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游黄帝陵随想

游黄帝陵随想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轩辕黄帝是肇造文明、奠基华夏的人文始祖,是我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每年清明节的隆重祭祀,事实上早已成为“中华第一大典”。因此,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汉武帝刘彻勒兵十余万,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于归途经过黄帝陵时,便停兵祭祀。游罢黄帝陵出来,离开前再一次地回顾桥山、沮水,我心中油然升起无限敬意!

陈永治

清明节后不久,我随团来到陕西黄陵县,拜谒世称“天下第一陵”的轩辕黄帝墓。那天是4月12日(农历三月初三),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之说,正巧碰上了黄帝的诞辰,所以觉得特别有意义。

来到桥山脚下,过了沮河,便是轩辕庙。远远望去,那是一座巍峨壮观的现代建筑,与黄帝故里始祖山轩辕庙的建筑风格大不相同。当我拾级而上,步入庙前广场时,迎面“癸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巨大横幅仍赫然在目,那气势恢宏、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广场四周,插上了黄龙旗迎风飘飘,似乎在向游人诉述刚发生过的宏大祭祀场景……

清明祭祖扫墓,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为民间所效仿,历代以来一直沿袭传承,成为我国固定的传统风俗。轩辕黄帝是肇造文明、奠基华夏人文始祖,是我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据记载,最早的祭祀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到了汉武帝时大祭,更是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后来,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建庙设祭,并升格为官方祭典。每年清明节的隆重祭祀,事实上早已成为“中华第一大典”。

在黄帝的故里河南新郑,从此更是虔诚祭拜,盛世由官方主持,乱世则民间自办,一直绵延不绝。迨2006年确定命名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具有历史性意义。缅怀始祖功绩,突出海内外华人寻根拜祖主题,象征炎黄子孙血脉相连薪火相传,为弘扬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因此,2008年被国务院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当我处身于广场之中,遐想着黄陵县各界清明公祭黄帝的盛况,其隆重自不在新郑之下。我耳边似乎隐隐听得那天朗朗宣读的《祭文》:

唯公元2013年4月4日,岁次癸巳,节届清明。金蛇起舞,玉宇澄清。华夏苗裔,共献至诚。恭祭始祖轩辕黄帝之陵曰: 伟哉始祖,立极恢宏。肇造文明,开辟鸿蒙。武以止戈,四方遂宁。文以治世,天下化成。绵绵瓜瓞,播迁寰中。五千年文明辉煌,九万里江山巍峨。

回顾壬辰,华夏龙腾。航母护海疆,神九遨太空。十八大凝心聚力,建小康深化改革。树崇俭之新风,尚务实之美德。科学发展,厚养民生。两岸四地,携手共襄,四海龙脉,同宗同梦。蒙初祖之德佑,赖中华之栋梁。民族复兴,可期可待。

仰桥山巍巍,俯沮水泱泱。吾祖功德,日月之光。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每年清明节拜谒祭扫黄帝陵的郑重其事,充分体现后人缅怀祖先的思古之情,更能彰显我中华传统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轩辕庙上去才是黄帝陵。先乘坐电瓶车,然后再沿登陵道徒步上山,但见两侧古柏参天,翠色长驻。在距陵墓约200米处的道旁,有一块明朝嘉靖年间竖立的下马石,刻着“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大字,令人肃然起敬。不一会儿,我们就到达了桥山之巅。啊!眼前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又有8万棵千年古柏郁郁葱葱,黄帝陵便深藏于此风水宝地。

陵寝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桥山龙驭”碑,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1536)十月九日滇南唐琦书”,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传说中黄帝活到118岁,玉皇大帝派了一条龙来接他上天,群臣先民万般不舍,一拥而上,扯住衣服靴子不放,哭得泪水洒湿了地面,从巅顶之上哗哗地流淌而下,流入了沮河。结果,巨龙还是腾空而起,黄帝也终于升天而去,拽下来的衣帽、靴子、宝剑等物在此地葬了个衣冠冢,以留作纪念。又一说,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有五千年树龄的“黄帝手植柏”为证。其树高19米、粗11米,七人合抱不严,故有民谚云“七搂八扎半,二十四个疙瘩不上算”,堪称“中华第一柏”。所谓“二十四个疙瘩”,传说黄帝在乘龙升天之时,为了再看一眼自己亲手种植的柏树而停留了一下,并随手抛下群民送给他的干肉块而长成了疙瘩。这个传说似与黄帝死后葬此以手植柏为证相矛盾,但传说毕竟只是传说,若以五千年古树证明这里是真正的黄帝墓葬之地应该可信吧!

其前有一祭亭,歇山顶,飞檐上翘,气宇轩昂,古朴典雅,有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题“黄帝陵”碑耸立。真乃森森古柏,苍山呈黛,炎黄根深长毓秀;邈邈崇陵,仙阙耀云,华夏伟业永凝春。

在陵墓围墙外约45米处,有一座高24米的土筑高台兀立于西南隅。据《史记》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帝刘彻勒兵十余万,号称18万大军,北征朔方,凯旋后,为夸耀武功,祭告祖先,于归途经过黄帝陵时,便停兵祭祀。同时,为使自己长寿成仙,又令兵士于此起土筑台,后人因称之曰“汉武仙台”。《中部县志》载:“峙黄陵左侧,高出林表,汉武巡朔方,还,祭黄帝,筑台祈仙。”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由古柏环抱,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蒸雾绕,恍如仙境。

此外,陵园内尚有千年古柏“汉武挂甲柏”,又名“将军树”,亦可佐证这一史实。据传,汉武帝在祭拜之前,将其战袍挂在这棵柏树上,以示庄重肃穆,故后人称为“挂甲柏”。

陵后古庙,凭人瞻仰祭祀,上有程潜先生题额“人文初祖”高悬,其柱联曰:“宗德润千秋,祖功泽百世。”千秋万代的华夏子孙不忘祭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顺应民意、巩固统治,也于每年的清明节都要祭拜黄帝陵。有一首民谣说:“汉朝立庙唐扩建,到了宋朝把庙迁。不论谁来坐皇位,登基都不忘祖先。”可见无论官民人等,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

游罢黄帝陵出来,离开前再一次地回顾桥山、沮水,我心中油然升起无限敬意!我们的祖先黄帝,是多么崇高伟大,其陵墓是那么庄重肃穆,这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值得引以为傲的精神圣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