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视眼遗传是出生下来就近视吗

近视眼遗传是出生下来就近视吗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上海有资料显示,统计241名4~7岁幼儿的视力、屈光度和眼底等,发现近视眼眼底有异常者17名,占7.05%;有家庭近视史的9名,占3.73%。而近视眼尽管也有性别差异,但一般认为是后天因素造成的,与色盲的男女差别性质不同,故认为近视眼不是性染色体遗传,而是常染色体遗传。父母在学习期间受环境影响患了近视眼,其基因也会发生突变,子代会是近视眼患者。多数人认为学生近视眼与饮食的营养成分有关。

(一)近视眼会遗传

近视眼具有遗传性。不同民族近视眼的发病率不同,在亚洲,中国的汉族和日本人近视眼发病率较高;在欧洲,犹太人比英国、德国当地人患近视眼的多。1906年就有人论述近视眼的遗传问题,1919年斯蒂森调查了伦敦儿童,发现犹太儿童比当地儿童近视眼高10倍。我国上海有资料显示,统计241名4~7岁幼儿的视力、屈光度和眼底等,发现近视眼眼底有异常者17名,占7.05%;有家庭近视史的9名,占3.73%。说明近视眼与遗传有一定关系。多数研究者认为高度近视遗传的概率大,一般近视以后天因素为主。上海统计过一所小学正常视力的8~13岁学生中,32%的有近视家庭史,相反265名近视学生有54.15%没有近视家庭史。因此说明即使父母患近视眼,孩子也不一定都患近视眼,但受后天因素的影响易患近视眼。可是该报道太笼统,未介绍各年龄段有多少人,故不能说明问题。

上海还组织过对双胞胎近视眼的调查,其中同卵双生子49对,近视眼的一致性为81.6%;异卵双生子33对,近视眼的一致性为57.6%,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明显为高,因此说明近视眼是有遗传因素的。如果近视眼不会遗传的话,不论同卵或异卵双生是不会有差别的。

至于进一步分析近视眼属于哪种遗传方式意见就不够一致了。近视眼的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遗传和性连锁(性染色体)遗传,性染色体又分X染色体遗传和Y染色体遗传,各自又分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眼科公认的遗传病—色盲是性染色体遗传,它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是通过母亲传给儿子,在母亲身上可不表现出色盲。而近视眼尽管也有性别差异,但一般认为是后天因素造成的,与色盲的男女差别性质不同,故认为近视眼不是性染色体遗传,而是常染色体遗传。常染色体遗传又分为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

1.夫妇都没有近视家族史,但因为不注意用眼卫生而患近视,会遗传吗

答案是不一定。因为遗传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会受环境影响而改变的。在环境影响下遗传基因可以改变,遗传学上称突变。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遗传改变,既可以影响个体性状的改变,也可以改变它的遗传基因,还可以是只改变它的遗传基因,在该个体不出现性状的改变,子孙才出现性状改变,近视眼的遗传属于前者。父母在学习期间受环境影响患了近视眼,其基因也会发生突变,子代会是近视眼患者。有人把这种遗传称获得性遗传,获得性遗传是指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某一代获得了某种性状,可通过遗传基因向子代孙代遗传下去,由此导致生物的进化。如果遗传基因是固定不会变的,那么生物就不会进化了,多少万年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2.学生都要读书写字,为何有的近视,有的不近视 这有很多原因,虽说学生都要读书写字,但先天因素不同,多数专家认为近视眼有50%的先天因素,有50%的后天因素(这是总体而言)。就后天因素来说,每天读书写字的时间,眼与书本的距离都会有不同,一看书就激发调节,离书远调节的力量小,调节的力量小激发近视的作用就小,相反则大。要求距离33厘米看书,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做不到,多数在20厘米左右,甚至有的只有10厘米。离书33厘米用300度的调节就行,离书20厘米就需要500度的调节,如果离书10厘米就得1 000度的调节。还有易感性的不同,而且是主要的。比如一次最严重的感冒流行时,人群的患病率也达不到100%。这就是易感性的不同,易感性主要是先天因素,与遗传有关。

(二)近视眼是否与营养缺乏有关

对此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多数人认为学生近视眼与饮食的营养成分有关。学生正在成长,出现的问题可能与营养有关。有的国外学者还做了研究,观察饮食习惯不同的青少年,结果发现饮食中长期缺乏动物蛋白的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国内书刊中这方面的记载更多。有的认为饮食中长期缺乏蔬菜易患近视眼;有的认为长期摄入动物蛋白不足易患近视眼;有报道发现近视患者头发微量元素如锌含量少,认为缺锌导致近视眼;有人发现近视者头发中铬的含量比正常人少,认为缺铬是导致近视的原因;有人认为缺乏维生素与患近视眼有关;有的通过检测近视儿童的血钙含量,结果发现近视儿童的血钙含量比正常儿童低,认为缺钙是近视的原因,机制是由于缺钙各组织的弹性和韧性都降低,造成眼球前后径变长导致近视;也有人通过测试近视儿童的血红蛋白,发现近视者的血红蛋白含量较低,就认为血红蛋白低是因为缺乏球蛋白、铁等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所致,归根结底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近视眼。相反的意见多见于国外,认为近视眼是一种屈光不正,与营养成分联系不大。笔者认为营养明显不良可影响身体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所以不能说营养与近视眼绝对无关。因为近视是一种生物物理现象,不是生物化学过程,某种营养成分的缺乏可定向地使眼屈光产生近视眼,这种定向变化很难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