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妙的故事与付诸行动

美妙的故事与付诸行动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孩子待在家里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机和效果应该是集中在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结合孩子成长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选择美妙的故事打动孩子和让孩子亲身参加实践活动,也即是故事教育和实践教育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初三班有两个女同学,一个叫林颖,另一个叫林影。为了方便称呼,同学们根据她们的体形,把健壮的林颖称为“大颖”

孩子待在家里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机和效果应该是集中在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正如前文所述,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教育,而是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正直诚实的做人品质和踏实高效做事的行为习惯。由于上了高中之后,孩子大多数都住校读书,融入集体和社会的程度逐步加深,因此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集中待在家里与家庭成员亲密接触的阶段。这一阶段,家庭对孩子意义重大,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孩子对人对事,对社会的认识首先是从家庭成员处得到的。这一阶段是家庭教育的黄金时期,把握好了这一阶段,孩子将终身受益。

教育效果的提高有赖于教育方式与方法的选择。结合孩子成长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选择美妙的故事打动孩子和让孩子亲身参加实践活动,也即是故事教育和实践教育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

故事教育是以故事为载体,满足孩子对某方面知识的需求、启迪孩子思维和促进孩子对事物原理、人生道理的理解的教育方式。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一切对他(她)来说都是新的,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故事以其情节跌宕起伏和内容的丰富多彩深受孩子们的喜欢,睡前听讲故事是很多小朋友的必修课。要讲故事要求家长有丰富的故事资源,个人经历、社会事件、故事图书、网络资讯等都可以是很好的故事素材来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育的需要加工成趣味横生的故事。故事情节设计得越曲折,讲故事的人越投入,讲的时候越声情并茂,用的语言越是贴近孩子,故事对孩子越是具有很大的诱惑,故事讲出来也越会达到最佳效果。孩子识字前可以给孩子读或者讲故事,孩子开始识字了,可以买拼音读物和他(她)一起分享故事。孩子再大一点,可以主要由孩子自己去看或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给家庭成员讲故事了。从听到讲的过程也是孩子逐步成长的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自己看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可以适时根据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况,主动地讲一些故事对孩子进行引导就显得特别有必要。这个时候来自家庭成员生活阅历和发生在我们身边鲜活的案例故事更容易打动孩子,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故事教育不能一味地图热闹,更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吸引和内容的深刻在孩子的心灵上产生强烈震撼。这实际上要求故事讲述者把握好故事的价值取向。故事要达到教育效果,故事结尾也至关重要,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鼓励孩子思考,通过问答引导孩子的思维,或者总结点评,鲜明突出价值取向,这些都直接对孩子的教育引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体现,安全教育、与人相处、独立生存、办事能力等,都可以找到很多的故事素材,只要你是有心人。在某个阶段,我们可以选定特定主题进行强化。故事的讲述者可以是家庭成员和到家里来的任何人,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好这些资源,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后面的讲述中,笔者将结合相关教育主题,为读者推荐一些故事,这些故事添加了点评,可以方便地用于家庭教育的实践。

实践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指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待人处事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包括在家庭成员的指导下个人独立开展的实践活动。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孩子的行为习惯、待人处事都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透着家长或家庭成员类似方面的影子,特别是越小的时候。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成员的行为示范,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和行为的影响不可低估。一个家庭氛围不和谐,家庭成员待人尖酸刻薄,赌博成性,心态浮躁的家庭从统计的观点和视角来看,家里孩子的心理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现实已经证明了的事实。所以,从这个观点出发,家庭教育,身教胜于言传,孩子有问题,首先找父母。

实践教育的第二方面是在家庭成员指导下让孩子个人独立开展实践活动。由于国家政策的原因,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因为家里孩子少,孩子得到了众多家庭成员的宠爱,衔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不愿让孩子遭他们所经历的罪,不愿让孩子吃他们曾经吃过的苦,一定要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哪怕他们自身的生存条件不一定很好。孩子的一切都由家庭成员安排好,孩子从没为任何事发过愁,孩子自己对所有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基本都集中在学习文化知识上,只要孩子文化知识学得好,其他什么都可以不管,以致造成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低下,即使上学读书了,读到上大学,都还严重依赖父母,不会买东西,不会叠被子,甚至有的还不会收拾个人卫生,需要父母陪读,关键是这种现象还不少见。这个层面的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的观念,家长需深知的一点是家庭不可能完全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迟早要进入社会,迟早要独自面对社会方方面面的事情,家长也会衰老,当家长衰老以后,我们应该为孩子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生活多想一些,是留下金钱和一些物质的遗产,还是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实际上,我们可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指导,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最基本的就是提升他们待人接物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让自己能在这个社会生存并且依靠自己就能生活得更好。另外还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孩子绝不是家庭的全部,不是家庭生活的全部,孩子有孩子的生活空间和自己的生活,家庭成员亦有家庭成员自身的生活和事业。为了孩子,家庭成员完全放弃自己的生活或职业既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对孩子的成长也不见得全是好处,有时可能还是家庭不幸的根源。毕竟孩子会长大,一个没了自己的家庭成员,由于长期脱离社会,不能与时俱进,可能也会逐步增大和家庭其他成员的距离,不能适应家庭和社会。对孩子实践活动的指导应当遵循逐步放手的原则,鼓励孩子逐步独立,从吃饭穿衣,独自睡觉,独自外出,独自上学到独立生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刚开始可能很不习惯,甚至有抵触情绪,家长一定不能优柔寡断,要给孩子灌输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观点,不存在谁应该为谁做事,谁必须帮助谁的事情,每个人必须要依靠自己生活。让孩子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悟,孩子对社会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会成长得更快。

下面就是一个老师经历的真实的案例:

故事:真正的母爱

初三(6)班有两个女同学,一个叫林颖,另一个叫林影。为了方便称呼,同学们根据她们的体形,把健壮的林颖称为“大颖”,把瘦小的林影称为“小影”。这两位女同学的母亲都病逝了,因此,老师对她们尤其关心。大颖性格开朗、活泼、自立,竞争意识很强,凡是有课外活动,她都积极参加。老师在家访中看到,大颖的房间不仅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她还会做一手好菜,会照顾爸爸的生活。在大颖家里,除了墙上挂着一张普通的全家福,没有看到更多关于她母亲离去的痕迹,一点纪念性的气氛也没有。而小影忧郁内向,虚荣心强,既自卑又自尊。她向来不积极参与明争,却热衷于暗斗。为了很小的事情,她就会和同学闹别扭、生闷气。老师在她家里,看见的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的悲哀:凌乱的房间、肮脏的被褥,墙上挂满了母女合影,床头塞满了幼童时代的玩具。

这天,老师把收回来的语文作业看了一遍,这是写母亲的作文。当她把林颖和林影的作文对比着看了一遍以后,心里忽然明白了许多事情。

家长会上,针对学生自觉性差、依赖感强、生活能力弱的普遍特点,老师朗读了两篇学生作文。老师先朗读林影的作文《梦中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但是她走了,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悲伤和无边的梦。在我的梦里,母亲总是那样慈爱,她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非常害怕老鼠。那时候,我家住的地方经常有老鼠光顾,母亲便彻夜不眠,学着猫叫,放轻脚步,在屋子里巡逻。六一儿童节前,母亲总是跑遍全市,给我挑选最美丽的公主裙,把我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样。母亲患病以后,我一点也不知道,因为她怕我伤心,所以瞒着我。我只知道母亲的脸色越来越白,对我的爱也越来越多。

记得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母亲最后一次陪我去少年宫练琴。她拖着无力的脚步,越走越慢。秋风吹在母亲瘦削的身上,她的声音也像落叶一样无奈,母亲抚摸着我的头说:‘影影,要是妈妈不在了,你怎么办啊?’如今,我只能在梦里和妈妈说话了。每当我遇到困难,我就想起无所不能的妈妈,假如妈妈在我身边,我就不会彷徨了。我是多么不幸,我是个没有妈妈的孩子……”

家长们表情悲戚,不少家长眼睛湿润。

老师不动声色,接着读另一篇作文,大颖写的《妈妈的笑》:

“妈妈离开我已经两年了,但是妈妈的笑容就像昨天一样,一直伴随在我身边。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得病在家休养。幼儿园放学时间,妈妈总是笑眯眯地站在门口。回家的路上,妈妈总是沿途告诉我许多生活知识,比如怎样过马路,怎样到市场买菜,怎样对付小偷,怎样节省钱,怎样和小贩讨价还价。有时候,妈妈让我挑选食物和生活用品,让我去柜台付账,她则站在远处微笑着鼓励我,我觉得很有趣。妈妈病重以后,我放学回家总是沿路买好菜。回家后,睡在床上的妈妈便指导我做饭,搞卫生。我一边做家务事,妈妈一边说笑话给我听。

妈妈的病越来越重,我和爸爸轮流给她喂饭,妈妈笑着说:‘以前我喂你,现在你喂我,你是我的小妈妈。’我自从做了‘小妈妈’后,觉得自己变成了大人,有主见多了。中考前夕,妈妈极度衰弱。爸爸去喊救护车,妈妈则指导我收拾她的衣物。我听到了救护车的声音,于是用力背起了妈妈,没想到妈妈变得那样轻。我小心地从7楼往下走,妈妈在我的背上喘息着。她的呼吸虽然困难,但还在我耳边鼓励我:‘加油!加油!’妈妈被放到救护车上,回头对我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我考试顺利,而妈妈却再也没有回来。妈妈的微笑、妈妈的鼓励,永远伴随着我。”

当老师抬起头,发现许多家长情绪激动,甚至流着眼泪。老师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转身在黑板上写下5个字:真正的母爱。

以上案例,既是可以对父母和孩子讲的故事,也是实践教育重要性的发人深省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