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赴汤蹈火”之谜

“赴汤蹈火”之谜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语“火中取栗”源于这样一个传说:狡猾的狐狸骗猴子为它取出火中的栗子。然而,生活中的很多事,比“火中取栗”惊险得多。关于“赴汤蹈火”的表演,最关键的是表演者的脚底上要有足够的汗水。如果跑步,反而会使双脚踩入炭火而使保护层失效。上述两种惊险的表演主要是利用了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一特性,免除了人体被烫伤的危险。工人穿了这种衣服就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较长的时间,“火种取栗”也是可能的事了。

“赴汤蹈火”之谜

成语“火中取栗”源于这样一个传说:狡猾的狐狸骗猴子为它取出火中的栗子。结果猴子不但没有取出栗子,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这则故事也说明,人们都认为,直接用手从火中取出东西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然而,生活中的很多事,比“火中取栗”惊险得多。有消息报道,在国外狂欢节的余兴节目中,有些大胆的表演者当场将一个潮湿的手指伸进熔化了的铅液中,尽管他以极快的速度将手从熔铅中缩回,但是也使得周围的观众心惊肉跳,目瞪口呆。更有甚者,一些大胆的表演者,竟然赤着脚在一大堆烧红的木炭上,或者在凝固了的高温熔岩上行走。据说《基尼斯丛书·世界纪录》上,记载有人在650摄氏度的一堆燃烧的木炭上步行了约7.5米。

你一定会感到惊奇,这一定是在“变魔术”,表演者的脚底上可能事先已经抹上了一种高级的绝热防护剂吧!

实际上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可以这样解释:当一个潮湿的手指迅速插入高温熔液中时,手指头上的水突然受热汽化,在手指周围形成了一个很薄的蒸汽层。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它可以起到绝热防护作用。不过,潮湿的手指伸进熔化的铅液后,得赶快缩回来,因为时间一长,蒸汽层消失,防护作用失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关于“赴汤蹈火”的表演,最关键的是表演者的脚底上要有足够的汗水。当脚底上的某些部位与炭火接触时,由于汗水的迅速汽化,脚底和木炭之间形成的蒸汽膜起到了瞬时保护作用。如果脚底上沾满了厚厚的煤炭或者长着硬茧也许还能多走上几步。如果跑步,反而会使双脚踩入炭火而使保护层失效。

热传递是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途径进行的。上述两种惊险的表演主要是利用了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这一特性,免除了人体被烫伤的危险。热传递的特性已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保温瓶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生产中,有时为了让工人能够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之下,连续工作比较长的时间,安全地维修机器设备,特制了一套厚厚的石棉衣服,再在外面喷涂一层光亮的铝膜。工人穿了这种衣服就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较长的时间,“火种取栗”也是可能的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