前往一个高地观察,远远看见国会军似乎正在全线撤退,他认为机不可失,便命令部队离开坚固的防御阵地,向南追击。其实国会军并非撤退。原来当天凌晨,费尔法克斯在纳斯比以南七八公里处检阅部队后,认为国王军会继续后撤,便命令部队向纳斯比北地区前进。但出发不久,他们便发现国王军并没有北撤,而是在向南开进。当费尔法克斯看到远方的敌军时,就大胆制订了一个诱敌深人的战略:命令全军向南折回,使鲁普特认为他们已经开始撤退而放弃防御阵地,匆忙进军。然后在山地间选择了一个良好的地形,以逸待劳地等待查理的军队。鲁普特果然中计,他率军奋力追赶,甚至不顾许多重装备远远甩在后面。

上午10时,国王军进入宽阔的荒地,并开始向对面山脊攀登。这时,国会军已经攀上了峰顶,两军激战开始了。查理一世将军队分为三线,第一线中央为阿斯特里指挥的步兵,右翼是鲁普特的骑兵,左翼是南格达里的骑兵。第二线由霍华德指挥的步兵组成。第三线是国王亲自率领的近卫军,作为预备队。国会军则采取了平行的队形,斯基彭指挥步兵居中,克伦威尔与伊利顿指挥骑兵分居两翼,预备队只有三个团。

双方交战不久,国会军左翼的将领伊利顿就中弹受了重伤。国会军左翼群龙无首,立即发生了混乱。国王军右路鲁普特趁机率军发起冲锋,将伊利顿的军队逐出了战场,并一路穷追到纳斯比村。这时在中央战场,双方步兵正在进行激烈的肉搏战。国会军由于左翼溃散,被国王军中路阿斯特里和右路鲁普特形成钳形攻击,遭到巨大打击,斯基彭也受了伤,他指挥的正面混乱不堪,逐渐有些招架不住。

在此关键时刻,克伦威尔命令国会军石路的3600名骑兵向敌军左翼实施反复的冲锋,将国王军南格达里的军队击溃。随后,他又指挥骑兵向中央靠拢,像一把利剑,楔入阿斯特里率领的敌军中路左侧。国王军本来进展顺利的中路顿时大乱,国会军的中路步兵一看来了援军,勇气顿生,又反身冲杀回去。

在阵后观战的查理一世见势不妙,急忙调动预备队去援助阿斯特里。但就在这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当国王正要指挥近卫军出击时,他的马却突然向右跑去。既不向敌军冲锋,又不去支援阿斯特里,只是一路向右狂奔。国王左右的众将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也都糊里糊涂地带着近卫骑兵部队向右冲去。于是国王军中路就成了一支孤军,无法阻挡克伦威尔的骑兵冲击。克伦威尔顺利地打垮了中路的国王军,国会军因此得以反败为胜。国王军却因失去指挥,兵败如山倒,一直溃退到莱斯特,从此一蹶不振。

这一战使克伦威尔掌握了国会的军事力量,也使英国形势向有利于革命的方面转化。不久,国王查理一世就成了国会的阶下囚,以叛国罪于1649年1月被判处死刑。封建专制的英国变成了资本主义议会制的英国。英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事后经证实,国王的马之所以狂奔,是因为有一只马蹄钉的马掌上脱落了一颗钉子,马在奔跑时失去控制,才突然向右转去的。掉了一个钉子,就坏了一个马掌;坏了一个马掌,就毁了一匹战马;毁了一匹战马,输掉了一场战役;输掉了一场战役,毁灭了一个王国。这也就是那句谚语的来历。当你的马掌脱落第一颗钉子的时候,想想这句谚语,也许会有些益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