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邦识人与项羽失人

刘邦识人与项羽失人

时间:2022-0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羽听到这句话后,竟然将这个人放在火炉上活活烤死了。

刘邦识人与项羽失人

引语:刘邦个人的作战能力远比不上项羽,项羽“西楚霸王”的称号可是名副其实的,但最终却是刘邦称帝,完成大业,这其中的原因:一个是识人,一个是失人。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起,逐鹿中原,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个人,即项羽和刘邦。

本来,项羽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较之刘邦,都处于绝对优势,可是,结果竟然是刘邦战胜了项羽,胜利还乡。刘邦胜项羽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刘邦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而项羽则既没有自知之明,更没有知人之明。

有一天,刘邦正在军营中洗脚。一名军士来传报,说:“营门外有一个儒生想见你!”

刘邦告诉他:“现在是战争时期,不见知识分子。”

不料,这位知识分子没有经过同意,竟然闯进了营门,冲着刘邦说:“你为什么这样轻视读书人?”

刘邦说:“我们要骑着马打天下,要读书人做什么?”

这位读书人当即就反问他:“可以骑着马打天下,但是能骑着马治理天下吗?”

刘邦听后,深受触动,立即和颜悦色地向这位读书人施礼道歉:“请上座!”

这位读书人名叫郦食其。他和刘邦谈了很久,刘邦觉得这个人懂得治国之道,便留住了他。果然,郦食其帮了刘邦很多的忙。

刘邦胜利之后,有一天,问身边的臣子:“你们说,我为什么能打败项羽?”

“是因为你足智多谋!”

“是因为你慧眼识人!”

“是因为你英勇无畏!”

……

这些臣子只是投刘邦所好,说了一些拍马奉承的话。

刘邦听了之后,摇摇头说:“我之所以能打败项羽,主要靠三位人才。”

接着,他又说:“张良为我出谋划策,研究正确作战方针,让我们打了很多的胜仗;萧何懂得律法,他为国家制定了典章法令,还为我管理政务、筹集军费粮草,这些我都不如他;身临第一线带兵打仗,做到战必胜,攻必克,在这一点上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都被我所任用,这是我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而项羽却只有一个范增,所以,他注定是要灭亡的。”

其实,范增也算得上是一位足智多谋的能人。他70多岁投奔项羽,为项羽出了不少好点子。可是,刚开始的时候,项羽对他很尊重,但慢慢地,有时候在关键问题上就不采纳范增的意见了。

一次是鸿门宴上,范增劝项羽赶快除掉刘邦。可是,项羽却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结果还是让刘邦逃脱了。

又如,项羽打进咸阳以后,大烧大抢。当时,范增和其他一些谋士就劝项羽要在咸阳建立政治中心,进而统一天下。

可是,项羽不但不采纳,甚至还滑稽可笑地说:“做官发财之后,不回家乡,就好比穿着绸缎衣服在黑夜走路,谁看得到?”

项羽一意孤行回到了他的老家彭城,在那里建立了西楚王朝,自称西楚霸王,最后落了个洒泪别姬的下场。

项羽不仅听不进不同意见,甚至还把讲他缺点的人置于死地。有个谋士,由于不满项羽的无能,曾说:楚人“沐猴而冠耳”,意思是楚人如猕猴戴帽,虚有其表。

项羽听到这句话后,竟然将这个人放在火炉上活活烤死了。而范增由于向项羽建议太多,使他感到很烦,从而对范增由信任到冷淡,最后竟怀疑范增里通刘邦,气得范增告老还乡,中途生病致死。至此,项羽离乌江的路程已经不远了。

 

启示:刘邦成功,项羽失败的原因只是在于一字之差,一个是识人,一个是失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放开眼光,要懂得发现别人的长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