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战国晋文公重耳

春秋战国晋文公重耳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八个儿子之一。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平定了吕省、郤芮等人的叛乱。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晋文公信奉做人一定要有诚信,不守信用的人必将失去别人尊重的理念,对楚军退避三舍,一方面是表示信守诺言,另一方面则起到了避其锋芒、诱敌深入的作用。此后,世人便把不与人相争或主动退让和回避,避免发生冲突的行为,称为“退避三舍”。

●故事背景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八个儿子之一。后因太子之争被迫开始了十几年的国外流亡生活,当时他已42岁。重耳最初逃到了狄国。几年后,里克等人在国内杀掉奚齐及其弟卓子,要迎重耳回国为君,重耳感到自己在国内还没有根基,所以拒而未返。后夷吾回国继承君位,是为晋惠公。惠公恐怕重耳与他争夺君位,派人刺杀重耳。重耳预先得到消息,逃往齐国。第二年,齐桓公小白死,齐国发生内乱。

赵衰和狐偃等人设法使他离开了齐国,前往楚国,以寻找靠山,伺机归国。沿途备尝艰辛屈辱,到达楚国。

史书记载,重耳平时能“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颇有贤名,所以即使在流亡过程中,跟随他的人也很多,介子推甚至曾在晋文公绝粮的时候“割股啖君”。

●故事梗概

楚成王雄才大略,是一位具有远见的政治家,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便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并经常设宴款待。

一次,在宴会上,楚成王一边喝酒一边笑着问重耳,如果有一天公子回国作了国君,将如何报答我的知遇之恩呢?

重耳回答,若托您的福,我真的能够回国作晋国君王,一定不会忘记您的恩情。不过,您现在什么都不缺,假如晋、楚两国一旦构兵,在中原对垒,我将命令晋军主动退让大王您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以作谢罪。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也就只好再与您交战了。楚令尹子玉认为重耳傲慢无礼,日后会成为楚国的劲敌,劝说楚成王杀掉他。楚成王却认为“晋公子敏而有文,约而不谄,三材侍之,天祚之矣。天之所兴,谁能废之?”未听从子玉的建议。

后来秦穆公邀请重耳去秦国,楚成王便将他送去,穆公待他甚厚。晋惠公十四年(公元前637年),惠公死,晋国大臣们欲迎重耳归国,秦穆公便派军队护送重耳归国。重耳于第二年春天渡黄河入晋,晋国各地纷纷归附。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这时他己62岁。

晋文公即位后,平定了吕省、郤芮等人的叛乱。至此,经过几十年混乱的晋国安定下来,晋文公开始整顿和治理国家,诸如整顿官职,责成各级官员尽职尽责,轻徭薄赋,赈救困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关税,开通道路,促进商旅贸易,奖拔贤能,赏赐有功,鼓励积极有为的精神,赡养老人,礼遇宾客,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等等。从而晋国大治,一天天强大起来。

周襄王十九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楚、郑、陈、蔡、许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晋文公抓住这个时机,立即进行战前准备,将晋国原有的左右二军,扩编为上、中、下三军,命令郤榖、郤溱,狐毛、狐偃、栾枝,先轸为将领。文公首先派兵攻打楚国的盟国卫国和曹国,以此吸引楚军前来救援,以解除楚军对宋国的围攻。

楚国来救曹、卫,晋、楚两国军队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西南)附近相遇。晋文公兑现了他的诺言,命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大军后退误认为晋军因害怕而撤退,楚军统帅成得臣求胜心切,派人请战,匆忙追击。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四月四日,晋、楚两军决战,晋军抓住了楚军轻狂的弱点,集中兵力设下伏兵,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维护了天子权威,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智慧之窗

晋文公信奉做人一定要有诚信,不守信用的人必将失去别人尊重的理念,对楚军退避三舍,一方面是表示信守诺言,另一方面则起到了避其锋芒、诱敌深入的作用。这次战争,由于晋文公在外交上争取了秦,齐两国参战,在军事上采取了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方针,化劣势为优势,被动转变为主动,终于取得了对楚国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晋国称霸中原的基础。

由于城濮之战中,晋文公遵守诺言,主动后撤了90里。此后,世人便把不与人相争或主动退让和回避,避免发生冲突的行为,称为“退避三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