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漠中的“魔鬼城”

沙漠中的“魔鬼城”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魔鬼城”的种种现象都能够由地球科学的,“风蚀地貌”来解释。不过,经过实地考察,雕琢“魔鬼城”的伟大工程师绝不止有“风”,还有“雨”,即流水的侵蚀、切割。看来,“魔鬼城”的建造者并非风、雨、石等个别的因素,当然更不可能是魔鬼,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魔鬼城”里的“魔鬼”终于被科学家们找了出来,人们再也不需要为此担惊受怕了。

沙漠中的“魔鬼城”

克拉玛依市北行100公里,在乌尔禾乡东南三公里,有一处十分独特的风蚀地貌,定名为风城,人们习惯称它为“魔鬼城”。这是一个杳无人烟但是又热闹非凡的“城市”。当晴空万里、微风吹拂时,人们在城堡漫步,耳边可以听到一阵阵从远处飘来的美妙乐曲,仿佛千万只风铃在随风摇动,又宛如千万根琴弦在轻弹。然而旋风一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那美妙的乐曲顿时变成了各种怪叫:像驴叫、马嘶、虎啸……又如同是身边婴儿的啼哭、女人的尖笑;继而又像处在闹市中:叫卖声、吆喝声、吵架声不绝于耳;随后狂风骤起,黑云压顶,鬼哭狼嚎,四处迷离……城堡被笼罩在一片朦朦的昏暗中。

“魔鬼城”是一片雅丹地貌,面积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雅丹,是维吾尔语“雅尔丹”的转音,本来是维吾尔族对沙土风蚀地貌的叫法,意思是“陡壁的小丘”,后来逐渐演变为干旱地区风蚀地貌的地理名词。魔鬼城地处干旱多风地区,历经亿万年的风削雨蚀,形成了与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高大土墩,如古堡遗迹,突兀于戈壁。土墩间的风蚀凹地蜿蜒于荒漠,其土墩有方形、圆形不等,多有窍孔,高十多米,最高的大概有三十多米。土墚勾连者,宛如城墙中的碉堡,墚壁洞穴,又如同一个个佛龛,形态各异。

到底是谁建造了它?那无数奇异的声音又是从何处来的呢?

科学家在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提出了一个新观点——“风成说”。实际上“魔鬼城”就是一个“风都城”,并没有什么鬼怪在兴风作浪,而是肆虐的风在其中发挥着作用。“魔鬼城”的种种现象都能够由地球科学的,“风蚀地貌”来解释。在气流的作用下,狂风将地面上的沙粒吹起,不断冲击、磨擦着岩石,因而各种软硬不同的岩石在风的作用下便被雕琢成各种各样奇怪的形状。

“魔鬼城”的地层是古生代的沉积岩,经过了漫长岁月的积累,一层又一层相叠而成,厚薄不一,松实结合的岩层,同时这里地处干燥少雨的沙漠气候,经过太阳的烧烤,大地在白天时一片灼热。而气温又会在晚上骤然下降,冷热变化极其剧烈。在热胀冷缩的作用下,岩石会碎裂成许多裂缝和孔道。沙漠地区的风面对着准噶尔盆地老风口,并且常年受到从中亚沙漠地区而来的西北风的影响,这些风最大的风力可达10~12级,风力非常强。夹带着大量砂粒的狂风扑打在岩石上,长年累月地对那些有软有硬的岩壁进行侵蚀,如此一来,那些岩石也就被雕琢得非常精致而且神奇。不过,经过实地考察,雕琢“魔鬼城”的伟大工程师绝不止有“风”,还有“雨”,即流水的侵蚀、切割。是不是“风吹雨打”就足够了呢?不!这还远远不够。因为“风”和“雨”只是条件,是外因;还缺少物质基础即内因。这个内因就是岩石,而“魔鬼城”里分布着形态各异的山岩,同时大多裸露在地面上。有的像飞檐斗拱的亭台楼榭;有的像纪念塔、金字塔。而那些好似耸立的“城垛”和起伏不平的“雉堞”更像历史久远的城堡,尽管久经风化,还可依稀辨认。

坍塌的断壁,巍峨的石柱,错落的街巷,曲折幽深,如同一座深不见底的迷宫。那些涂着淡红褐色的房屋、碑石、暗堡更是给城堡增添了神秘莫测、扑朔迷离的色彩。岩壁中间是蜿蜒盘绕、坎坷不平的通道,其迂回曲折的形态就像现实中的马路一样。许多岩石久经风化,如同人像,又如珍禽异兽一般,栩栩如生。同时这些岩石都水平叠置,保证了岩层虽经风吹雨淋却没有土崩瓦解。

看来,“魔鬼城”的建造者并非风、雨、石等个别的因素,当然更不可能是魔鬼,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魔鬼城”里的“魔鬼”终于被科学家们找了出来,人们再也不需要为此担惊受怕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