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风患者如何早期康复

中风患者如何早期康复

时间:2022-0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病后的2~4周,中风后病情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就可开始。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诱发随意运动。早期注意床上体位的正确摆放,可以减轻或预防上述痉挛的发生。因此,应早期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和避免关节挛缩。

发病后的2~4周,中风后病情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就可开始。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诱发随意运动。

(1)床上体位的摆放:中风偏瘫患者的典型痉挛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曲、手指屈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早期注意床上体位的正确摆放,可以减轻或预防上述痉挛的发生。

①患侧卧位:即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枕枕头,后背用枕头支撑;患侧上肢前伸,手心向上;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微屈;健侧上肢自由位,下肢呈迈步位并放置在枕头上。

②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枕枕头;患侧上肢用枕头垫起,上举约100°;患侧下肢屈髋、屈膝,并用枕头垫起;健侧肢体自由位。

③仰卧位:头枕枕头,患侧肩部和臀部用枕头支撑;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下肢稍屈曲。该体位应尽量少用。仰卧位还可将上肢抬高,但任何时间均应避免半卧位,这可加重躯干屈曲和下肢伸展。

(2)床上翻身:中风后偏瘫患者无随意活动时,翻身很困难,如果在床上固定一个姿势,容易导致褥疮,也不利于排痰,时间长就易造成肺部感染。因此,应该每隔2~3小时翻身变换体位。体位变换还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得到平衡,预防痉挛。

①向患侧翻身训练:中风患者仰卧,双手叉握,患手拇指压在健侧拇指上;双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下肢弯曲;双上肢向患侧摆动,借助惯性带动身体翻向患侧;健侧下肢跨向前方,调整为患侧卧位。

②向健侧翻身训练:第一步同上,双上肢伸直,指向天花板,用健侧足钩住患侧小腿;双上肢向健侧摆动,同时伸健侧下肢,借助于惯性带动身体翻向健侧。

(3)肢体的被动活动:中风患者肢体瘫痪后,肌肉不收缩可导致淋巴、血液回流不畅,如果肢体制动超过3周,关节内的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肌肉、韧带、肌腱会挛缩,可引起关节强直和变形。因此,应早期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以维持关节活动度和避免关节挛缩。关节活动的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动作应缓慢,一般在无痛范围内进行,活动范围逐渐加大,切忌粗暴。每个关节活动3~5次,每日训练2~3次。

(4)上肢随意运动的诱发:仰卧位,治疗者支持患者上肢前屈90°,让其上抬肩,使手伸向天花板,或让患者的手随治疗者的手在一定范围内活动,让患者用手触摸自己的前额、嘴等。

(5)下肢随意运动的诱发:仰卧位,治疗者握住患者的足,使之背屈外翻,屈曲下肢,指导患者伸直下肢,注意髋关节不能外展外旋。治疗者将下肢屈髋屈膝、足支撑在床上,保持这一体位,随着控制力的增加,指导患者将患肢移开,并保持稳定。

(6)桥式运动:仰卧位,屈曲膝关节,足支撑在床上。将臀部从床上抬起,并保持骨盆呈水平位;训练者一只手向下压住患者的膝部,另一只手轻拍患者的臀部,帮助其抬臀、伸髋。随着控制能力的增加,可以逐渐加大难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