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有为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

康有为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

时间:2022-0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审读《中国学术思想史》一书书稿,觉得书中对康有为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写得不深不透。以我之见,研究康有为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应从疑古与开新两个方面入手。晚清充满怀疑精神的思想家便是康有为。康有为认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政治腐败的原因即在于此。这是康有为《孔子改制考》这部著作的第一章的标题。这也是康有为始料所未及的。

审读《中国学术思想史》一书书稿,觉得书中对康有为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写得不深不透。以我之见,研究康有为的史学思想及其影响,应从疑古与开新两个方面入手。

怀疑精神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中世纪神学斗争的一大特色。西方有两位思想家,一为英国的培根,二为法国的笛卡尔。他们以怀疑精神,摆脱神学,冲出中世纪。中国古代学者也有对经书持怀疑态度的,东汉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问孔、刺孟,提出了不少怀疑的问题,明朝李贽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这两位思想家的思想被正统派认为是异端邪说,而近代以来这两位思想家的思路却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晚清充满怀疑精神的思想家便是康有为。

康有为在历史进化论理论体系的构架上,第一步便提出一个论断:“六经皆伪”。认为现在流传下来的六经是经过王莽篡位时刘歆加以篡改了的,把孔子原来的词意给湮没了,只停留在解释经文的词意上,古文经学宋明理学都停留在考证、义理上,其微言大义(孔子寓意在经书中的政治涵义)却没有流传下来。康有为认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政治腐败的原因即在于此。这种推论确有夸大之处。他的贡献是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寻找出孔子政治涵义的真正内容。

第二步他又提出一个观点:《上古茫昧无稽考》。这是康有为《孔子改制考》这部著作的第一章的标题。他怀疑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认为那都是传说。为什么有此传说?他认为是孔子托古改制,为了现实政治改革的需要,拿出上古圣贤作典范。孔子托尧舜来改制,而且先秦诸子都用托古改制这套办法,如老子托黄帝、墨子托大禹、许行托神农。孔子向往文王周公以至尧舜时代不是复古,而是要求改革,使政治达到礼治(文王、周公),达到仁治(尧、舜),这样一来,敬天法祖的孔子成了因时而损益的孔子,孔子也由保守派变成了改革派。荀子传经仅讲礼,是小乘,孟子讲仁,讲大同,是大乘。

第三步构想历史发展模式,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改革的社会达到君主立宪制,未来的社会达到大同世界。这样,整个历史进化论的公羊三世说形成了。这就是他的历史理论体系。

这种历史理论体系产生了两个后果:

第一,上古茫昧无稽便是疑古思想,这一思想启发了后世学者,顾颉刚受此影响形成了疑古派。他们认为三代以上的历史是不可靠、不可信的,三代以上的历史是堆积文化,愈上古堆积的传说愈多,神话色彩愈浓,用这一研究方法探索古史,编辑了《古史辨》七大册。这是近代历史学研究开辟的新途径、新流派。

第二,对孔子的研究,说孔子是托古改制。本来是想抬高孔子,结果是孔子与先秦诸子并列,都托古,冲淡了孔子的神圣性,降低了孔子至尊至上的地位。于是,诸子学随之兴起。这也是康有为始料所未及的。

我觉得,在中国史学史上,康有为大致应处于这样一个位置。

1999年10月20日(星期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