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有牧歌唱晚晴

各有牧歌唱晚晴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空间里,他们从容地叙说自己,各有牧歌唱晚晴。这晚晴式的歌,犹如辽阔草原上的牧歌,犹如滔滔大江上的渔歌,苍劲豪迈而又自在潇洒。夕照晚霞,空谷音响,声声牧歌颂晚晴。总之,在打上自我印记的文章中,确实体现着各有牧歌唱晚晴。只不过这“各有牧歌”却因“晚晴”指向的一致也就可以大致归类。在美景良俗中放牧自己,轻歌漫吟,实在是很惬意的晚景生活。

(代序)

编辑完本书稿,虽颇觉吃力,但更感欣慰。欣慰的是,我们老教授协会的会员朋友,在各自的老年岁月中,没有暮气沉沉,没有郁郁寡欢,没有失落彷偟,更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学而不已,生机勃勃,童心犹在,达观洒脱。应该说,他们过的不是暮年生活,而是在营造快乐的晚晴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他们从容地叙说自己,各有牧歌唱晚晴。

本来嘛,岁月如歌,人生亦如歌。青少年时期,修学进业,梦想五彩斑斓,如太阳之初升而朝霞满天,人生的歌唱给了童心的天真,青春的缤纷。中年壮年,如杲杲红日之当空,把德行、才干、智慧、创造力献给事业,献给社会,立家立业。人生的歌唱给了中年拼搏的干劲,壮年担当的艰辛,岁月雕塑的灵魂。带着岁月雕塑的灵魂,进入两鬓苍苍的老年,犹如“白日依山尽”的白日,“夕阳无限好”的夕阳,散淡而从容,绚丽而朴拙。人生的歌唱给了一片放下的轻松,唱给了一份“老还小”的烂漫,唱给了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晚晴式的歌,犹如辽阔草原上的牧歌,犹如滔滔大江上的渔歌,苍劲豪迈而又自在潇洒。当一个人在老年生活中,自己放养自己而仍然跃动着生命的旋律节奏时,不就是人生宏大交响乐中余音袅袅的最后动人乐章吗?夕照晚霞,空谷音响,声声牧歌颂晚晴。由此我们会发现,老年世界原来也同生命的不同阶段一样,仍旧多样丰富,仍旧生动鲜活,仍旧血肉丰满,仍旧重彩浓墨。

在阅读完近百篇诗文后,我发现尽管立意有别,题材不同,文笔各异,但皆出自心声,有感而发。或叙说往事,展示走过的人生历程,在跌宕起伏的吟叹中,突出晚年心境的平和与守持;或描绘自我的现实生活情景,展示退休后的所养、所学、所乐、所为,突出晚年怎样在放养自己;或突出养生与读书的思考所得,或突出国内外旅游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见闻和思索;或发现大千世界、万事万物乃至身边琐事的诗意,情不自已,宛而成章。总之,在打上自我印记的文章中,确实体现着各有牧歌唱晚晴。所以,共同的指向是“唱晚晴”,而差别在“各有牧歌”。只不过这“各有牧歌”却因“晚晴”指向的一致也就可以大致归类。鉴于此,我将全书分为“五辑”加以编排。目的非他,方便阅读而已。

第一辑为“身边乐歌”。本来每个人写的无一不是身边乐事,但叙述自身的往事与现实情景比之养生知识、读书感悟、旅游见闻等,显然有更多的自我事迹与自我吟叹,例如有的写了一生的从教历程,有的写了退休后的“三农服务”,有的写了晚年各自营造的小天地、小环境,有的写了自己的青春回忆和家庭温馨等等,不一而足。类似上述内容的文章皆编入此辑,分量特大,约占本书内容的一半。在这一辑中,读者可以读到优美的抒情写景散文,可以读到如回忆录般的叙事散文,也可以读到夹叙夹议似的陈说。可以认为,通过这一辑的阅读,有助于认识这个老年群体的历史、现状、心灵和情怀。

第二辑是“旅游轻歌”。旅游讲的就是轻松、放松、宽松,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当于轻松中获取,故名之曰“轻歌”。本书有若干篇国内外旅游的散记,近者北碚、重庆,远者日韩欧美。旅游之地,或以自然景观胜,或以人文景观胜,或以民俗风情胜,或以学术气息胜,总之,皆有旅游热点与亮点。本书编收的游记性文章,大部分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观赏性旅游,也有一些学术性交流游记。这些游记,很值得一读。原因是这些游记所记之处,就自然景观而言,真有如庄子所说那样“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置身其中,恍如世外桃源,恍如仙境展现。且不说北欧一带吧,单就四川稻城亚丁及雅安等记游所写,你会感到祖国大好河山,实在美轮美奂,热爱向往之情油然而生。至于北欧韩国等地的人文风情,确实也值得一观。当然,人老了,就近其实也不乏可圈可点的景观,例如:缙云山看得够吗?夜山城看得够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正启示社会应日新月异,更启示人要壮心不已。在美景良俗中放牧自己,轻歌漫吟,实在是很惬意的晚景生活。

第三辑叫“养生心语”。其所以称为养生心语,是因为相关的养生文章,或从食物营养及人体机能的科学分析,告诉人们关注食品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或从自身的康复经验提供养生借鉴,告诉人们精神和心态怎样决定了健康与寿命状态。这些关于养生的文章,作者多为高龄老人,有九十岁还坚持游泳的,有曾经体弱蹒跚而重新起舞翩翩的,有曾经病魔缠身而变得身轻体健的,也有科学保健而鹤发童颜的。有篇文章叫《有病善养亦长寿》,仅仅命题,就十分积极,启人深思。养生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保命、活命。养生的本质是生命的自我觉醒,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求取生命应有的最佳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养生心语给人的是一种“生命开悟”。

第四辑称作“读书漫吟”。虽然叫“漫吟”,但比之前三辑却有较浓的学术性。这是因为,本辑辑收的文章,总体上都是读书学习的感悟、心得、随想、知见,有的写得随意而散淡,有的写得庄重而严谨,有的还兼有考证辨析,所以,既可称作读书随笔,也可称作读书探究。无论是随笔还是探究,都出于心而形于笔,表达一种读书后的见识和乐趣。尽管“漫吟”二字尚不足以概揽个别原则上是学术论文之作,但仅说一“吟”则未尚不可。总之,不管怎样“吟”,只要是有感而发、有得而出、不是“无病呻吟”就好。其实,用“漫吟”二字,不过是“贴”全书“牧歌”之名而已,读者鉴之。

第五辑则集中汇编诗词作品,名之曰“诗以放歌”。因为我们这个集子不是文学作品的集结,而是老年生活的自我吟唱,因此,没有严格按照文学性来衡定诗词曲赋一类来搞。凡是自我吟唱还有一定内容的,一般都加以收录。有些作品,不一定当诗歌来读,就当顺口溜、当即兴语、当感思言读,也别有情趣。毕竟,那总是作者有感于心的言辞。当然,其间也不乏立意佳而合律规范的近体诗,不乏有所兴寄、颇重韵味的古体诗,也不乏流畅的新体自由诗。总之,以诗的形式放歌自己的晚晴生涯,“我手写我心”,言之由衷,那就达到牧养自我心灵的目的了,何必一定往严格的文学性上去缘木求鱼呢?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是老教授协会通过征稿编辑而形成的,除表现西南大学老教授们一以贯之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状态外,一个明显的意图是为西南大学组建10周年暨办学110年校庆献礼。因此,从同为西南大学退休教工的角度讲,无论此前地位有何差异,当下角色身份是一样的;从同为校庆献礼的角度讲,写的文章都是对学校的一份心意、一番真情,无论厚薄,礼敬之诚是一样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文章的编排除根据相应内容随机分类外,作者没有排序的先后之分。同时,因篇幅有限或因本书基本主题框定,凡来稿两篇以上者,最多选两篇(其中包含诗80行内),请作者见谅。

最后应该郑重表达的是:本书能得以辑成,十分感谢学校的关心支持,感谢学校出版社鼎力相助,感谢广大会员踊跃撰稿。如果说这书还有点分量和价值,那是多方协调合力的结果;如果说这书还有不少的遗憾欠缺,那是编者尤其是我本人的能力有限所致,敬请大家指教。

编完此书,远望窗外,早已由冬入春,嘉陵江清波荡漾,缙云山绿意苍苍。夕阳晚霞中,似乎牧歌声声,缭绕耳际,生命伴随渐浓的春意而鲜活生长……

是为序。

曹廷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