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觉器官与钙代谢的关系

感觉器官与钙代谢的关系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钙离子对维持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钙缺乏所致机体钙、磷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种感觉器官疾病的发生。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与神经细胞相同,细胞外的钙是细胞内的钙的1万倍。这是因为感光细胞内外无法充分保持细胞内外钙的梯度,造成视力下降。及时合理地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等药物,并改善营养,减少眼球中晶体的钙沉积,从而减少白内障的发生。
感觉器官与钙代谢的关系_钙生命之源

2.9 感觉器官与钙代谢的关系

感觉器官是指机体接受各种刺激的结构。它能把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最后至大脑皮质,产生相应的感觉,从而建立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联系。感觉器官可分为一般感觉器官和特殊感觉器官两类。一般感觉器官是指皮肤、肌肉、肌腱、关节、内脏和血管等部位的痛、温、触、压等感受器。特殊感觉器官是指具有特殊感觉细胞的视器和听器,专门接受光、声刺激。

钙离子对维持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钙缺乏所致机体钙、磷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种感觉器官疾病的发生。补充钙剂对防治因钙缺乏而引起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疾病有重要作用。

2.9.1 眼睛与钙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言而喻,拥有一双健康美丽的眼睛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但是,眼睛暴露于体表,极易受到感染和损伤,白内障、沙眼、青光眼等各种眼病威胁着每一个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爱眼、护眼意识,减少视力残疾已经迫在眉睫。

根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盲人及低视力人群的抽样调查结果估算,我国现约有双眼盲人500多万人,低视力者650万人,单眼失明或低视力者达4,000万人。

在全部眼科疾病中,白内障的致盲率最高,据统计,全世界的失明者中,有50%以上是由白内障导致的。

形形色色的眼病不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大大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了解眼的保健知识,一旦患病就要及早进行治疗。

眼睛是视觉的外部感应器,它可以告诉我们外部的情况,所传递的资料比任何感觉器官都要丰富得多。眼睛如同一个照相机,但是比任何一部照相机都要复杂得多、精巧得多。眼睛接受光线,经过曲折聚合,把所合成的图像传递给大脑,加以分析。眼睛不仅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还在很大程度上流露出内心感情,同时显示个人的健康状况,如图2-18所示: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眼睛感光的视网膜部分完全依赖于钙的指示而发生作用,体内钙含量不足则会影响视力。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与神经细胞相同,细胞外的钙是细胞内的钙的1万倍。若不能保持此比例的固定平衡,则会影响感光功能。当机体缺钙时,感光细胞内外的比例失衡,区别物体的能力(即视力)就会减退。在光线较暗时,看东西过久眼睛就会感到疲劳。这是因为感光细胞内外无法充分保持细胞内外钙的梯度,造成视力下降。因此,及时补充钙及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可使人保持眼睛的明亮健康。

img68

图2-18

2.9.1.1 少年近视与缺钙

钙与眼球形状有关,当机体内钙显著缺乏时,可导致眼球巩膜弹力减退,晶体内压上升,使眼球前后径拉长,角膜、睫状肌也会发生细微变化,易发展成轴性近视眼(见图2-19)。我国规定,13~15岁的少年每日钙的供给量为1,200毫克,一般来说,中小学生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已足够。但他们仍然处于缺钙状态,其原因何在呢?有关专家研究证实,一是摄入过量的白糖所致。因为白糖是酸性物质,人的体质是弱碱性,为了中和酸性,机体不得不动用钙来中和。偏爱吃酸性的食物也有此弊病。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大多喜爱吃偏酸性的食物。因此,要提倡多食碱性的食物如糙米、豆类、绿色蔬菜(油菜、胡萝卜、柿子椒、豌豆、萝卜缨等)、浅色蔬菜(萝卜、白菜、黄瓜等)、芝麻等。二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苋菜菠菜等含有较多的草酸,不但影响本身钙的吸收,还会影响同时摄入的其他食物中的钙的吸收,这是因为钙离子与食物中的草酸及脂酸等阴离子形成不溶性钙盐所致。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膳食中的蛋白质供给充分也有利于钙的吸收。

综上所述,为预防中小学生近视眼,要注意让孩子多食些牛奶及乳制品、豆类、蛋黄、海带、小鱼,特别是虾皮和蔬菜等钙含量丰富的食品,限制钠盐及糖的摄入,必要时适当服用钙补充剂。

img69

图2-19 近视、远视示意图

2.9.1.2 白内障与缺钙

白内障常发生于60岁以上者,与年龄增长成正比,7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可达80%,目前是我国第一致盲性眼病。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病,表现为晶体本身或晶体囊混乱,从而阻挡光线进入眼睛。白内障可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两类。后天性白内障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和继发性白内障。通常为双眼发病。老年性白内障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视力基本正常,或出现单眼视物时将一个东西看成两个或多个;偶尔可发生虹视现象,即晚上看到灯光周围出现虹样光环。一般没有眼睛红、痛等其他不适,由于病程进展缓慢,大多数病人在眼科检查时才知道患了白内障。若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怕光、所看物体较暗或呈黄色甚至变形等症状时,则表明白内障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

img70

图2-20 白内障示意图

眼睛中的晶状体是透明组织,自身没有血管和神经。它通过晶状体囊膜的弥散和渗透作用,从房水中吸收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凡是晶状体混浊的病,均统称为白内障。

造成中老年人白内障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体缺钙或甲状旁腺功能不全,造成血钙浓度降低。钙离子与细胞膜的渗透性功能有关,低血钙时,囊膜渗透性改变,使眼睛中的晶体内集聚了太多的钙,它们长时间的沉积与眼球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白膜,造成眼球逐渐变白而显得模糊不清,甚至失明。糖尿病可使老年性白内障提早发生,而且病情进展较快,这类白内障应尽快做手术,以利于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约有10%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15年左右可能发生严重的视力损害,而我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白内障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老龄、遗传、紫外线过度照射、眼内某些炎症疾病等综合因素有关,外伤也可导致白内障。如果注意在强光下戴日光镜保护、避免外伤等,对保护眼睛会有益处。及时合理地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等药物,并改善营养,减少眼球中晶体的钙沉积,从而减少白内障的发生。

2.9.2 缺钙可使听力下降

img71

耳聪目明是人们健康的重要标志,而听力良好又对长寿更加重要。

耳(图2-21)是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迷路的耳蜗部分组成。从整体形态上看,耳与骨的关系密切。外耳道、鼓室及耳迷路,均是以骨为基础形成的。至于耳中的6块小骨,乃属于人体206块骨头的一部分,尤其是内耳,它能把骨膜和听小骨传来的震动转化成神经脉冲,当传递到相关的大脑皮质后,人们在客观上才能产生听力。

img72

图2-21 听力障碍

内耳的各种构造,从解剖学上观察是建立在颞骨的螺旋“隧道”之上的,各种细胞与神经纤维都以骨为支架施布巧立,因而它的形态不仅复杂,而且极其微小和十分精巧。一个人听力的好坏与体内钙的含量变化有关,当人体内钙和维生素D摄入缺乏时,可引起成人耳蜗性耳聋。钙和维生素D的缺乏可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逐渐严重,最终导致耳聋。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由于钙质分布异常,耳蜗骨质变形影响传导;血钙水平降低,细胞内ATP水平下降,影响耳内蜗神经动作电位,从而影响到声音传导,轻者发生听力障碍、耳聋,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耳聋。因此,对于缺钙者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对防治听觉障碍大有益处。此外,常锻炼勤按摩,增强体质,经常按摩有关穴位,可以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达到保护听力的目的。

2.9.3 补钙可治疗皮肤病

皮肤是人体的表皮组织,既是神经系统的感觉器官,又是效应器,冷、热、痛、情绪变化等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都可反射性地引起皮肤血管的收缩、汗腺分泌、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钙参与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的细胞代谢,同时也具有营养和治疗皮肤病的作用。

皮肤病目前已知有200余种,其表现形形色色。引起皮肤病的原因也相当复杂,目前在公认的大致有三种情况:病因明确者,如感染病性皮肤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已从各个方面探索出与发病者有关的多种原因,如银屑病、变态反应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病因至今根本不明者,如许多先天性皮肤病等。在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钙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治渗出、抗过敏、镇静、止痒、消炎和消除水肿等作用。因此,补钙对滋养皮肤及皮肤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

2.9.3.1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亦称“胎毒”或“奶癣”。本病是一种常见病、病因复杂,以出生后1个月至半岁婴儿中最为多见,可反复发作,往往至2周岁以后方可减轻或不再发作。但有的长久迁延,到儿童或成人期发展成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或表现为特异性皮炎。

婴儿湿疹易发于头顶或颜面、耳后,严重者可遍及全身。在临床上可分为三型:

(1)湿润型。此型较多见,常见于肥胖婴儿,多发于头顶、额、颊面部位,对称性分布,严重时可波及全身。病变表现为红斑、丘疹、水泡、糜烂、结痂等多型损害,甚痒。

(2)干燥型。常见于营养不良的较瘦婴儿,多发于面部和躯干、四肢,皮疹主要表现为潮红、丘疹、糠样鳞屑。严重者可类似落硝性红皮症之表现。

(3)脂溢型。好发于头皮及面部、眉弓、两眉间、睑缘等处。皮损潮红,有黄色透明混有较多皮脂的渗出液及油脂性皮炎。

由于湿疹甚痒,患儿常常哭闹不安,不仅夜惊、夜啼,白天也睡不稳,有时吃奶中间也啼哭。患儿常见枕后部及背部多汗,每每于哭闹时出汗。有的患儿伴有消化不良,甚至体重减轻。由于患儿皮肤细嫩薄弱,易于继发感染。患儿多伴有方颅、枕秃等佝偻病体征,指甲薄脆,易折卷。

湿疹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是复杂的,以往认为与过敏有关,致敏因子引起机体变态反应,使末梢神经释放出组织胺、五羟色胺等递质,引起血管扩张、渗出、水肿、皮肤发炎。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湿疹可能是由于低血钙性痉挛,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现皮疹、皮肤粗糙、皮屑多。因为钙参与神经递质的兴奋和释放,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有镇静、抗炎和降低血管渗透性的作用,所以钙制剂在治疗湿疹方面有其他药物所达不到的功能。这是以往用钙制剂作为非特异性脱敏疗法治疗湿疹的主要原因之一。婴幼儿湿疹采用钙剂非特异性脱敏治疗效果良好。一般服用足量的钙制剂2~3天后,可见皮肤潮红部及疹子变成深褐色。

另外,钙粉末外用可止痒。方法是:用温水轻轻擦洗婴儿患部后晾干,将钙粉末涂于患部,很快就可以止痛消炎,令孩子安稳入睡。次日可见皮肤潮红及疹子颜色变为深褐色,逐渐收敛。

2.9.3.2 足癣、手癣与甲癣

(1)足癣

俗称脚气,多由毛癣菌、小牙孢癣菌、表皮癣菌和少数念珠癣菌所致,是表皮癣菌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水疱型,常发于夏季,成群或散在水泡,自觉极痒,可见于趾侧或足侧;

②糜烂型,在趾侧皮肤浸渍发白,表皮脱落,呈鲜红色糜烂面。易发于第三和第四趾间;

③角化型,皮肤角化增厚,干燥脱落,冬季易发生皲裂,走路疼痛,不痒。

在夏季,足癣如处理不当常合并细菌感染。

(2)手癣

俗称鹅掌风,主要从足癣传染而来。其临床表现为:起初表现为针头大小水疱,疱干燥后,呈空泡化脱屑,新水疱不断发生,相互融合可呈多环型,边缘十分清楚。自觉剧痒,经久搔抓后皮肤粗糙、肥厚,有干性癣屑,常伴有甲癣。此病好发于单侧,也可发生于两侧。如延伸到手腕、手背,则呈现典型的体癣。

(3)甲癣

俗称灰指甲,多由手足癣传染而来。其临床特点是:发病初期在指甲的远端或边缘,少数从半月处,指甲变色,失去光泽,甲板下逐渐发生污黄色斑,指甲表面凹凸不平,以后完全丧失光泽、增厚、混浊、变脆、呈粉状脱落或缺损。本病呈慢性经过,常终身不愈。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足癣、手癣与甲癣的发生与缺钙有关,其主要机理为,由于钙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导致机体缺钙,使免疫系统不能完成快速传递信息和下达命令的重要任务,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不能清除这些致病因素而发病。

足癣、手癣及甲癣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同时口服钙补充剂,对足癣、手癣及甲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9.3.3 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可有多种原因激活组织胺类、乙酰胆碱等递质释放,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起皮疹。皮疹的特点为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风团,或淡红色或瓷白色,扁平隆起,呈斑片状或圈环状,风团在毛囊处长有点状小凹陷,犹似橘皮状。急性者每日可发数次,数日即愈。慢性者反复发作拖延时间很长。自觉剧烈搔痒。消退后不留痕迹。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腹痛、喉头水肿、气憋、呼吸困难等症状。

荨麻疹的发生与缺钙有关。当机体钙缺乏时,可激活组织胺类、乙酰胆碱等递质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失常而引起荨麻疹的发生。补充钙剂可明显改善体内缺钙的状况,增加毛细血管壁的致密度,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渗出减少,具有抗过敏的作用。故在临床上常用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治疗荨麻疹。

2.9.3.4 补钙有助于痤疮的治疗

痤疮也称为青春美丽疙瘩豆或粉刺。多发于青春期男女的颜面、双颊部、前额、后背及前胸,常伴有黑头粉刺或丘疹,如果丘疹继续增大,可形成脓疮型痤疮。炎症消退后,局部残存凹陷性小瘢痕,称为瘢痕疙瘩型痤疮,并可有色素沉着,是影响青年男女美丽容貌的常见病。

钙剂治疗痤疮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既可口服,又可外用。也可以口服和外用同时并行。口服钙补充剂每人1,000毫克/d,15~30天后即可减少痤疮的发生。对于丘疹较大、顶端有黑头粉刺的患者,可先用清水洗净局部,用消毒镊子挤出白色泥状物后,用钙粉敷于被挤压过的丘疹顶部,立即感觉止痛,1~2天即可见效。若长期服用钙补充剂,可使皮肤细腻柔润,美容健肤。

2.9.3.5 手足皲裂

手足皲裂是由于皮肤缺乏弹性而发生组织断裂,好发于手掌、足根、手指或足趾屈面。发病初期,局部皮肤感觉干燥、发紧、发硬或皮肤角化肥厚,出现浅的裂纹,进而发生深浅不定,长短不一的裂隙,较深者可出血、疼痛、皮肤剥脱露出肌肉。发生皲裂的局部皮肤粗糙、干燥、失去弹性,有的可继发感染,发生化脓性炎症。临床观察表明,钙具有柔润皮肤、美容等特殊功效,口服加局部外用钙来治疗手足皲裂,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外用的方法为:取钙粉末置于瓶内,加入甘油20ml调和均匀后,加入雪花膏或凡士林调匀至糊状。每晚用温水洗手、洗脚后涂于患处,轻搓,使之浸入皮肤内,2~3天即可见皮肤逐渐柔软,裂隙变浅。久用效果更好,可以根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