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戏团的提琴

马戏团的提琴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琴进入马戏团很顺利。最主要的是,马戏团的门被提琴的忧郁打动了。马戏团的门抽泣着,也向提琴鞠了一躬,把提琴让进了马戏团。马戏团的小丑又叫来了马戏团的老虎、马戏团的猴子、马戏团的桌子、马戏团的衣服……马戏团的小象不同意,马戏团的老虎也不同意,马戏团的大多数人都反对。连马戏团的绳子也拒绝哩!马戏团的小丑跳起来,马戏团的书跳起来,台上台下的孩子们,还有后台马戏团的所有人都跳了起来。

the circus马戏团的提琴MAXITUANN DE TIQIN

提琴进入马戏团很顺利。一天中午,他站在马戏团的门前,踮起唯一的脚,把唯一的手放在胸口处深深鞠了一个躬。马戏团的门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有礼貌的人。最主要的是,马戏团的门被提琴的忧郁打动了。马戏团的门抽泣着,也向提琴鞠了一躬,把提琴让进了马戏团。

提琴慢慢走到马戏团的操场,对着一片旷野拉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又拉起来。他拉出的声音不大,加之拉拉停停,马戏团的人很久才听到。

他是在练习表演的节目吗?可一点也不好玩呀!

提琴叹了一声,向大家弯下腰。他是想快快乐乐,他也是为了快快乐乐才到马戏团的。可是,他完全忘记快乐是怎么一回事了。

快乐还需要记忆?笑呀,唱呀,跳舞呀,不就是快乐了吗?

提琴摇摇头。显然,笑呀,唱呀,跳舞呀,他都没有见过。

这时,马戏团的鸭子一摇一摆走到提琴跟前,用长嘴咬住提琴的手,在提琴的脖子上抹了一下,又在提琴的肚子上敲了两下。马戏团的鸭子是想告诉提琴,抹脖子就是难受得出不了气,敲肚子就是高兴得想打鼓。提琴明白了吗?提琴不断地重复着抹脖子和打肚子的动作。不,他还是不明白。

马戏团的书说话了:“你长得太快,丢掉了小时候。没有小时候的人就不知道快乐。一个很老很老的人,只要有了小时候,照样快快乐乐的。”

提琴不能明白,又拉了起来。他把手放在身上,这里拉一下,那里拉一下。大家直摇头。这么难听的调,怎么会是小时候呢?

马戏团的小象讲起了自己小时候。小象说话时,提琴一直没有停止拉琴,拉得很悲哀。小象左右甩鼻子,把提琴吸了起来。小象指挥着提琴的手来拉。可是,拉出来的却是人们能够比喻的最难听的声音:“杀鸡杀鸭”。

马戏团的小丑来接替小象,可拉出来的声音也跟“杀鸡杀鸭”差不多。

马戏团的小丑又叫来了马戏团的老虎、马戏团的猴子、马戏团的桌子、马戏团的衣服……一个接一个去拉。想小时候,想小时候!没有拉的人在一旁叫喊。唉,拉出来的还是“杀鸡杀鸭”。

傍晚的时候,马戏团的人不再拉了,去准备晚上的演出。提琴却跟在后边,一边走,一边拉,拉得全是生气的曲子。

这怎么办呢?提琴又不是马戏团的提琴,又没有练习过,进剧场去做什么呢?可是,提琴还是跟着,谁要拦他,他就用手打谁,然后又打自己,让人担心他会打破自己的肚子。

请马戏团的绳子来把提琴的身子和手都捆起来怎么样?马戏团的小象不同意,马戏团的老虎也不同意,马戏团的大多数人都反对。提琴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快乐,才到马戏团来的,找不到快乐也不应该遭捆绑呀!连马戏团的绳子也拒绝哩!

提琴就进了马戏团的剧院。大家在后台忙的时候,他也忙得团团转,一会儿在这个人跟前拉拉,一会儿在那个人跟前拉拉。马戏团的小丑上台了,他赶紧跟上去。马戏团的小丑听到台下一阵笑声,以为孩子们被他比画的动作逗乐了。谁知停下比画了,孩子们还在笑,原来是在笑提琴。提琴正摇着手,要他拉呢。马戏团的小丑既要顾着向孩子们比画,还要比画着向提琴解释,要提琴快到后台去,急得满头大汗。

救兵终于来了。这个救兵不是马戏团的小象,而是马戏团的书。马戏团的书要小丑一只手高高地举起提琴的身子,一只手高高举起提琴的手,往前站,一直站到舞台最前边。马戏团的书要做什么呢,要念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提琴,他有许多好听的歌、好看的舞、好听的故事。他每天不断地讲、不断地跳、不断地讲,终于有一天,再也唱不出来,再也跳不动,再也讲不出来了。于是,他就来到一个马戏团。他来问马戏团的孩子,有愿意把自己的故事、自己的舞、自己的歌给他讲讲的吗?

马戏团的书的故事刚讲完,就有孩子上台了。孩子们都等着拿起提琴的手,在提琴的身上拉两下哩。

提琴发出的声音一点点变了,不一会儿,有笑声了;不一会儿,有歌声了。台下的孩子还在排队,提琴就自己拉了起来。看呀,他的手在身体上滑来滑去,一只脚转着圈,多欢乐呀。

马戏团的小丑跳起来,马戏团的书跳起来,台上台下的孩子们,还有后台马戏团的所有人都跳了起来。提琴不再是一个伤心的人了,他有了快乐。孩子们给了他快乐,他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他已经是一把马戏团的提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