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仪的引火烧身

张仪的引火烧身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由于秦国的真实目的是削弱韩魏,被魏惠王识破,张仪被逐。大王果然中了张仪之计,为一个张仪而引兵伐魏,此举对内使民众疲惫,对外交恶盟国,广树仇敌于邻邦,使自己陷于不利境地,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张仪更得到秦王的宠信。张仪的引火烧身之计,与声东击西的谋略有异曲同工之妙。目的实现后,又运用将其谜底揭开的方法,使对手自觉上当,自动撤火,大火熄灭,顺利脱身。

●故事背景

张仪在秦惠王期间,巧妙地周旋于各诸侯国之间,用双料间谍身份,实施其所谓的连横合纵之策,使秦国左突右冲,打破了各国的反秦联盟,获得了极大地利益,使与秦国争强的齐国、楚国受害最重。

秦惠王,嬴姓,赵氏,名驷,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惠文王即位。魏惠王由于惠施的与齐连横策略的失败,错误地采用秦相张仪的秦韩魏合纵伐齐楚的合纵策略,逐走惠施,任张仪为魏相。但由于秦国的真实目的是削弱韩魏,被魏惠王识破,张仪被逐。

秦国在秦惠王朝是一个大发展时期,不仅打通了中原通道,而且夺取了魏国的河西郡和上郡,攻灭了巴蜀,占领了汉中,使秦国的领土面积骤然扩大了数倍。

●故事梗概

惠王死后,秦武王即位,武王的左右近臣不喜欢张仪,怀疑张仪的各种行为,就散布说:张仪过去不忠于惠王。

这种言论一出来,痛恨张仪的齐王就派使者前来谴责武王,说他不该重用张仪这种不忠不义之人。

张仪听说后对武王说:“臣有一条计策,虽然并不高明,但还是愿意献给大王。”武王问他:“有何计策?”张仪说:“为国家社稷利害考虑,其最上策就是使山东诸国发生变乱,大王乘势攻城掠地,扩充疆土。如今齐王对臣恨之入骨,无论臣走到哪里,他都会不顾一切发兵攻打。所以臣愿意捐弃不肖之身前去梁国,从而挑动齐王出兵攻梁。当齐,梁兵马在大梁城下打的不可开交时,大王可乘机侵入韩国三川之地,使秦兵东出函谷关畅通无阻,挥兵直逼两周地界,索取天子祭器,然后挟天子,按图籍,君临天下,这可是万世不移的帝王基业啊”!

武王同意了,于是派出三十辆兵车,把张仪送到魏都大梁。齐王上当果然发兵攻梁。

梁王非常恐惧。张仪说:“大王不要忧心,臣可令齐国退兵。”于是张仪授计舍人冯喜,把他派往楚国。冯喜借用楚国使者的名义前往齐国。

冯喜到齐,处理完齐楚之间的事务后借机对齐王说:“素来闻说大王恨张仪入骨,可是令臣奇怪的是,大王为何在秦王面前如此抬举张仪呢?”齐王奇怪的问道:“寡人非常憎恨张仪,张仪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令其无藏身之处。先生何顾说寡人抬举张仪?”冯喜说这正是大王抬举张仪之处。张仪离开秦国之时,曾与武王密谋计议:“为大王计,莫如东方战乱大起,秦国便可乘机扩张土地。齐王对臣十分痛恨,无论臣在何处安身,不管山高水远,不管多高的代价,必然引兵来伐。臣愿以身为饵,到魏为臣,使齐王攻魏。当两国兵连祸结之时,大王可乘机攻韩,取三川,出函谷,直逼两周,收取天子祭器,而后挟天子,按图籍,以图王业。”秦王觉得不错,就依计而行,用三十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大王果然中了张仪之计,为一个张仪而引兵伐魏,此举对内使民众疲惫,对外交恶盟国,广树仇敌于邻邦,使自己陷于不利境地,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张仪更得到秦王的宠信。这就是臣说的“抬举张仪”。

齐王醒悟,赶忙停止了进攻梁国的军事行动。

●智慧之窗

张仪的引火烧身之计,与声东击西的谋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利用对方的注意力方向,将其引入歧途,掩盖自己的真实企图,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目的实现后,又运用将其谜底揭开的方法,使对手自觉上当,自动撤火,大火熄灭,顺利脱身。表现了运用此计者高超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