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还是多读点书好

还是多读点书好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看天下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广博专深、独立思考,从而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我还是赞同“书和文献”之不可尽信的观点。如果学问仅限于自己专业的一点点小“范围”,对于许多新课题以及边缘学科就会鞭长莫及,求而不达。倘若在排除现有的全部信息之后,还能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这也许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创造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读书使人不轻信。

在中外科研人员中,对于读书(包括阅读科技文献),似乎有两种较为对立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对于述及有关课题的文献读得太多并不明智。他们认为:“看到的和知道的越多,对标新立异越是不利;只有所见不太多,所知不太多的人,才敢于标新立异。”(此话看来有点过分!)“阅读他人有关这一课题的文章会限制思想,使读者也用同一方法去观察问题,从而寻求新的有效的方法变得更加困难。”(此话不是没有道理。)也正因为这个缘故,青年人或知之甚少的人往往比老年人或知之甚多的人表现出更大的创造冲劲。所谓“初生之犊不怕虎”,青年人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因为他(她)思想敏锐,具有无所惧怕的勇气,但其负面效应(破坏性)也不可低估。

另一种意见是主张仔细阅读该课题的有关文献。他们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创造往往是建筑在广博深厚的知识基础与科学背景之上。这就需要我们在知识面前抱有一种正确的态度和巧妙的方法。”解决“模仿”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批判地阅读,力求保持独立思考,避免因循守旧。若阅读被用于启发思想,破除那些认为现存的一切(包括书上的一切)都是对的那种普遍观念,就不一定会影响独创精神。无论如何,研究一个问题时,对这一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一无所知,是更为严重的障碍

我是喜欢读书的,且读得很杂,既读理工类专业书,也经常阅读文、史、哲方面的书,但并不是什么书都读。我常想,一个人能有时间读书,并且有书可读,是一件幸福的事。读书对于我的用处主要是通过书中的各种事物启迪我的思想,运用我的判断,思考更深的涵义,思考人生,也同时思考自己。读书时,粗读结合精读,通过粗读达到博采众长;精读(必要时多次反复、认真阅读)结合质疑,做到深刻理解。当然,我还是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这一类的人。

关于科学研究,我是比较倾向后一种意见的。一个人,不读书或少读书,不看文献或少看文献,若无知识的积累,岂能触类旁通。怀疑、探索精神是非常宝贵的,否则便谈不上发展、创造。但怀疑、探索需要有个坚实的基础,这便是人类已经积累下来的、经过实践考验的科学知识。这是我们要继承的宝贵财富和遗产。试看天下的大学问家、大科学家,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广博专深、独立思考,从而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不过,我还是赞同“书和文献”之不可尽信的观点。若一个研究者,把书和文献上所写的,不管对错,都奉为金科玉律,束缚住自己的思想和手脚,那么,书和文献读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只有开动脑筋,多联系实际,独立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知识本来就是一张密集的网。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学科间更是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互为应用。你若要成为精通本行业的专家,就必须密切注视相关领域的新成就和新进展。如果学问仅限于自己专业的一点点小“范围”,对于许多新课题以及边缘学科就会鞭长莫及,求而不达。因此,在搞好自身专业的前提下,多汲取那些相关的学科知识,将是十分有益的。我很欣赏有人把学问比喻为类似金字塔结构,即基础越宽越好,高度越尖越好。在众多相关知识的依托下,使自己的特长出现顶尖;而基础的跨度越长,塔将会更高更尖。当然,尽管只有极少数大科学家做到了这一点,但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朝这个方向努力还是必要的。

科学创造的过程,当然必须首先了解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全部已有的信息,但获得的信息不仅是为了学习(了解进展,学习长处,汲取经验),为了汲取书和文献中的精华而不受拘束,更重要的是为了排除之、避免之、绕道之,不再按原来的方式或路线去做。倘若在排除现有的全部信息之后,还能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这也许就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创造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同样,对于自己所做的,不要固守自己已取得的成就,既要审慎,也要舍得“否定”。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