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进化论疑点之谜

进化论疑点之谜

时间:2023-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百多年来,进化论在生物学领域,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乃至社会科学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革命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因为宣传科学的进化论会损害宗教的威信。围绕这一理论,反进化论者提出两点反对意见:自然选择论是同义反复;自然选择论不具有创造功能,无法解释生物进化向上的趋势。对此,现代进化论者认为,达尔文早已从宏观上预计到中性突变,中性突变基因的进化并没有否定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

在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将神逐出了生物界,指出当今世界的各种生物都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自身有着一个客观的演进过程。一百多年来,进化论在生物学领域,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乃至社会科学领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革命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后,向进化论提出问题、怀疑乃至反对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些问题、怀疑是什么?反对的根据又是什么?我们对此又该如何看待呢?

“猿猴诉讼”的起因是什么?

进化论在这次科学论战中的胜利,并不是说进化观点已经到处胜利,也不是说人们从此都相信人跟动物有血统关系,也不都认为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就是在20世纪,有的国家还禁止进化论的宣传,有些人还坚决反对人也是进化的产物。1926年,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小城——达顿,发生了有名的“猿猴诉讼”。

一天,一个相信进化论的青年教师在课堂里讲授生物发展历史的时候,告诉学生说,人类跟黑猩猩是亲族,人类是从古代的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有的学生回到家里,就好奇地跟家里的人谈着新学到的知识。一些家长——当地的士绅听到了这种说法,大发雷霆。他们就彼此联络,到法院去控告那位青年教师,说他反对宗教,说他鼓动孩子不要相信上帝。

于是,法院发出了传票,规定了日期,把那位教师传到法庭去审问。

开审的那天,好像—个节日。这个小城里的士绅们都穿上了讲究的衣服去出庭。他们好像有意要显示人类的高贵和尊严似的。有些士绅的袖子上还带着布条,上面写着奇怪的口号或语句:“我们是人!”“我们不是猴子,也不能让人把我们变成猴子!”

法庭开审了。一切都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诉讼手续办理。这表面上是讲道理,实际上是要通过所谓“合法”的手续来干预科学教育,来压制真理。经过简单的审问以后,法官摆出了“公正”的严肃的脸孔,大卢地训斥:“你不该反对上帝,侮辱人类!你不该用异端邪说来教坏我们的孩子!”最后,法官宣布那位传播真理的教师有罪,并且判他缴付罚款100美金,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听众没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

《圣经》是“真理”

看了“猿猴诉讼”这个故事,你可能觉得那些士绅相法官,他们为什么把这件事看得这么严重呢?这是因为宣传科学的进化论会损害宗教的威信。这跟他们统治的切身利益有关。值得指出的是,在70年代,美国还有些州明文规定,《圣经》上关于上帝创造人的说法是“真理”,不是迷信,应该正面介绍给学生,不能批判。

在自然选择论上发生过什么样的“口水战”?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重要内容,是达尔文在反复考察了人工选择的基础上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近些年来引起争论的焦点问题。围绕这一理论,反进化论者提出两点反对意见:自然选择论是同义反复;自然选择论不具有创造功能,无法解释生物进化向上的趋势。对此,现代生物进化论者给予了针锋相对的反击。

自然选择论只是一种无谓重复的赘述,这是以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为主要代表的反进化论者用来反对自然选择论的法宝之一。在他们看来,进化论者给“适应”所下的定义是“能生产更多后代的生物最适应环境”,因而,自然选择论也就成了“生产最多后代的生物产生最多的后代”这样的同义反复。对此,进化论者认为,这种同义反复的观点是神创论者和其他不懂科学的挑战者恶意引进文献中的,而且退一步说,正如许多数学定理一样,适者生存这种用两种不同方法叙述真理的做法,并没有什么害处,它更能强调、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

对狗进行人工育种,只能产生新的品种的狗,而不能产生别的种类的动物如大象,狗不能够变成大象,是因为狗的基因有它的极限,因而,选择不具有创造功能,无法解释细菌类细胞产生花木鸟兽、甚至产生人类的奇观,这是反进化论者攻击自然选择论的法宝之二。在他们看来,人工育种的例子是反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的最有力证据。他们认为经过千万年选种的压力,任何不合育种目标的个体都消灭了,但始终没有新种出现,因而,人工育种不能算作创新的进化过程。针对反进化论者的这种挑战,进化论者自信地指出,实验已证明,植物杂交的结果能产生真正符合新种定义的植物,动物之所以不能产生新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人类培育狗类共有数千年的历史,但自然界却有数百万年甚至数亿年的时间自由地运作。

自然选择的类型

自然选择的类型有3种:①稳定性选择。把种群中趋于极端变异的个体淘汰,保留那些中间类型的个体,使生物的类型更趋于稳定。②单向性选择。在群体中保存趋于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使生物类型朝着某一变异的方向发展。③分裂性选择。把一个物种种群中极端变异的个体按不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个体则大为减少,这样一个物种种群就可能分裂为不同的亚种。

生物进化是渐变、突变还是中性变异?

生物进化论实际上是一种“渐变论”。这种理论认为,生物进化是缓慢的,从一种生物进化到另一种生物,要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生物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往往非常细微,不易被人觉察,而且并不是所有变异都能持续,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才能得以延续,并经过一代代的遗传、积累,最终形成一个新物种。

20世纪70年代以来,荷兰、丹麦、美国等国的一些生物学家提出了生物进化是突变而不是渐变的观点,这种观点得到了现代生物学的支持。我们知道,生物自发突变的频数很低,而且一般对生物体是有害的,那么。它为什么还能够作为生物进化的材料呢?这是因为虽然对于每一个基因来说,突变率是很低的,但始种群是有许多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突变。对此,现代的达尔文主义者在坚持渐变的基础上,认为突变与渐变不相排斥,而是统一的。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温和地把突变也纳入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中。

中性说的提出被认为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又一严重挑战。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变异对自身的生存,可能有害或有利,大自然将不断淘汰不适宜生存的一切有害变异,只让有利的变异生存下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途径和方向。而中性说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即对生物生存既无益也无害,自然选择对它不起作用。对此,现代进化论者认为,达尔文早已从宏观上预计到中性突变,中性突变基因的进化并没有否定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显然,中性说的提出不但没有像有些人宣称的那样,标志着达尔文进化论的终结,反而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进化论的变异理论,即变异包括有利、有害和中性3种形式。

突变

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以看出,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可遗传的变异,这些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现代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基因变异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常称为突变。

进化中的化石空缺该如何解释?

化石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最有力证据。达尔文进化论发表之时,所依据的化石根据还比较少,后来,在考古学家、地质学家的努力之下,化石证据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到目前为止,仍存在一些空白。一是缺乏各生物物种之间的过渡物种化石,二是缺乏古猿变人历程中从800万年前到400万年前之间400万年以及从120万年前至90万年前之间30万年猿人祖先的化石。这些化石空缺遂成为反进化论者攻击进化论的有力根据。

按照进化论,各生物物种之间应存在大量的过渡类生物,但过渡类生物化石的缺乏使进化论早在达尔文生前就受到严重挑战,对此,达尔文做出了颇有道理的解释,他认为,中间类生物化石的缺乏是因为中间类生物不适宜环境,不能长时间存活,特别是对那些要将脚改变成鳍或翅膀的中间型生物,更是难以生存。对达尔文的解释,反进化论者感到非常不满,直到有几项类似爬虫特征的化石鸟——始祖鸟被发现后,进化论所受的严重挑战才得以缓和。现代进化论者提出的镶嵌进化论和稳定选择论则对化石空缺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论证。镶嵌进化论认为,动物柔软的部分可能在“无形”中进化,而可以变为化石(硬)的部分看起来还是一样。稳定选择论则认为,自然选择可以消除所有的变异而防止改变。

对古猿变人历程中从古猿到南猿之间400万年的化石空缺,英国的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用有趣的“海猿说”加以解释。哈代认为,400万年的化石空白期是由于类猿祖先不是生活在陆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存在着几百万年的水生海猿阶段。地质史表明,400~800万年前,在非洲的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进化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已适应在海水中生活的海猿才重返陆地。

为了论证海猿说,哈代列举了人和海豚、海豹等水生哺乳动物所具有的许多共同的生理特征:喜欢吃盐、身上无毛、具有天生的潜水本领、会流眼泪、具有皮下脂肪等。虽然,哈代的“海猿说”已赢得了世界许多科学家的赞同和接受,但其科学性还有待于证实。不管“海猿说”是否真实,仅凭这400万年的化石空白就断言古猿变人结论已走向灭亡,证据显然还不够充分。

比较生理学

把不同动物的生理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他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是比较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生物学教授爱彼立克·丹通,研究了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控制体内盐平衡的生理机制。他发现,在这一方面,人类也与所有的陆生哺乳动物不同,而与水兽相似。

我们人类到底有几个祖先?

人类确实有许多性状与其他陆生灵长类动物不一致,而这些性状只发现在水生生物中。获得这些特性,除了下海以外,难道就不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吗?所以,有科学家认为这些性状是其他水生生物传递给人类的,生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组合形成的,物种是“杂交”的产物。

他们不赞成海猿假说。因为第一,古猿下海约400万年的时间,获得了一些适应于水中生活的海洋生物的特性,在距今400万年前又重返陆地,为了适应陆地生活,它也应该丢掉一些适应于海水生活而不适合于陆地生活的特性,如人类不能对体内所需食盐进行精确控制这样的特性。第二,400万年的化石缺环,海猿说仍没有很好地解释。在海洋生活就没有化石可找了吗?我们现在不也发现大量的海中生物的化石吗?第三,根据近10多年来分子人类学研究所得的结果,人和猿开始分化的时间是距今400万~500万年前,与原先单纯根据化石所测的年代(距今1500万年)要近得多,这一点也不支持海猿说。

也许人类的祖先并来经历过下海这一阶段。这段400万年的化石空白较合理的解释是古猿与海洋生物发生了基因重组,于400万年前产生了南方古猿。组合产生新种所需的时间很短,短到相对于地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可以在十几代到几代的时间便可形成新种,从而可以说过渡阶段的化石是没有的。也就是说人类有两个祖先:一个是古猿,另一个是海洋生物。当然,关于人类的双祖先复合起源地说法仅是一个假说,还没有绝对的证据。

人面鲤鱼

据报道,在日本曾发现了一种人面鲤鱼,它的头部生得很像人类的面孔,有眼,有鼻,有嘴巴。这种人面鲤鱼大约有10条左右,已被列为保护动物。另外,这种人面鲤鱼在韩国也有发现,在中国大陆也有。这个例子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很有可能是接受了人类的某些基因而造成的。

人类曾经经历过毁灭与再生吗?

生物考古学家在考古中发现了许多至今都无法解释的古代文明:美国科学家多次在岩石中发现约有2.5亿年历史的类人猿动物脚印,特别是在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同一块岩石中还发现了穿鞋子的人类足迹,而三叶虫存在的时间是6亿年前至2.8亿年前,那时根本没有我们人类!

科学家在加蓬奥克洛铀矿发现了一个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在古埃及金字塔内发现那些裹着的尸体放射着粒子和光子射线。在发掘爱尔兰栋拉雷和恩尼斯古城堡时,发现了只有核爆炸才能留下的遗迹;在古印度遗迹中发现了佩服所含放射能是正常情况下的50倍,这两条都表明是核袭击的结果。而人类近几十年才开始掌握按技术,那以前的核技术是谁发明和应用的呢?

所以有学者认为,在我们这一代文明形成之前,地球上就很可能存在过若干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因为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有规律运转、发展、更换交替进行着,它们都有自己的周期性。由生于死,由死而生,由生而死,大自然就是处于这样的进化、演变之中。

当地球上的各种条件适应人类生长时,他们就会大量繁殖、发展;当条件不适应人类了,他们就会在地球上灭绝或外迁。

假设,地球上的人类发生了人口大爆炸,整个生态失去了平衡,各种资源柚竭,或是各国都在进行军事扩张,大量制造、贮备核武器,有那么一天,某个战争疯子发动战争,引爆这些核武器,地球就会成为人类的墓场。几百万或几千万年之后,地球再次适应人类生存时,他们也许又开始从新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向进步的社会发展。

推测

有人推测,地球诞生至今的45亿历史中,曾数度诞生过生命。主要经历了5次大灭绝,第一次在5亿年前,第二次在3.5亿年前,第三次在2.3亿年前,第四次在1.8亿年前,灭后生,生后灭,周而复始,最后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之前。

人是杂交产物还是天外来客?

人类起源,既然存在诸多尚未解开的谜,因此,近些年来,人们根据新的考古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的起源提出了新的假说。马蒂斯根据在圣地亚哥发现的一个头盖骨化石,研究后认为这个头盖骨代表的人种,其智力要远远高出我们今天的人类,因而认为这是一个外星人的遗骨,进而提出人类祖先是外星人的假说。他认为,大约在5000年以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当他们发现地球引力等因素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和智力较高的雌猿,注入太空人的基因进行杂交,这便产生了地球上的人类。

近些年来,一系列发现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生命天外来源说的热情。首先是人们注意到,地球上的生命尽管种类庞杂,但却具有一个模式,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都由同样的核糖核酸组成遗传物质,由蛋白质构成活体。这就使人不能不问,如果生命果真是在地球上由无机物进化而来,为什么不会产生多种的生命模式?

其次,还有人注意到,稀有金属钼在地球生命的生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钼在地壳上的含量却很低,仅为0.0002%,这也使人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如此稀少的元素会对生命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会不会地球上的生命本源于富钼的其他天体里?

第三,人们还不断地从天外坠落的陨石中发现有起源于星际空间的有机物,其中包括构成地球生命的全部基本要素。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在宇宙的许多地方存在着有机分子。这使许多人深信,生命绝不仅仅为地球所垄断。再者,一些人还注意到,地球上有些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经常周期性地在全球蔓延。而其蔓延周期竟与某些彗星的回归周期吻合。于是这使他们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有些传染疫苗来自彗星?如果是,则人是天外来客吗?

“大四季”说

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大四季”说,他们根据太阳系不停地围绕银河系运动的事实,假设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样会出现四季变化,称为“大四季”。人类在大四季交换中,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变生存的方式。随着夏秋交替,人类为适应环境变化,慢慢由陆生变为水生;又由水生变为陆生。因此人类体表具有海洋生物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