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寂寞做朋友,心灵就不孤独

和寂寞做朋友,心灵就不孤独

时间:2023-02-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许你会问,“寂寞”二字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我们无需追求,但我们需要明白,寂寞不等于孤独。一个人孤独,那是因为身边没有朋友;而一个人寂寞,那是自己给自己的独有空间。

有本书上这样写道:“能够忍受孤独的,是低段位选手;能够享受孤独的,才是高段位选手。”诚哉斯言!不同的人生态度成就不同的人生高度。一个真正有内涵的人,是懂得充实自己内心的人,如看一本书、写一行字、修理一个柜子、养一缸鱼、煲一锅汤、照料受伤的小动物等。这一切远胜于呼朋唤友、熙熙攘攘。他有内心的坚定和认知,不受世间观念的界定,专注工作和学习,并且独具一格。

“每天放学后,我宁愿去图书馆看看书,也不愿意和同学们去网吧上网。每读一本书,我都能获得不同的知识,有专业知识、人生感悟、风土人情、幽默智慧,我很享受读书的过程。每次从图书馆出来都已经是夜里十点了,看着路边安静的一切,风从耳边吹过,我真正感到了内心的安宁。同学们都说我这人太宅了,但我觉得,我是在享受寂寞,内心有书籍陪伴,我从没有感到孤独过。”

这是一个懂得享受寂寞的人的内心独白。的确,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与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浮荡的灵魂也渐归平静,让自己始终保持纯净而又向上的心态,不失信心地融入现实、介入生活、创造生活。

也许你会问,“寂寞”二字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我们无需追求,但我们需要明白,寂寞不等于孤独。一个人孤独,那是因为身边没有朋友;而一个人寂寞,那是自己给自己的独有空间。

其实孤独也是美丽的,孤独的是影,实在的是心,孤独的人能在孤独中完成他的使命。如果一个人,兴趣无比广泛而又浓烈,同时又感觉到自己的精力无比旺盛,那么,他就不必去考虑他活了多少年这种纯数字的统计学,更不需要去考虑他那未知的未来。

心态悟语

那么,寂寞时,青少年朋友们该如何充实内心呢?

1.与书籍为伍

英国作家汤玛斯说:“书籍超越了时间的藩篱,它可以把我们从狭隘的眼前,延伸到过去和未来。”的确,书籍记录了太多伟大的思想。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实现自我提升;我们能探索到很多未曾涉及的领域;我们更能从书籍中找到心灵的导师,从而看清自己、走出狭隘,最终达到丰富自我、提升涵养的目的。

2.专注于学习

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一个人如果能专注于当下的工作和学习的话,那么,他便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又怎会感到孤独呢?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炎炎夏日,农夫思考如何把稻子割完、学生一心要读完一本书,他们都是充实的,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会觉得内心空虚、寂寞,需要与人为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