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正确引导,消除婴宝宝嫉妒心

正确引导,消除婴宝宝嫉妒心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嫉妒”已经成为不少宝宝的心理通病,使宝宝吃不香、睡不好,严重损害了宝宝心灵和身体的健康。几乎所有转移家长注意力或者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大事小情,都能引发宝宝的嫉妒心。一般来说,过分的嫉妒心态可能摧毁理智,扭曲人格。[引导宝宝加强自我意识] 对于有嫉妒表现的宝宝,家长要关心其言行,引导宝宝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把它们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

正确引导,消除婴宝宝嫉妒心

嫉妒”已经成为不少宝宝的心理通病,使宝宝吃不香、睡不好,严重损害了宝宝心灵和身体的健康。所以,爸爸妈妈应当帮助宝宝克服这一缺点,引导宝宝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珍惜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把它们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为培养宝宝的好性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宝宝嫉妒二三事

宝宝从 1 岁半开始就已经滋生嫉妒情绪了。几乎所有转移家长注意力或者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大事小情,都能引发宝宝的嫉妒心。内向一点的孩子多会通过吮吸拇指,抚弄头发来缓解这种情绪,而外向一点的孩子则会以尖叫、哭闹或其他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嫉妒是宝贝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嫉妒也是宝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本能,所以,即使孩子有了嫉妒倾向,也没必要把它看得像洪水猛兽似的过于严重。

宝宝嫉妒观察

嫉妒这种“负面情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专家曾发现,有的不足周岁的婴儿当看到母亲给其他婴儿哺乳时,也会出现心率加快、面色潮红等不安反应,甚至哭闹起来。而长大到学龄前的五六岁时,嫉妒会更频繁地升上心头。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学会 了“掩饰”自己的嫉妒。过去,人们通常觉得男孩子心胸比较开阔,不像女孩子那样爱嫉妒,但是,斯坦贝格的统计却显示:在男孩中,嫉妒一样十分常见;嫉妒的对象往往是关系较亲近的同桌、好友甚至年龄相差不多的兄弟姐妹。经常嫉妒他人的孩子,大多性格怪诞、不思进取,缺乏伙伴。一般来说,过分的嫉妒心态可能摧毁理智,扭曲人格。因此,一旦发现孩子表现出嫉妒时,你必须尽最大努力帮助他控制并给予引导。

专家方案

[引导宝宝加强自我意识] 对于有嫉妒表现的宝宝,家长要关心其言行,引导宝宝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把它们转化为积极进取的动力。同时,客观地对待宝宝的优点和缺点,让宝宝清楚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启发宝宝分析、判断] 要让宝宝知道:仅仅对比较结果是低层次的,要帮宝宝分析出嫉妒对象成功的原因,帮助宝宝找出超过对手的途径,避免宝宝因嫉妒而产生自卑、自弃、执拗、攻击等不良心理。

[激发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自强信念] 鼓励宝宝要“追上他”而不是“生闷气”,让宝宝把对手当做目标,开导宝宝把嫉妒心理转变为竞争意识。如果宝宝的情绪已经受到了伤害,父母不妨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他们用积极的情感代替伤害性的情感,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促进宝宝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树立宝宝的自信心] 宝宝的嫉妒心多是由于不如别人,所以有嫉妒心的宝宝多少会有自卑感,嫉妒心强者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内耗,父母要帮助宝宝消除自卑心理,告诉宝宝“你也可以像某某一样”,帮助宝宝树立自信心。

[警惕自身嫉妒心理的表露] 孩子的性格很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父母无意间嫉妒情绪的流露,很可能会成为宝宝效仿的榜样。爸爸妈妈应该有意识地避免在宝宝面前表露“嫉妒”,为宝宝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知识导读

一般来说,在宝宝 1 岁半之前,暂时还不会表现出妒意,但随着宝宝越来越大,越可能与周围的伙伴攀比,对自己几经努力也无法达成的目标心存不甘,而对“幸运儿”的心理排斥和强烈的妒意就开始显现出来了。从成人角度看,嫉妒面是待人不够宽容,而对于婴幼儿却是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表现,是成长的副产品。通常,嫉妒心理强烈的小孩,好胜心也越强烈,愿意为某一方面超出同龄人而付出双倍的努力。所以,从这一观点出发,父母要做的是解决孩子因此而产生的虚荣、攀比、说谎、任性等负面因素,而不是把嫉妒背后的进取动力也一笔抹煞。

TIPS:别不小心“吃”嫉妒

宝宝的饮食营养对宝宝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于是不少爸妈就把“吃”当成排名第一的“硬道理”,只要孩子肯吃饭,什么哄骗手法都用。比如,妈妈总爱说“你再不吃,我就把它送给隔壁的茗茗了”,“你要是不好好吃饭,我就做红红的妈妈了,不要你了”。听到这话,宝宝果然把饭吃了。殊不知,当你在得意这一招儿很管用的时候,可能已经助长了宝宝的嫉妒心理,宝宝吃进了食品,同时也“吃”进了嫉妒。对于婴幼儿来讲,“吃”固然重要,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父母应尽量用正面的、积极的教养方式,注意不要这样招惹宝宝,避免无意中拔苗助长了宝宝的嫉妒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