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光认错诚实做人

司马光认错诚实做人

时间:2022-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那一年,司马光六岁了,一天,他跟着姐姐在父亲书房的外屋玩。一听司马光的回答,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明白,近些天来,司马光听到的夸奖的话太多了,最近开始爱慕虚荣了,还有了撒谎的毛病,得提醒提醒他,让他知道怎么做人。听到这里,司马光低着的脑袋抬起来了,他说:“父亲大人,孩儿记住了。”可见,司马光对于父亲当年的教诲一直铭记在心。

  司马光是我过宋朝时候著名的历史学家,提起司马光,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以及他花了十九年时间编写完的《资治通鉴》。他的聪明才智是人所共诵的,其实,还有一点非常可贵的就是他很诚实。

  那一年,司马光六岁了,一天,他跟着姐姐在父亲书房的外屋玩。忽然间摸到自己衣袋里的几个核桃,就掏出来,砸开硬壳,吃起里边的核桃仁来。“哎哟!”他刚刚嚼了几下,只觉得嘴里涩得很,急忙“呸,呸”地又吐了出来,咧着嘴看着姐姐。姐姐一笑,指着核桃仁告诉他:“你呀,拿起来吃,你瞧,它的外面包着一层薄皮,把这层薄皮剥掉,它就不苦啦!”

  司马光听了,赶快捏起核桃仁,用小手抠着去薄皮,可是累得他眼睛都发酸了,姐姐惦记着到院里去玩,就从书房出去了。

  这时候,恰巧有个给他们家干活的使唤丫头来送开水。她瞧见司马光正在犯愁,就把核桃仁放到茶杯中,浇上开水泡了一会儿,然后捞出来,很容易就把那层薄皮剥掉了。“好,好啊!”司马光忍不住跳起来,嚼着那香滋滋的核桃仁,他可真高兴呀!

  一会儿,姐姐从原子里再回到书房时,看到弟弟手边的核桃仁白白的,一点皮也不挂了,就惊奇地问:

  “谁剥得这么干净?”

  “我!”司马光晃晃脑袋,得意洋洋地回答。

  “你是怎么弄掉的,剥的这么干净,有啥好法子?”姐姐又问。

  “用开水泡一下就行了,皮就很容易剥掉了。”司马光很得意地说。

  姐姐想起司马光前些日子砸破水缸,救出掉在缸里面的小朋友的事,就连连称赞道:

  “好弟弟,你真能干!”司马光听了,心里真比吃了蜜还甜。

  外屋发生的这些事,都被正坐在里屋的司马光的父亲看得一清二楚。一听司马光的回答,他再也坐不住了。他明白,近些天来,司马光听到的夸奖的话太多了,最近开始爱慕虚荣了,还有了撒谎的毛病,得提醒提醒他,让他知道怎么做人。

  “咳!”他清了清嗓子,走道外屋,看着司马光得眼睛问:“这核桃仁是你剥的吗?”

  “嗯……是……不是……”司马光看到父亲那双能洞察一切的眼睛,平日伶俐的口齿,一下子变得“吭哧”起来,小脸也红了。父亲让他把剥核桃仁的真实情况讲给姐姐听以后,又接着说:“一个人聪明是好事,但他要老实。说谎话,搞欺骗,害别人也害自己啊,是最傻的。即使在别人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时,也诚实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希望那你将来是一个诚实的人,更是一个自律的人,不用别人指出,就能主动的说出真话来。”听到这里,司马光低着的脑袋抬起来了,他说:“父亲大人,孩儿记住了。”声音不大,但很有力。

  多少年过去了,司马光已经是老年的时候,有一次,他叫人把家里一匹有病的马拉出去卖了,还嘱咐这个人说:“这匹马有病,一到夏天就干不了什么活,要是有人买它,你一定要自觉地告诉他,老老实实地说,不能昧良心啊。”可见,司马光对于父亲当年的教诲一直铭记在心。

  简评:孩子的撒谎行为绝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后天的某种需要引起的。了解孩子的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督促,让孩子学会自律,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不仅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的道德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