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时间:2022-0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同志也特别指出,领导干部读书状况不容乐观,并归纳了四个方面问题: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

荀子说:“学者非必为仕,仕者必为学。”胡锦涛总书记2002年12月26日在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温家宝总理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在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图书编辑和广大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时讲:“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习近平同志5月13日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又指出:“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以自身的努力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与书为伴,终身受益——树立正确的读书观首先要搞清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

人类因读书而壮大与文明,个人因读书而成长与发展。革命导师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据《人民论坛》杂志近期在全国组织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显示,三成多受访者每周读书时间为零到三小时,一半多受访者每年读书的数量为零到六本。美国《侨报》4月24日曾报道,中国陷入一个浅阅读的浮躁时代,不少人难以静下心来深度阅读。习近平同志也特别指出,领导干部读书状况不容乐观,并归纳了四个方面问题: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其原因主要是有的人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差不多了,不用读书也能应付工作;有的认为干比学重要,读不读书无所谓;有的认为领导工作太忙,没有时间顾得上读书;有的认为社会上潜规则太多,需要的是关系而不是知识,书读多了反而适应不了社会,照书的道理做会吃亏。正是这些差不多、无所谓、顾不上、会吃亏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一些同志的读书学习,对此应予高度重视。实际上,现在有的人对读书始终提不起兴趣,认为读书多不见得就有那么多好处;有的爱读书,却不知道该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读书;有的茶余饭后闲聊不止、业余时间交往应酬、假日期间聚会不断,让宝贵的时间就这样在云天雾绕的闲聊中、乐此不疲的娱乐中和走亲串友的应酬中度过。

著名治学大师朱熹说:“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也告诉我们,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成人需要读书,成才更需要读书。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意识形态领域攻击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政治立场,从根本上提高抵制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能力,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危机是本领的危机,最大的恐慌是知识的恐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读书。同时,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长领导才干、提升精神境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同样对党员干部提出了读书的政治要求。

二、精力有限,书海无涯——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还要搞清读什么书的问题。

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读书当然也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过去我们常讲“开卷有益”,但我们现在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同是并存,加之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把世界上的书读完。仅我国每年出版的新书就达二十多万种,这还不包括存量书目以及网络、报纸等。读书一定要有所选择,就如同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同样需要选购、同样需要识货。

瑞士著名作家凯勒说:“一本好书就是一艘船,它可以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德国作家歌德把好书与高尚的人相提并论:“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拉脱维亚人苏德拉勃这样评价好书:“读完一本好书,人会感到自己更坚强、更聪明、更正直。”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要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紧紧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能帮助我们塑造灵魂、引人向上、立德培智、修身陶情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尤其是与个人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籍来读,特别是要读值得深思的著作、值得品味的经典,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读书效果。

要按照胡总书记在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首先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科学、管理、历史、军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常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帮助我们提高理论素养,培养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哲学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帮助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先进性、道德上的纯洁性;帮助我们提高人文修养水平,增加对历史、社会、人生的了解,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力求在多方面有所收获,全方位受到熏陶。三、知识无限,读书有法——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更要搞清怎么读书的问题。

胡总书记强调:“加强学习,一定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这样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好的书籍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集中了人类世世代代文明与知识的结晶。它像营养品一样,能滋补我们的头脑,启动我们的智慧,颐养我们的品性。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取得预期的目的。

哈佛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墙上有这样几条训言: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要充分认识读书对党员干部做人从政为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保持学习压力、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能力,切实把读书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立身之本,努力形成勤于学习、乐于求知、勇于探索的风气,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会在行为中,形成多维度、多方向、多层次、多体系的知识结构。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要常怀知识恐慌,常找能力差距,常思本领不足,克服浮躁心理,强化积累意识,始终牢记毛主席“应当把工作以外的剩余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的教诲,像鲁迅先生那样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与运用相促进、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扩大知识“内存”,向理论知识要高度,向历史知识要深度,向专业知识要精度,向百科知识要广度,向前沿知识要新度,为我们的进步与成功奠定坚实基础,为我们的开拓与拼搏注入持久动力。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不再是获取职业的“敲门砖”,也不再是仕途升迁的“入场券”;读书,不应该是一个人生命中某一阶段的事,而是一种社会化、制度化、生活化、终身化的行为;读书,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政治行为,是形势所需、职责所系、党性所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读书,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应该成为每个炎黄子孙尤其是每个党员干部的神圣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