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苯妥英钠是常用的抗癫药,对癫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较好,但对小发作无效或甚至加重。苯巴比妥低于镇静剂量即可选择性抑制癫灶的异常放电,并防止其扩散。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可经由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并分布广泛,有明显的致畸作用。此药可引起胎儿唇裂、腭裂及心脏畸形。三甲双酮能降低大脑皮质和间脑兴奋性,缩短其后放电活动。
抗癫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癫
病灶神经元的过度放电,或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神经元,抑制异常放电的扩散。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是现代文明以来最早发现的两种抗癫
药。自1912年发现苯巴比妥后,直到1938年才发现苯妥英钠。苯妥英钠是常用的抗癫
药,对癫
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较好,但对小发作无效或甚至加重。苯巴比妥低于镇静剂量即可选择性抑制癫
灶的异常放电,并防止其扩散。不仅可防止惊厥的发生,还可消除先兆症状。苯巴比妥对各型癫
均有作用,其效果依次为:大发作、持续状态>局限性、精神运动性发作>小发作。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所有癫
都可以用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可经由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并分布广泛,有明显的致畸作用。此药可引起胎儿唇裂、腭裂及心脏畸形。苯妥英钠可导致“胎儿海因综合征”,此征表现为多系统畸形,包括颅骨及面部畸形(如小头、鼻梁宽而塌陷、眼睑下垂等)、指(趾)骨发育不良、智力缺陷与宫内生长迟缓等。
三甲双酮能提高电惊厥阈值,对抗戊四氮惊厥,对于癫小发作作用较好。三甲双酮能降低大脑皮质和间脑兴奋性,缩短其后放电活动。可能直接作用于原发性病灶,对癫
大发作效果好。三甲双酮可引起“胎儿三甲双酮综合征”,主要表现是眉毛呈“V”形、有内眦赘皮、两耳低位后倾、耳轮向前卷、上腭畸形,以后智力低下、牙齿不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