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个伙伴(生活故事)

三个伙伴(生活故事)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沃罗佳什么也没有问,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着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这个伙伴说:“你拿着吃吧!” 奥谢耶娃,俄罗斯儿童文学作家。出版《棕黄色的猫》、《蓝色的树叶》、《金卡》等多部儿童文学作品,1952年被授予国家文学奖。作品用对比方法结构故事,显现主题,非常成功。面对魏佳的尴尬,前两个伙伴只限于口头关心,不解决问题,沃罗佳分面包的行为最切合实际。幼儿生活故事写到如此程度,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4.三个伙伴(生活故事)

⊙ [俄罗斯]奥谢耶娃

魏佳把点心丢了。上午休息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去吃早点了,只有魏佳站在一旁。

郭良问她:“你怎么不吃呢?”

“我把点心丢了……”

“真糟糕!”郭良一边吃一大块白面包,一边说:“到吃午饭还有好长时间呢!”

米沙问:“你把点心丢在哪儿了?”

“我不知道。”魏佳小声地说,把脸转了过去。

米沙说:“你大概放在口袋里,不小心丢的。往后得放在书包里。”

可是沃罗佳什么也没有问,他走到魏佳跟前,把一块抹着奶油的面包掰成两半,拉着这个伙伴说:“你拿着吃吧!”

【作者简介】 奥谢耶娃(1902—1969),俄罗斯儿童文学作家。出版《棕黄色的猫》、《蓝色的树叶》、《金卡》等多部儿童文学作品,1952年被授予国家文学奖。

【作品赏析】 本文叙写儿童校园生活的一件小事:一个同伴丢了点心,没有吃的,引来三个伙伴不同方式的关心。故事篇幅很短小,情节很单纯,内容很浅显,却能让幼儿思考;什么是真正的伙伴?怎样才是真正关心同伴?作品用对比方法结构故事,显现主题,非常成功。面对魏佳的尴尬,前两个伙伴只限于口头关心,不解决问题,沃罗佳分面包的行为最切合实际。两相比较,怎样做才对,幼儿一琢磨就会明白。此外,白描手法写人简洁生动,个性鲜明。作品用对话和行动推动情节,没有一点儿说教,没有一点儿多余的枝节,行文非常简洁。所用语言多为名词动词,几乎没用形容词,十分朴实,而且一两个词就活画出人物个性。如郭良边“吃”边“说”,魏佳“转”脸,沃罗佳“走”“掰”“拉”等,都给幼儿留下鲜明印象。幼儿生活故事写到如此程度,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