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人用不着神经质,别人不会故意歧视你

对人用不着神经质,别人不会故意歧视你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某,男,25岁,主诉人际关系紧张,孤僻,总觉得别人在歧视自己,经常胡思乱想,晚上失眠,为别人总是对自己不好而苦恼。这是一个对人过于多疑和反应过敏而引起心理问题的病例。一般说来,这种人内向,自我封闭,缺乏自信,心理相对脆弱,喜欢主观臆断。对赵某咨询,首先应当帮他提高认识,认识自己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的错误所在。当他与人多次交往后,他就会发现,别人总是友好的,并没有歧视他。

赵某,男,25岁,主诉人际关系紧张,孤僻,总觉得别人在歧视自己,经常胡思乱想,晚上失眠,为别人总是对自己不好而苦恼。平时有人往地上大声点吐痰,就以为是针对自己而吐。在单位也总觉得领导不公平对待自己,同事也总喜欢嘲笑和议论自己,于是总是低着头,不敢与领导和同事打招呼,更不敢与同事们自然交流。

这是一个对人过于多疑和反应过敏而引起心理问题的病例。发病可能起因于生活中曾有过被人耍弄的经历而产生的后遗症。也与个性特点有关。一般说来,这种人内向,自我封闭,缺乏自信,心理相对脆弱,喜欢主观臆断。曾有过的一些经历便成了一种固定的经验积累。这些经验形成一种顽固的“先入为主”式的心理定势作用,最终是恶性循环而难于自解。

对赵某咨询,首先应当帮他提高认识,认识自己主观臆断和先入为主的错误所在。其次,要指导他尝试与同事们交往,多交流,增加接触社会。当他与人多次交往后,他就会发现,别人总是友好的,并没有歧视他。再次,要同他讨论,在遇到同样情景时别人又会被怎样的对待。这会使他明白,周围人的言行举止是出于别的客观原因,而并非专门针对他的。最后还要指导他多参加活动,增强脑神经的承受能力和灵活性,提高自信心和对人的信任感,改变对别人言行神经过敏的思维习惯。

(作者 张庆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