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线撤退!

全线撤退!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了捞刀河一线的中国军队已经不再死守阵地,而是采取且战且退的较为灵活的战术。冈村宁次是攻打武汉的主将,他认为经过武汉会战后,中国军队战斗力已日趋下降,不堪一击了。在制订这次战役作战计划时,他的作战课是以一个大队等于中国军队一个师的力量来计算战斗力的。

一架标有红太阳标记的军用飞机飞临长沙上空。红太阳标记远远看去,有如溅出的鲜血。

冈村宁次中将心情万分复杂地凭窗俯视着三湘大地。郁郁葱葱,大地一片青色,这样的景致在他的故乡是难以寻找的。

富士山只有常年的积雪。

飞机机翼掠过的地方,还在升腾着一团团炮火硝烟。冈村宁次再度凭窗俯视,心情也随之沉重起来。

终于越过中国军队号称坚固的新墙河、汨罗江防线,占领了湘北广大地区,指挥刀可以直指长沙城了。

可是在这样一种战斗态势下,他却从心里涌上来一种悲观情绪。到了捞刀河一线的中国军队已经不再死守阵地,而是采取且战且退的较为灵活的战术。从中国军队有序的撤退看,原订的“捕捉敌军第九战区主力部队,将其歼灭于湘赣北部平江及修水周围地区”的作战计划,显然已不能实现。

赣北、鄂南的两路助攻部队始终突不破守军防线,与湘北部队不能连接成线,达到助攻长沙的目的。

冈村宁次此刻已得到报告:中国军向长沙方向退却集结。日军主攻部队的后勤补给线几乎全部被切断。

对于冈村宁次将军来说,自以为是中国通,潜心研究了对第九战区的谋略,但有一点却从来都被他忽视,那就是数以万计的中国百姓,在当地政府和中国军队的组织下,把新墙河至捞刀河之间广大的土地上的公路细马路变成了新土,将这一地区的铁桥、木桥、石头桥也炸了个精光。

优势的机械化部队离开了这些,战斗力大大减弱,无从施展。

此时,他更加悲哀的是自己作为日军攻击部队主帅,太低估中国军队的力量了。

冈村宁次是攻打武汉的主将,他认为经过武汉会战后,中国军队战斗力已日趋下降,不堪一击了。在制订这次战役作战计划时,他的作战课是以一个大队(相当于一个营)等于中国军队一个师的力量来计算战斗力的。

冈村宁次原来信心十足地认为,如果把自己的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加在一起,一个大队完全可以压倒中国军队的一个师。过去屡次的大小战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他是根据这种判断分兵进攻的。现在看来4个师团的兵力,已无力完成对眼下还没有一个整建制师丧失战斗力的中国军队的包围,也不可能有大的战果……

飞机在长沙上空不停地盘旋着。

冈村宁次的目光停留在幕阜山、九岭山的丛山峻岭间。攻取长沙已是唾手可得,可这丛山峻岭之中隐藏着的中国军队,使他胆颤心惊。从飞机上向下俯视,一个口袋的形状突然呈现在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的脑海之中,他这时才猛然醒悟,他的对手薛岳将军并非抵挡不住,而是以长沙城为中心,摆开一个口袋阵,正张大血口要吞噬他的英勇将士!

踏上中国土地以来,冈村宁次心中少有地生出了恐惧。

他再次俯视绿水青山环抱中的长沙城,俯视静静流淌的河流和挺立的青山,竭力克制着怅然若失的情绪,下达命令:

“全线撤退!”

但在42年后的1981年出版的《冈村宁次回忆录》中,这位后来担任日本派遣军司令,战败后又成为中国国民党政府聘请的旨在与共产党军队决战的军事顾问却写道:

“……军的主力既已进入长沙平地,长沙又在眼前,如乘势进攻占领长沙并不困难。但根据本次会战之目的,在大量击溃敌军后,不得不回师原地……”

这部回忆录出版的时候,他已因病逝去15年。

关于中日双方兵员武器装备方面的力量对比,陈诚将军于1946年12月以参谋总长的身份,在由他撰写的《八年抗战经过概要》中分析道:

“……日本为轻重工业均相当发达之国家,军备充实,装备补充均无困难,且能适应机宜,随时装备特种部队,其在战事初起时之编制装备,较我国远为优越,计其一个师团战时兵力,约为官兵22000人,马5800余匹,步骑枪约9500支,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枪108门,战车24辆。

国军编制本有十九[1]年及二十一[2]年两种,适二十五年[3]秋,深感编制过于陈旧,为适应国防需要,乃以预筹之武器及经费,预定自二十五年秋至二十七年[4]底,调整66个师,配以相当特种部队,以为国防军之基干,遂订二十六年编制,减少人数,增加火力,惟因我国工业落后,装备仅以充实近战兵器为主,而期发挥防御战之功效;然因七·七事变起,致原定计划,未克全部完成。

计二十六年编制之师,官兵不上11000人,步骑枪3800余枝,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炮及迫击炮亦仅46门(内迫击炮30门),掷弹筒243枚,其劣势之度,概可想知,尤以重武器缺乏,不足以组成战略单位之火力,且大多未充实编制名额为然。

……”

陈诚是深怀忧国忧民意识的有识之士。他在作了上述对比分析后,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吾人忍受8年抗战之艰难,而今痛定思痛,深知困难之来源,在于过去国内之不统一,致无足以保障生存之武力,乃启敌寇觊觎之心。今后对于国防建设,不可不面对此痛苦之回忆,而有所警惕……”

陈诚发表这番感叹的时候,正是抗日战争胜利不久。

那一次,本来是中国的转机,但是历史的机遇中国人没能把握。执政的国民党与已经强大了起来的共产党又在这片已经血流成河的土地上展开了大厮杀。

陈诚将军不是内战的积极分子,但他身不由己地加入了推波助澜的行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