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的兴趣点究竟在哪里

学生的兴趣点究竟在哪里

时间:2022-02-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实上,当学生逐渐走向成熟时,真正困扰他们的是关于人生观的定位。这四个要素,这说明,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最大的愿望是对生命本源的探究。因此,单纯以知识的兴趣点来启迪学生的认识,显然是有些偏颇的。结果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越来越积极的心态,人生境界也在不断地提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往往因为重视这一点而选择以下几种教学方式:一是创设与学生经验相近的生活化的情境;二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感官刺激,比如声像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等;三是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吸引,“亲其师信其道”说明教师本身也是兴趣源。

尽管实施了上述做法,学生也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力,但是如果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种学习兴趣是浅层次的,由于缺失对学生人格的导向而显得浮躁。那么,学生真正的兴趣在哪里呢?

在引领学生复习“物质的构成”这一专题前,我刚好在读《易经》,对其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句话感悟颇深。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质世界丰富多彩,远至宇宙之大,无穷无尽,而物质又是由各种粒子构成的,粒子之无限可分性也已经得到科学的证实,这不正与“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观点相契合吗?从这一点入手与学生交流,我发现他们对哲学层面的关注出乎我的意料。科学知识与人类生存规律之间的“巧合”,让他们既惊讶又震撼。尤其是我讲到自然之理与学习化学之理的五个内涵关系的共存性时,学生显然受到了心灵的冲击,他们好像第一次睁开眼睛看化学,第一次知道化学中蕴含着这么深的人生哲理。

事实上,当学生逐渐走向成熟时,真正困扰他们的是关于人生观的定位康德将人生追求归结为“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是什么?我如何去干?”这四个要素,这说明,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最大的愿望是对生命本源的探究。

因此,单纯以知识的兴趣点来启迪学生的认识,显然是有些偏颇的。尤其是当我们花费许多精力研究所谓的“教学模式”,仅从技术层面开展教学改革时,是无法帮助学生解决心中的困惑的。法国前总统萨科奇在给教师的一封信中谈到,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伟大和深刻”的事物,厌恶“渺小和平庸”的事物。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那些能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的内容与学生进行探讨,要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塑造,要关注学生一生的成长,要让学生明确具备怎样的知识才能成就自己、解放身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尽管我对这一课题尚未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是却不断地在教学中渗透这一教育理念。结果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越来越积极的心态,人生境界也在不断地提升。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是内心深处对人生的反思,是对自身生命个体的透视和审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